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家級規劃首次确認南通

國家級規劃首次确認南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20:05:43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8500萬江蘇人民以大地作紙、以奮鬥作筆,把擘畫的“強富美高”新江蘇宏偉藍圖從“大寫意”一筆一筆繪制成“工筆畫”。十年來,江蘇“經濟強”的實力更加彰顯,“百姓富”的成果更加豐碩,“環境美”的色彩更加絢麗,“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标識更加鮮明。為此,人民網江蘇頻道推出“非凡十年 江蘇之路”欄目,聚焦大時代下的十年發展故事。

十年大台階,邁步從頭越。

“産業腹地、創新智谷、城市綠洲、幸福家園……”談及黨的十八大以來南通市通州區的發展成就,區發改委主任倪健忠說出了一連串的關鍵詞。在他看來,這十年,是通州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十年,也是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衆獲得感最強的十年。

“加快打造新高地、建設硬核區,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8月12日召開的通州區委全會明确,全區上下要切實增強“挑重擔、扛重責”的使命感,迅速緊起來、急起來、快起來,堅決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把落下的進度補回來、把發展的節奏提起來,确保現代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國家級規劃首次确認南通(江蘇之路南通通州區)1

恒力(南通)紡織新材料産業園散貨碼頭正在卸貨作業。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産業攀升新能級

增速看成果。數據顯示,2012至2021年,通州區地區生産總值從691.3億元增長到1594.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年均增長9.0%;2021年,通州區完成工業增加值677.1億元,是十年前的2.1倍,年均增長9.4%。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着力調結構、穩增長,着力招項目、擴投資、謀創新、優服務,在逆境中頂住壓力、穩住經濟基本盤,經濟發展呈現出總量大、質量好、産業優、後勁足的特質。”倪健忠說。

總部位于蘇州的世界500強企業恒力集團是通州“非凡十年”的見證者。“去年産值破百億元,今年産值預計達到150億元。”恒力(南通)紡織新材料産業園副總經理陸佳穎回憶,他們項目一期投資65億元,2012年打樁,2013年投産,2014年達産;2018年新增投資135億元建設二期項目,2019年投産,2021年項目達産;2021年再次追加投資300億元建設三期項目。

走進通州區五接鎮恒力(南通)紡織新材料産業園散貨碼頭,目之所及一片忙碌景象,用于生産聚酯纖維的原材料PTA正從貨輪上卸下來。殊不知,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的荒灘。

“恒力集團當前在通州的一、二期項目已具備年産120萬噸差别化聚酯纖維和年加工40萬噸功能性變形絲的生産能力,三期部分車間已投産,四期項目正在規劃中,項目全面建成達産後,聚酯纖維産能将達到330萬噸/年、變形絲生産能力100萬噸/年,産業園将成為國内聚酯纖維新材料産業集聚度最高、競争力最強的紡織新材料産業基地。”陸佳穎說。

恒力(南通)紡織新材料産業園是通州區突出項目引領的代表之作。十年來,當地先後引進象嶼、甬金、展華等上市企業20家,恒力南通産業園、瑞典宜家、深南電路、京東航空等一批世界500強、國企央企重大産業項目落地建成。此外,當地擁有省市級重大項目近150個,累計新開工億元以上産業項目超300個,計劃總投資超1200億元。

一個個産業項目落地開花,一批批新興産業崛起發力、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國家集成電路零部件産業園開園,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産業跨越百億級台階,現代家紡加快邁向産業鍊中高端、年交易額超千億元。

大項目引領産業攀升新能級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展壯大。近年來,通州區深入實施企業挂鈎聯系和梯度培育計劃,上市及新三版挂牌企業累計達12家,總數在南通市領先。此外,國家、省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達55家,高新技術企業324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産值占比達42.0%。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通州區十年間先後獲評江蘇省制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被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全國産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地區,其簡政放權創業創新環境評價全省領先。同時,該區也是南通市唯一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中國營商環境百強區。

國家級規劃首次确認南通(江蘇之路南通通州區)2

通州區城東新區南山湖公園。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廢溝塘上起新城

十年來,通州區全面拉開布局框架,老舊小區有序更新,新城建設快馬加鞭,城鄉環境同步提升。城東新區、銀河新區功能不斷完善,高新區環境提升縱深推進,金沙灣新區建設全面啟動,平潮濱江高鐵新城初具規模,城市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優化。

南山湖公園位于當地城東新區核心區,居民馮志軍是這裡的“常客”,幾乎每天清晨和傍晚,他總會來此溜達一圈。

水韻是這裡的鮮明底色,當地規劃設計城東新區時即定位打造花園水鄉型城市新區,把生态價值作為首要因素考慮進去,讓“水韻通州”成為這座城市的優質資産。“城東新區生态景觀核心總面積54萬平方米,其中水面24萬平方米,這對進一步優化全區城市空間有着樣闆意義。”通州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黃建明參與了城東新區的規劃,這也是他時常到此漫步的情感寄托。

黃建明介紹,在規劃理念層面,城東新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生态後業态的時序科學組織城市開發,規劃構築由南山湖公園生态綠核、朝霞路公共服務設施軸、中心橫河休閑走廊和霞中豎河文化走廊,以及南山湖中央商務區和以朝霞路為界的南北兩個居住片區構成的“一核、一軸、兩廊、三區”的空間結構。

“水清岸綠,一步一景。真的是出門300米見綠地,500米見公園。”馮志軍說,十年前,這裡還是散亂的村落,到處是廢棄的溝塘,連一條像樣的馬路也沒有,更不敢奢望家門口能有個休閑遊玩的好去處了。

搬遷當初,馮志軍也沒有想到,他們數百戶村民會就近安置在這座新城區域内。“一年打基礎,兩年出形象,三年大變樣。”如今,十年過去了,按照當初的規劃,公園、學校、體育中心、城市展覽館、商業綜合體等配套設施如願建成投用。

從相對落後的農村到配套完善的新城,充分共享城市化發展的成果,果園名居居民胡曉宇也有同感。“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近也能讀上優質的學校,學校軟硬件環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胡曉宇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就讀于南山湖小學,這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環境都讓她滿意。

在城鄉建設中,通州區堅持以人為本、綠色發展,讓城鄉生态更好,人居環境更優。目前,當地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分别達45%、41%,城市綠洲展現出新顔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建成水美鎮村27個、美麗宜居村莊161個,東平村、開沙村獲評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美麗通州建設取得新進展。

國家級規劃首次确認南通(江蘇之路南通通州區)3

徐林(左)正在指揮無人機“操作員”在稻田噴灑農藥。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促農增收百姓富

正在指揮無人機噴灑農藥的徐林,看着長勢良好的稻田難掩喜悅之情。無人機是他花了5萬多元買的,這在之前他想都不敢想。

61歲的徐林是通州區東社鎮興隆竈村村民,流轉了700畝耕地種田,去年利潤超過了25萬元。而在十年前,“我們一家4口人、3畝田,全年收入不超過3000元,加上老母親常年服藥,兒子上學,自己摔傷後腿部殘疾,裝假肢還欠下5萬多元債務,生活非常困難。”徐林說,能有今天,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這幾年,我還陸續添置了各類農機,其中政府發放的農機補貼就有二三十萬元,還有稭稈還田、種糧補貼,一年也有十來萬元。”提及這些,徐林笑得合不攏嘴。

“當初,看到村裡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我就在村裡和大夥的幫襯下流轉了40畝地種植水稻和小麥。”徐林忘不了,一開始每畝地每年800元的流轉費付不起,隻能等到糧食賣出後再給村民。付出終有收獲。到2014年,種地一年的淨利潤将近2萬元,對他來說已經算嘗到甜頭了。此後,徐林的種植規模像滾雪球一樣逐年增加。

興隆竈村黨總支書記季國峰介紹,村裡有耕地5000多畝,目前已流轉了85%,其中有4個種糧大戶、67個蔬菜大棚大戶。

“為了解決種植大戶的後顧之憂,村裡通過向上争取高标準農田項目補助資金,為他們修建了機耕水泥路、灌溉渠等配套基礎設施。”季國峰說,全村有1/5的人口靠在村裡種植大戶那裡幹農活,平均每人每年勞務增收2萬元。

談及這些年來的變化,在蔬菜大棚種植大戶耿傳亮那裡務工的許佑兵、陳芳夫婦也頗為感慨:“過去,家裡4畝地的收成主要靠天,除去勞動成本,每年也就掙個2000元。現在4畝地流轉給大戶,加上我們務工的收入,年總收入超過了4萬元,既不要承擔種田的成本,也不要承擔種田的風險。”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王繼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