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親聯教育研究院 陶勇
有家長問,要不要給孩子學一門樂器?如果要學,那麼應該選什麼樂器?有沒有一個大概的原則?
首先我認為,最好是能夠讓孩子學一門樂器,原因在于,學了樂器之後,孩子才能夠在音樂方面真正入門。
很多人都喜歡聽音樂,但很少有普通的人,能夠聽出音樂的好,到底好在哪兒。所以,如果要想孩子在音樂鑒賞上真正入門的話,我是建議學一種樂器。因為學樂器之後,就會開始學習樂理,學習演奏,學習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夠好,如何去表現人,等等。隻有真正在一個樂器方面入門了,才談得上能夠真正地欣賞音樂。
為了讓孩子真正能夠在欣賞音樂方面入門,一定是要學會一門樂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一個孩子學會一門樂器,對他終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想想,每一個人在人的一生中都會遭遇各種挫折,不如意的時候。有的人會選擇選擇逃避,選擇自我堕落,或者是選擇去吸毒,來幫助他面對現實世界的不如意。如果一個孩子他有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健康的,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調整他的情緒,并且能夠在一段時間内,通過把他的經曆寄托在這個方面,讓他度過難關。 演奏樂器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當然,也不是陶老師一個人這麼說,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電影裡面,主人公在遇到絕境的時候,音樂會給他一種内在的力量,然後讓他們走出來。比如,《放牛班的春天》,那些被社會所抛棄了的孩子,遇到了一個好的音樂老師。音樂老師用音樂的形式喚醒了他們内在的力量,讓他們開始去面對未來的生活。還有《肖申克的救贖》,那幫犯人在監獄裡面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 安迪冒着生命危險,跑到廣播室裡面去放一段音樂給大家聽,因為大家需要一種精神的力量來支撐他們走過去。所以,音樂對一個人來說,特别是在經曆苦難的時候,在絕境中的時候,可能是煥發潛能,爆發生命耐力的一種形式,可以說是救命的一種形式。
從更普遍的意義上來說,如果一個人有一種好的方式來宣洩他的情感,寄托他的各種思念,演奏樂器真的是非常好的選擇。如果每一個人退休了以後,他還可以跟老夥伴們一起組織一個樂隊,每天高高興興的去演出,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老年生活,對不對?
所以,從種種迹象來看,學會演奏一種樂器是非常重要的。陶老師本人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學會了彈古典吉他。那個時候我比較不自信,性格也比較内向,看見身邊的小夥伴們一個個都揮灑自如,能夠輕易博得女同學的青睐。而我沒有這種語言能力或者交往能力,但是我會彈吉他,我錄制了一盤磁帶,在我們班的女同學那裡流傳甚廣。好多人都覺得我很厲害,彈得這麼好,簡直就跟原裝的磁帶差不多的感覺。
我通過音樂表現的形式,确立了青春期獨特于其他男性同學的形式,那就是演奏樂器。所以,雖然那時我很不自信,也不善于交往,但是我就憑借演奏樂器的本領,順利度過了青春期。所以,演奏樂器确實是對人生來說有極大的好處。我的兒子Bob先生,在我的影響下熱愛音樂,你會看到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态很不一樣,充滿了生命力,活力四射的樣子。對生活有很多的熱情,願意去表達,願意去創作,廢寝忘食。
即便用盡了所有對青少年贊美的詞語,都很難去描述Bob先生這種充滿生命活力的狀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音樂給他的支持。要知道,現在的學生,在生活中遭遇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沒有一種支撐心靈的東西,很難想象一個孩子他憑什麼能夠快樂地充滿自信地去面對生活中那麼多的苦難。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孩子選擇的是沉溺于手機遊戲,通過這種方式來放松自己,調劑自己,以便自己的身心能夠有可能去面對如此巨大的學習壓力。
但我的孩子不需要通過沉溺于手機和遊戲的方式來療愈,他是通過創作音樂、演奏音樂、玩音樂來實現這種療愈。所以,你就能明白音樂有多麼重要。
我們現在再說第二個問題,如何選擇一種樂器?
如果你的孩子有音樂天賦,他表現出對音樂的癡迷,聽見一些旋律很快都能夠記得住或者哼出來。我們認為他有一定的音樂天賦,這樣的孩子可以讓他嘗試去學習鋼琴或者小提琴,這些比較難的樂器,比較高級的樂器。如果你沒有能力去喚醒孩子對音樂的熱愛,也沒有發現孩子有太多的禀賦,那麼我建議先從簡單的樂器開始,比如說笛子,更簡單的葫蘆絲,不要去學二胡,二胡挺難的。
有一種簡單的邏輯供你參考選擇樂器。那些比較普及的,比較流行的,比較方便攜帶的,而且有格子或者有眼的那種樂器,比較好操作一點。比較難的就像小提琴和二胡那種,沒有格子,得憑聽覺去識别,比較難。
但是,如果要把一種樂器演奏得精彩絕倫,要達到那種水平都很難,沒有十幾二十年的功夫,很難做到。不過,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學習樂器就是為了學習樂器,就是為了學會一門樂器,同時學會去鑒賞音樂的細節而已,不是走專業的道路,這是我們所有父母都要做好思想準備的,除非你的孩子确實有音樂禀賦,否則絕大多數孩子肯定就是業餘學習,不要那麼嚴格,不要要求那麼高,讓孩子快快樂樂地願意學,熱愛這個東西比什麼都重要!
我還有一些建議,無論你的孩子多大,學樂器都來得及,包括學鋼琴也是這樣。我兒子四年級才開始學鋼琴,剛開始的時候是自學,手型不對,但是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糾正過來了,并不見得像有些人說的那樣要從小去學。真正要從小去學的孩子一定是有音樂天賦的孩子,為了能夠真正脫穎而出,需要盡早進入這個世界!對于普通的孩子來說,任何時候都來得及,包括很多成年人學鋼琴也學得很快。
普通的樂器。在小學高年級或者是初高中的時候學,比年幼的孩子會快很多倍。像我的兒子,他學了一年鋼琴之後,所能達到的水平,相當于其他的孩子學了4、5年的水平。原因在于,很多孩子不熱愛。還有一個原因是,在幼兒階段,學起來很困難!
所以,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音樂禀賦,就選簡單的樂器來學,學的過程中不要要求那麼高,要讓孩子感覺到這個東西有意思。學了以後,父母要經常跟孩子一起玩音樂,比如一起合奏,或者一起協奏,然後經常去各個地方演奏或者是去外邊演奏……
入門之前,父母确實要去陪伴,跟孩子一起共同面對學習的困難,隻有這樣才更容易入門。
如果孩子在音樂方面,确實有一些禀賦,最好還是學西洋的樂器,比如說鋼琴或者小提琴。 原因在于,西洋的樂器它有穩定的音高和音色,還有成熟的訓練體系。而咱們中國的民樂,總的看來訓練不夠嚴謹,訓練的練習曲不夠科學,很難培養出西洋樂器那種嚴謹的,比較細膩豐富的,能夠勝任各種轉調和演出場合的器樂人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