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逛博物館的時候,會遇到這樣一種怪誕的情形:紅的、青的、黑的、灰的,都能叫青銅器。所以,青銅器是什麼色…..(我讀書少不要騙我)其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看到的青銅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銅器了。
青銅是銅錫合金,一般在制作過程中還會加入少量的鉛。從複原青銅器制造過程的實驗中我們發現,把銅和鉛作為常量,把錫作為變量,随着錫量的增加,剛制做出來的青銅器會依次呈棕黃、橙黃、金黃、銀白、銀灰五色(标準比例是:銅占70%~85%,錫占5-30%,錫為影響青銅成品顔色的變量。)。
所以,我們穿越回古代的話,看到剛制成的青銅器應該是以金銀二色為主的。古代金石學著作中稱青銅器為“吉金”,便是這個道理。
可為何我們今天見到的青銅器有好多種不同顔色呢?
銅制品因的埋藏環境很複雜,要面對有空氣、水、以及地下諸多礦物質,因而與其周圍含有碳、氧、硫、氮等元素的化合物發生極為複雜的化學反應,其表面就會生成新的化合物,或者說是一層“腐蝕覆蓋殼”,這層覆蓋殼是什麼色彩,出土的青銅器就呈現給我們什麼色彩。
現在我們就走進各大博物館,看看青銅器的“色”,以及這種色對青銅器本身是否有害吧!
❶
古樸黑:黑雲壓城城欲摧
文物:頌壺
年代:西周晚期
簡介:這東西是西周時期用來裝酒水的。做器物的人名“頌”,故而名“頌壺”。頌壺外觀烏漆墨黑,給人以厚重的古典美。
顔色:黑色
頌壺(來源:維基百科)
成因:青銅器裡的銅、錫最先被氧化,形成黑色的氧化銅、α型氧化亞錫,所以是黑色調。黑色殼是青銅器最先出現的、但最不容易保留的“原始覆蓋殼”,畢竟青銅器埋在擁有諸多礦物質的土壤中,以後還會面臨各種化學反應,所以真正黑色的青銅器不是很常見。
外殼性質分析: 氧化銅為黑色固體。不溶于水,溶于酸、氯化铵及氰化鉀溶液。
氧化亞錫分為α型和β型,兩型分别為黑色和紅色固體,也是不溶于水。
結論:安全色。像頌壺這樣的黑色青銅器,在野外環境或是在博物館,都有較強的防水、防潮性,有了這層腐蝕覆蓋殼,反而可以保護裡面的内芯。而且,若某黑色青銅器腐蝕覆蓋殼中的硫化銅含量突出,還能應對弱酸、強堿的困擾。
❷
經典紅:霜葉紅于二月花
文物:象首紋簠(fǔ)
年代:西周末年至春秋初期
簡介:簠是中國周朝時期所特有的禮器和炊具,在祭祀和宴會時用于盛放做熟的谷物。簠的形狀為長方形,上面有蓋,蓋子和器皿上下對稱。該簠的紋飾以大象為主題,故有此名。
顔色:深紅色(棗紅)
象首紋簠(來源:維基百科)
成因:氧化銅保護膜使得銅的氧化反應變慢,形成紅色的氧化亞銅、青銅器裡反應遲鈍的鉛此時也開始氧化為紅色的鉛丹,所以為紅色。
外殼性質分析:氧化亞銅,呈紅棕色的固體,難溶于水,易溶于弱酸。在幹燥的空氣中性質穩定,在潮濕的空氣中則容易慢慢氧化為氧化銅(黑色,見前文)。
鉛丹又稱四氧化三鉛,是呈橘紅色的固體。不溶于水,而且與油類調和之後塗在鐵器上還能防止生鏽。
所以,易于被氧化為氧化銅(黑色)的氧化亞銅,與不易被氧化的鉛丹(橘紅色)共同構成了紋簠的暗紅色。
結論:氧化亞銅雖然容易在潮濕空氣中被氧化,但氧化後的産物是穩定的氧化銅,鉛丹也性質穩定。因此這個調和後的暗紅色依然是安全色,安啦!
❸
水銀沁:鏡面抛光舞銀蛇
文物:六山紋青銅鏡
年代:戰國
簡介:“山”字紋乃風靡戰國的青銅鏡裝飾紋,依據個人喜好不同,有三、四、五、六山之分,從北方到南方,從燕國到楚國都産山字鏡。青銅鏡曆史悠久,早在4000所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齊家文化就有出土。很多青銅鏡銀光閃閃,即使曆經千年也有良好的映像效果。
顔色:銀灰
六山銅鏡(來源見水印)
成因:制作青銅鏡的時候,不僅在煉青銅時加入錫,還會在給鏡面抛光時塗上灰錫,灰錫在空氣中氧化形成二氧化錫,呈現出所謂“水銀沁”色。
外殼性質分析: 二氧化錫為白色無味粉末,低壓下可能産生亦有黑色變體,不溶于水,但溶于強酸。
評價:從防潮防水這點來說,算是安全色,但由于低壓下可能産生黑色的變體,會影響其實用價值和美觀性。就産生黑色變體這點來說,不算安全色。我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變成了“古樸黑”的銅鏡,這要求博物館工作人員在館藏條件下做好氣壓控制。
❹
健康綠(碧綠、藍綠):接天蓮葉無窮碧
文物:青銅甬鐘
年代:西周中晚期
簡介:甬鐘是周朝常見的打擊樂器,因為有個獨特的“甬柱”,因此叫甬鐘。 下面這件西周中晚期的青銅甬鐘色澤碧綠,可以說最符合“青銅器”之名了。
顔色:碧綠、藍綠
青銅甬鐘(來源:維基百科)
原因:青銅器埋藏在地下,萬一遇到下酸雨的情況,酸雨雨水滲透到地下,就會和青銅器中的堿性銅離子化合成綠色的堿式碳酸銅、碳酸銅,所以讓青銅成為碧綠或藍綠色。
“外殼”性質分析:堿式碳酸銅是呈綠色的固體粉末,不溶于水,但受熱情況下容易分解為黑色的氧化銅及水、二氧化碳。
碳酸銅是藍綠色的固體粉末,難溶于水,溶于弱酸。
評價:常規情況下算是安全色,但要注意保證适度的酸堿環境,而且從藝術價值上講,還要注意溫度,要是受熱分解為黑色氧化銅,那世上就多了一個黑色青銅器,少了一個原諒色青銅器,單調單調。
❺
危險綠:這是一種青銅病!
文物:戰國銅戈、銅鏡
年代:戰國
簡介:戈,又稱雞鳴、擁頸,是中國上古時代的一種長柄兵器,前端有一柄橫刃,以勾擊為主要攻擊方式,早在商代就已出現,是春秋戰國時期很普遍的兵器。(銅鏡前面已有叙述)
顔色:淡綠(隐約可見)
戰國時期的銅戈、銅鏡,因青銅病已斷裂(來源:考古邦)
成因:主要是由于青銅器在某些不經意的情況下接觸了氯化物,導緻生成淡綠色的堿式氯化銅。
綠?有啥大驚小怪?注意,此綠不是是健康的堿式碳酸銅、碳酸銅,而是一種緻命的、和堿式碳酸銅不太容易區分的綠色鏽斑——堿式氯化銅。
外殼性質分析:堿式氯化銅為淺綠色固體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But,堿式氯化銅“異于常鏽”的地方在于,它的腐蝕反應不僅出現在青銅器表層,還會在青銅體内反複進行。
評價:這是實打實的“危險色”!它會導緻青銅器畸形、紋飾脫落、最後整個器物粉化、斷裂,乃至完全損壞!因此,文物修複學上将染上堿式氯化銅的青銅器稱為“得了青銅病”的青銅器。在預防上要避免青銅器與氯化物接觸,無空氣污染物。如果青銅器不幸染上了堿式氯化銅,常見的修複方法有工具法(用錐子、刻刀一點點剝離,但無法根除)、清洗法(用蒸餾水反複清洗,直到清洗後的水檢測不出氯離子)、超聲波法(用超聲波振動原理去鏽)等。
其實,青銅器在埋藏過程中因其極為複雜的化學變化,導緻其顔色各異。本文也隻是列舉出幾種具有典型性的顔色。不過,正是先民的智慧與大自然産物的結合,才有這五顔六色的曆史文物。
參考文獻:
《中國考古通論》張之恒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中國文物學概論》李曉東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古銅鏡“水銀沁”表面形成機理的研究,譚德睿等《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7年第1期
青銅病:回顧一些化學問題和相對濕度所起的作用,關育龍等,《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3年第1期
作者:殷元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