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全國讀者們的喜愛。
這本典故在社會上的影響,和他文學價值是可以相媲美的。
為了能更好的讓大衆直觀明了的看懂三國,很多導演以影視劇的形式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由于三國人物在讀者們心中的印象頗深,所以在選角方面需要更加謹慎,力保和原著形象貼合。
司馬懿作為三國中笑到最後的人之一,向來都是觀衆們熱議的對象。
在近年來翻拍的兩部版本中,2位老戲骨倪大紅和魏宗萬的演技讓大家衆說紛纭。
有人說魏宗萬飾演的老版“司馬懿”讓人身臨其境,有人說倪大紅的新版“司馬懿”将這個人演活了。
那麼兩人究竟是誰更勝一籌呢?讓我們來分析下。
倪大紅所飾演的“司馬懿”
倪大紅作為演藝圈中的老戲骨,演技在圈中是毋庸置疑的。
他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在在畢業後并沒有像同班同學一樣在演藝圈中混出一番名氣。
他自幼長相便過于“成熟”,同齡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比自己年齡大的叔叔。
由于體格和長相都偏于成熟,他成為了一些夥伴調侃的對象。
即使是在中戲,他也沒能逃過别人對他的嘲笑和諷刺。
每當班上排練話劇的時候,他飾演的都是一些父親級的長輩,或者是癱在床上的長輩。
他走在街上的時候,甚至還被人誤認為是校工。
倪大紅自知自己的長相會影響自己的演藝事業,但是為了拍戲他還是堅持着。
1985年,他和唐國強合作拍攝了電影《高山上的花環》後出道。
但是他的長相在圈中并不受到導演的待見,隻能在劇中飾演一些小角色來維持生計。
這樣的生活不知過了幾年,曾經的同學們都已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當紅演員。
他卻還是奔波在各大劇組之中,扮演着不起眼的龍套。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着,他終于迎來了人生中的巅峰時期。
2006年,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熱播,他飾演的孫茂才成為了大家吐槽的對象。
他的演技太好将這個反派角色演繹得淋漓盡緻,甚至讓觀衆們恨得牙癢癢。
倪大紅的事業開始走上坡路線,但在2010年,他因為扮演“司馬懿”受到了許多觀衆的吐槽。
原著中的司馬懿是一名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從來都是埋頭做狠事的形象。
但是在倪大紅飾演的這版三國中,他的表演颠覆了大家對于“司馬懿”一角長期以來的認知。
司馬懿雖是反派角色,但是卻不是那種沒有素養和缺乏思想的人。
倪大紅在剛出場的時候就将自己是“反派”這個定位,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言語和臉色之上。
這也因此導緻了他的演技張力太大,物極必反,反而導緻演技受到觀衆們的吐槽。
但是這樣的表演其實并不是他的初心,更多的是導演高希希的要求。
他在給倪大紅選服裝的時候,連着将幾件看起來貼合形象的衣服畫上叉号。
最終在一群道士服裡,找到了一件自認為最合适他的衣服。
不僅是對倪大紅如此,高希希在選擇服裝和修改劇本等方面都要求按照他的意思來。
這也導緻了劇中很多人身着“奇裝異服”,用和原著形象完全不貼合的演技來飾演這個角色。
在劇情方面,導演更是離譜的将一部軍事劇變成了一部充滿槽點的“喜劇”。
劇中的很多經典事件,已經是和原著嚴重不符,就比如司馬懿的“内功”。
曹真在對戰諸葛亮失敗之後,帶着兵馬落荒而逃,由于太過慌張,他在逃跑途中不幸從馬上跌落。
随後司馬懿帶着兵馬趕到,他扶起躺在地上的曹真,從後背上拍了一掌。
令觀衆們沒想到的是,他“刮痧”般的一掌,竟然直接将曹真拍死。
人們不禁吐槽,司馬懿什麼時候偷偷學會了内功。
倪大紅本身的演技是不錯,在電視劇《都挺好》中扮演的蘇大強也讓很多觀衆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或許是因為新版《三國演義》的設定原因,讓他的演技無法達到正常發揮,反而成為了事業上的滑鐵盧。
對比倪大紅的司馬懿,魏宗萬飾演的版本差距就出來了。
魏宗萬飾演的“司馬懿”
魏宗萬和倪大紅的出身相似,都是屬于那種大器晚成的類型。
他自幼便對着戲曲有着極高的向往,但奈何他的父親萬般阻攔着他。
為了拍戲,他不惜離家出走去追求夢想。
1963年,他在上戲結束4年的課程之後,順利進入了人民藝術戲院。
但是他的性格比較直來直去,不是那種很圓滑的人,甚至在領導的跟前都不會說上一句好話。
他這樣的性格,導緻了他的演藝事業并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在基層之中沉澱了許久。
雖然才華被埋沒的他非常的不甘心,但他始終相信是金子總有一天會發光。
跑龍套的日子他過了幾十年,在這幾十年間他每天都在磨練自己,讓自己的演技更加專業。
終于,年過半百的他終于迎來了人生中的轉折點。
1982年,他憑借着電影《一個和八個》走紅,讓很多觀衆們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僅得到了觀衆們的贊賞,還有衆多導演們的青睐。
他的事業就此展開,成為了紅極一時的老戲骨。
雖然各種導演和制片公司邀請他去拍戲,但深知要愛惜羽翼的他并不是什麼戲都肯接。
1992年,電影《三毛從軍記》的導演張建亞正在為此劇選角,可老兵油子的角色卻遲遲定不下來。
再三考慮之後,他想到了魏宗萬。
他帶着誠意來尋找魏宗萬,但卻遭到了對方的拒絕。
魏宗萬認為自己的年齡已大,不适合再飾演這種有高難度動作的角色。
他婉拒了對方,沒想到張導演竟直接向他下跪,請求去拍攝這部戲。
“今天你要不答應,。我就一直跪在這裡不起了。”
魏宗萬見狀連忙将其攙扶起來,并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他的演技确實是毋庸置疑的,在劇中聲情并茂的演技讓他拿下了年度最佳男配角獎。
頒獎典禮的那天,張導演在後台打趣着魏宗萬。
“要不是當年我給你下跪你還拿不到這個獎,這不得還回來嗎。”
魏宗萬聽完之後立馬跪了下來,這可吓壞了張建亞導演,連連跪地回禮。
1994年,他受到張紀中的邀請,飾演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
值得一提的是,張紀中起先對于“司馬懿”的角色尋找了圈中幾個老戲骨。
但是在這其中,卻始終沒有一個能讓他認為和原著形象貼合的。
直到他有天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之間就想起來還有魏宗萬這樣一位老戲骨。
他立馬讓助理聯系上魏宗萬,邀請其來拍攝自己的新劇。
起初魏宗萬是拒絕的,但是經不住對方的三顧茅廬,最終還是答應去拍攝這部劇。
盡管他的心裡萬分的不情願,畢竟自己在之前從來沒有演過古裝劇。
但是能接受新的事物,對他來講未嘗不是一件可以去挑戰的事情。
也就是這個決定,成就了之後無人超越的“司馬懿”。
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專門來研究司馬懿的思想,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看整個三國。
他在導演的講解下再加上這些天來自己對于司馬懿的理解,認真揣摩着。
開拍的第一場戲便是被稱之為經典的“空城計”,而他充滿張力的表演也讓在場所有人佩服。
魏宗萬演繹的角色,更像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自怒不形于色,讓人捉摸不透。
也正因如此,他演繹的角色更加的貼合原著,更加具有真實感。
有人說,唐國強和鮑國安将諸葛亮和曹操演活,而魏宗萬則是将司馬懿演繹得淋漓盡緻。
這也導緻了他的角色飾演得太過于成功,以至于後面再翻拍的新版幾乎無人能夠超越。
魏宗萬和倪大紅,同是演藝圈中的老戲骨。
隻能說兩人在扮演“司馬懿”上的差别,并不能代表兩人的演技誰高誰低。
像倪大紅在《都挺好》裡面飾演的蘇大強,也讓人們讨厭到罵聲不斷,這也恰恰代表他的演技好。
兩人在演繹“司馬懿”上的本質差别,就是在于劇本的不同。
張紀中導演更在意還原原著,将每個人物都如同從書中走出來一樣。
這也就是他為何三顧茅廬也要請魏宗萬前去拍戲的原因,因為在他的心裡魏宗萬是最适合司馬懿的那一個。
導演高希希則将重點放在創新上,在原著的基礎上除了一些“另類”的情景。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倪大紅身着一身“道士服”,嘴裡還經常說着奇怪的語言,和司馬懿的形象不太貼合。
如果讓倪大紅再去還原一遍原著中司馬懿的話,想必也能發揮出很好的實力。
無論怎樣,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老戲骨,期待他們的新作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