《道德經》裡說: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意思是說:盡力幫助他人,自己更富有:全部給予他人,自己更加多。
少就是多。
生活中,我們總想着要擁有很多的東西,到最後越是擁有就越想要得更多。
給自己增添了很多煩惱。
01.凡事量力而行
衣食住行是人生存最基本的問題。
我們辛苦工作賺錢,就是要解決我們的生存問題。
但是,過度地追求房子、車子,過分地追求物質的享受,是有問題的。
并且這個問題會給自身帶來更多的問題。
有的人為了還房貸、車貸,生活壓力巨大,心理負擔重。
不節制地追求物質享受,勢必會給自己造成諸多困難。
有的人,買房、買車,未必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很多時候是出于攀比,覺得親戚朋友都有房有車,而自己沒有。
人性都是好攀比的。
但是攀比的後果就是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累,壓力、負擔滾滾而來。
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衡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量力而行。
02.不急,生活需要做一些無用之事
年輕一代的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充斥着物質享受的社會氛圍當中,從小就被灌輸要做有用之事。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這麼做,有什麼用?
或者是:沒用做來幹什麼?
我們好像總在追求:做什麼事情都要建立在有用處之上。
沒有用處,就是不好的;沒用的,沒必要去做。
我們總是很心急,什麼都想要快。
總想着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最大的利益。
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事情都是從小處開始做起的。
俗話說:慢活出細工。
事物需要慢慢地打磨,在這過程要重複多次的無用之功,才能見成果。
當我們面對生活中巨大的壓力時候,3個可參考的緩解方式如下:
1.讀書。
人大多數的困擾、痛苦,都可在書籍裡找到解決。經典書籍裡藏有大智慧,我們當下面臨的問題,古人早就面對過了,并且在書籍裡留下了答案。
讀書能改變人生态度,諸多困擾、痛苦就是人生态度的問題。
2.寫日記。
寫日記可以緩解自己的情緒,當我們拿起筆,寫下今天經曆的事情時,也就是在回顧。
回顧的過程,好的不好的事情或者情緒随着記錄,變得清晰了。
我們在這過程中頭腦更清晰,更能冷靜思考發生的問題。然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3.多跟有智慧、生活儉樸的人打交道。
那些生活過得簡樸的人,通常都有很高的生活智慧。
他們對待人生的态度上,是坦然的、開闊的。
凡事看得比較開。
順其自然,不妄為。
(感謝各位朋友的閱讀!看完請幫忙點贊,您的點贊是我莫大的鼓勵,再次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