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說史
曆史上的隋文帝當時還是皇帝新人,卻兼用武力與計謀分裂突厥帝國,取代其東亞霸主地位;随後,世人再次見識到他的霸主威勢,大隋僅用兩個月時間就消滅南陳,統一天下,以霸業而論,他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稱号!——蒙曼·《大隋興衰四十年》
蒙曼,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畢業,曆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她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五代史及中國古代女性史。
從2007年至今,曾先後5次登上央視的百家講壇,而她看曆史獨特視角以及通俗的語言,讓不少人了解了一段段生澀而又枯燥的曆史。
蒙曼老師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曆史講師。
而她所著的書籍也是極受歡迎的,尤其是《武則天》、《唐玄宗與楊貴妃》更是好評如潮。
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卻不是這兩本書,而是《大隋興衰四十年》,畢竟隋唐五代史是蒙曼老師極其擅長的領域,而她對這一段曆史的剖析也是入木三分。
在我們的印象中,隋朝和秦朝一樣,是一個謎一樣的王朝。
這兩個流星般的王朝,同樣終結了亂世,同樣完成了大一統,同樣開創了不世之業,當然也同樣二世而亡,同樣被後世評為暴虐王朝,同樣被後世所诟病。
透過蒙曼老師的這本書,我們便能知曉,真實的隋朝并不是我們印象中的暴虐王朝,和秦朝一樣,我們後世同樣欠了它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
隋朝是一個傳奇性很強的朝代,短命、暴虐、造反是它的修飾詞,但統一、富強、文明也同樣是它的修飾詞。
我們本篇就透過《大隋興衰四十年》這本書,從三個正面鮮明的特征,诠釋一個強大而真實的隋朝。
統一:亂世終結者,整合南北曆史上有兩次極其不容易的大一統,第一次是秦一掃六合攻滅六國,終結了春秋戰國的亂世,另一次就是隋朝平定江南,終結了魏晉南北朝的動蕩。
說到這,或許會有小夥伴提出質疑,覺得隋朝隻是平定了江南,而秦朝卻是平定了六國,這怎麼能相提并論呢,覺得隋朝的統一難度要比秦朝低幾個檔次,用遊戲難度來說,就是一個是入門級,一個是大師級。
但真實的情況還真不是如此,隋朝的大一統很難,甚至其難度等級要在大師級上的骨灰級。
秦朝的大一統是建立在攻滅六國的基礎上,這六國雖然在文化上有所區别,但它們卻都同屬于華夏民族圈之内,說白了,就類似于民族内部的統一一般。
但隋朝的統一可不簡單隻是民族内部的統一了,它竭盡所能把很多少數民族的政權都給整合進了中原王朝的政權之中,可以說它的統一,完成了大範圍上的民族融合,是一項創舉。
西晉末年,少數民族紛紛進入中原,開啟了十六國的時代,西晉王室無力阻擋,隻有遷往江南。
後來中原大地上的北部政權,又經過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等演變,但政權在變化,有個基調都沒有變,那就是于南方的漢人政權相對峙。
所以在這三百年的演變中,南北雙方有着無法調和的矛盾,兩方互相看不起,甚至互相仇視。
而隋朝就硬生生地把矛盾重重的南和北兩個政權給整合在了一起,所以在民族融合上,隋朝功不可沒。
富強:盛世奠基者,繁華強盛唐太宗李世民當了皇帝之後,曾說了這麼一句話:
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唐朝初期的糧食儲備,能供朝廷吃個五六十年沒問題,當然這并不說唐朝多麼牛,畢竟唐朝剛得了天下,自然不會儲備那麼多的糧食。
這些糧食是從哪裡來的呢?
當然是從隋朝那裡繼承過來的,隋朝在全國範圍内一共有六個超級大糧倉,為何要用超級大來形容呢,這是因為這六個糧倉随便挑出來一個,其中儲存的糧食大概就有2000多萬石。
隋朝能将糧倉擴充到如此地步,當然并不是靠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而是靠均田制。
均田制就農民人人都有田可耕種,耕種自然要繳稅,這樣不僅保障了人們的生活,也充實了國庫,國家自然也就富了起來。
但是一個國家隻富還不行,還得強,這個強自然是指軍事上的強橫,比如說戰國時期的齊國,它靠着魚鹽之利就很富,但是在民風和軍事上就不強悍,所以在後期與秦國的争霸中,處處落下風,最後幹脆舉了小白旗投降了。
隋朝在軍事上就非常強橫,和均田制相對應的是府兵制,這些府兵就是均田的農民,閑的時候練兵,忙的時候務農,殺敵立功還能均到更多的田,可以說是兩者相輔相成,極大地鼓舞了國民種地和殺敵。
在隋朝之前,東亞的霸主是突厥,北齊和北周都争相向突厥納貢以尋求庇護,但是隋朝建立之後,這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公元607年,隋炀帝率領50萬大軍北巡蒙古,突厥的啟民可汗隻能恭敬地跪迎隋炀帝,為了表示臣服,甚至還主動要求民衆改穿漢族服飾。
自此,隋朝奠定了東亞的霸主地位。
文明:科舉創立者,選賢任能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隋朝的二世而亡,其實和秦朝一樣,都是殘酷地剝削民衆,把戰時的政策用在了和平年代。
其實這隻是一個很片面的說法,至少隋文帝和隋炀帝兩代皇帝他們都确立了一個治國的方針,那就是文治。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頒布了一道命令:
武力之子,乃可學文。
這意思就是呼籲士兵放下武器,學習文化知識。
為了鼓勵人們學文,隋文帝還創立了在後世影響千年的選賢任能的制度——科舉制,科舉制的出現,是曆史上的一大進步。
至少這制度的出現,讓所有人都知道了,學習文化知識是大有可為的,不用拼爹,不用拼錢,隻要自己學習足夠好,那就成了,就能做官了,就能登上人生巅峰了。
雖然後來科舉制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弊端,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隋文帝設立這項制度的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想靠文治來管理國家。
文治才能深化文明,如果一味提倡武功,那麼文明又該去哪裡尋找呢?
除了科舉制之外,隋朝還設立了一套以強化皇權為核心的三省六部制,各省各部相互牽制,其長官又共同對皇帝負責,可以說這是封建社會中一套很有生命力的制度,後世雖然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大框架未曾變革。
後來取代隋朝而立的唐朝,不也正是延續了隋朝的這套制度,才走過了幾百年?
漢承秦制、唐承隋制,雖然秦朝和隋朝都很短暫,但它們都為後世的強盛奠定了基礎,這便是這兩個流星王朝的最大魅力。
統一、富強、文明這是隋朝的三個正面鮮明的特征,當然也诠釋一個強大而真實的隋朝。
如果您想更為了解隋朝的曆史,不妨看看這套由蒙曼老師所著,由@磨鐵圖書策劃所出版的《大隋興衰四十年》,一個真實的而又颠覆認知的隋朝,都在這套書中了。
對此,您認同嗎?
參考資料:《舊唐書》、《大隋興衰四十年》等。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