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這孩子聰明,長大肯定有出息!”這樣誇孩子,真是“毀人不倦”
前一段時間,有個話題被刷屏:到了三十歲,我才慢慢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主角。
以前總覺得自己就是一本書裡面的主角,到後來才知道自己就是茫茫人海裡的小角色。
是不是覺得,都快30歲的人了,咋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活的這麼“虛幻”?
主要啊,就是被人誇的太多了。
現在的人,說話都比較委婉,反正好不好都能找到對方的優點來誇一誇。
比如說寶寶出生之後不好看,會有人說“長長就好看了”;
寶寶長長也還是不好看,會有人說“等再長大一點就好看了”或者說“這孩子有福氣”、“長得不出彩,但是聰明啊”……
但是真的嗎?
長得不好看,就一定聰明嗎?
不過是别人的敷衍罷了,但是如果講給孩子聽,那孩子就會當真。
别人“誇”的話,孩子聽多了有什麼壞處?
1、不切實際
就像上面說的,30歲,仍舊潛意識中相信自己的“世界主角”,無法跟社會切實的貼近。
人當然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但是還就壞在,父母和他人的誇獎會讓孩子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所有人都該圍着自己轉,都該像自己妥協。
人是自己的主角,是需要自己去努力奮鬥,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但是父母和周圍人過度誇獎,會讓孩子誤以為“世界為自己服務”。
2、敏感脆弱
一個舞蹈老師跟我說,班裡有個小姑娘,非常的漂亮聽話,就是太玻璃心了。動作做錯了,老師糾正她,她就覺得自己“不完美”,老師說自己“很糟糕”。
小姑娘從小被家長、老師、身邊的人誇着長大,從來沒有人跟她說過“人可以不完美”、“不完美才能成長”。
這就導緻她在别人“糾正錯誤”的時候,就受不了。
3、容易自傲
“自傲”不是一件壞事,這是肯定的。
但前提是,有資本的人自傲才不是壞事,懂得在自己自傲的優勢上更加努力的人自傲,更是錦上添花。
但是有些小朋友不是這樣,孩子小時候被誇“你看這孩子多聰明,長大肯定有出息”、“你看這孩子多漂亮,以後能當明星咧”、“你看這長相,将來一定是成功人士”。
這種話聽多了,孩子潛意識中就會像“反正我聰明/長得好/長相有福氣,就算不努力,我也能成功”。
你看這種誇獎,真的是“毀人不倦”。
我們都知道,誇孩子能讓孩子變的更加優秀,可是有些誇獎卻會讓孩子“從優秀變得不優秀”。
那麼在誇孩子的路上,父母要怎麼誇才合适呢?
1、誇天生優勢,更要誇後天努力
孩子長得好看,比别人聰明,這些可以誇,這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但是父母也要讓孩子知道,先天的優勢,如果沒有後天的努力,很多就沒有自傲的地方了。
父母怎麼做?
在誇孩子天生的優勢時,更要誇孩子為了變得優秀而做出的努力。
比如說孩子讀玩一本書或者解玩一道題的時候,父母可以這樣誇孩子:“寶寶這麼勤奮的在讀書哦,以後會來越聰明的”。
這樣孩子在将來的生活中,就會懂得:我有天分,我的努力會讓我的天分發揮到最大化。
2、多誇過程,少誇結果
在開始一件事之前,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過程就是達到目的的步驟,如果一直盯着結果,在過程中遇到一點小挫折就會惶恐懷疑自己:我是不是沒辦法完成這件事啊?
而且,在過程中父母的鼓勵和幫助,會讓孩子收獲非常非常多的經驗和想法,結果不一定會很好,但是這個經曆卻是下一次成功不可或缺的。
父母該怎麼誇?
比如說孩子在解一道很難的題,父母要鼓勵孩子說:“你這個方法不錯,再想想怎麼解,很快就做得出來的!”
如果孩子的步驟大方向出錯了,父母也可以稍微指導一下(不要不過,點一下就好),讓孩子回到正确的解題方向。
3、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世界不是完美的,孩子也不是完美的,所以讓孩子接受自己身上的優勢和劣勢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揚長避短,讓孩子變得更加堅韌和優秀。
父母要怎麼做?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自身的優缺點。
比如說有的孩子聰明,但是沒有耐心,那麼在孩子做事焦慮的時候,父母就要跟孩子說“你很聰明,做事就快,但是沒耐心的話就會讓你的聰明看着很笨。”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聰明和耐心一樣重要,在發揚聰明的優勢時,也随時記得把自己劣勢的一方面補上,這才是真的優秀。
當然了,也不可能說,父母的引導和誇獎真的會毀了一個孩子,或者讓孩子變成一個完美的人,但确實能讓孩子在自身條件下變得更加優秀。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用去跟孩子洗腦式的“誇獎”或“講道理”,隻要在孩子做遊戲或者學習的時候,不經意一句“你這個拆玩具的方法很棒哦”、“你這道題的步驟非常簡潔明了,以後可以繼續用”。
或者在孩子沒有耐心的時候說一句“沒耐心的聰明寶寶,今天沒有獎勵哦”。這些都可以潛移默化的改變孩子的固定思維。
不過,養孩子、教育孩子,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父母不要想到一出是一出,想誇的時候誇,想讓孩子認清現實的時候就殘忍訓斥,這會讓孩子感覺父母實在是太“無常多變”了,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麼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