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公共交通,綠色出行,是在助力實現“雙碳”的同時,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常州市自2020年起開始創建綠色出行城市,以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為抓手,大力推進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建設。截至2021年底,常州市綠色出行比例已超72%。
強基礎,構建現代化、立體式綠色出行體系
為構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統,常州市先後實施制度建設、規劃管理、運行提速、運力保障、樞紐支撐、節能環保、需求管理等23項重點具體工程,細化落實了60項重點工作任務。
為滿足整體公交需求,常州市打造出一套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公交為主體、慢行系統為補充的多層次、立體化公共交通綠色出行體系。軌道交通1、2号線與BRT1、2号線共同構成了暢行東西、通達南北的交通走廊;常金公交等跨區域公交線路以及毗鄰公交、鎮村公交,進一步提升了地面公交網絡覆蓋的廣度和深度,促進了城鄉融合;定制公交、微循環公交、校園專線、社區巴士等特色公交線路持續增加;投放的有樁公共自行車,在服務群衆“最先和最後一公裡”綠色出行方面成效顯著,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流動風景。
為滿足市民高品質綠色出行需求,常州市持續推進城市道路“窄馬路、密路網”,加大次幹路、支路、街巷建改力度,增加共享單車停放點位,在完成161條、754公裡生态綠道道路建設和改造的同時,加快推進慢行設施升級,在路口加裝遮陽棚、設置中央行人駐足區,并施劃非機動車停車位超9萬米,讓市民綠色出行舒适度進一步提升。此前改造完成的“百年學府路”羅漢路和“常州最美林蔭路”紅梅路,已經成為綠色出行的“網紅”路,不少市民會在周末時來這裡騎行“打卡”,體驗綠色出行的愉悅。
為提升綠色出行體系的便捷性,常州積極将智能化、信息化技術融入公共交通領域。使用“常州行”APP,市民可以在手機端實時查看公交車運行情況,掃碼支付乘坐公交車;“我的常州”APP集成了移動支付、地鐵一卡通、公交出行線路規劃、在線充值等功能;公交i巴士平台則推出“線小二”服務,為市民提供更精确的定制化公交信息服務。多樣化的服務,讓市民可以通過一部手機,實現軌道交通、公交車、共享交通的無縫切換。而在近日,常州地鐵還與銀行方面合作,依托“龍行付”錢包信用支付功能,為市民提供無感、精準、高效、安全“互聯網 AI人臉過閘”乘車服務,常州也成為了長三角地區首家實現地鐵“互聯網 AI人臉過閘”的城市。
廣宣傳,培育愛低碳、樂出行的綠色土壤
綠色出行的主體是廣大市民,為讓市民們了解并自主踐行綠色出行理念,常州市積極推出多種類的宣傳活動,讓綠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9月22日世界無車日當天,常州市生态環境局、常州地鐵、常州公交同步發布了常州生态環境IP形象“常小環”。作為“龍城”常州的生态環境“代言人”,“常小環”是一隻擁有月季葉形頭盾,着亮麗的環保“底色”,每一步都是綠葉印章,堅定不移走科學綠色發展道路的三角龍。他将作為常州生态環保的志願先鋒,帶領市民一同保護地球、共建生态家園。為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常小環”發布的同時,“常小環”合影活動也同步啟動,市民隻需前往有“常小環”海報立牌的公交或地鐵站點,與“常小環”合影并上傳,即可參與活動,并有機會領取免費公交地鐵卡。
此外,無車日當天,市民隻需通過防疫檢查,即可不限次數、無需檢票進行免費乘車,常州市生态環境工作人員也走進地鐵站點,向市民廣泛宣傳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宣講《江蘇省生态文明教育促進辦法》,“常小環”系列表情包也同步登錄微信官方平台,線上線下全方位帶領常州市民開啟綠色之旅。
除了市級層面的宣傳活動,常州市還深入社區,進入學校,通過開展綠色課堂的方式,向市民宣傳綠色出行理念。
在天甯區茶山街道,一場以《有趣的新能源》為題的科普實驗活動成功舉辦。孩子們以動手實踐科學實驗為載體,通過制作新能源房屋,初步了解了各種新能源的功能及未來新能源将為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在激發社區兒童投身科技強國事業的志向的同時向社區居民宣傳綠色環保理念,争做“新能源綠色出行”的宣傳者、踐行者、倡導者。
在溧陽市别橋中心小學,則将課堂移到了公交車上。在這場以“綠色出行,安全乘車”為主題的宣講活動中,溧陽客運公司宣傳員圍繞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綠色出行三個方面對孩子們進行了知識的普及,孩子們認真聽講,并和宣講志願者們積極互動,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加深了孩子們對綠色出行的理解,使“綠色出行、安全乘車”的理念深入孩子們心裡。
優服務,編織多元化、品質化綠色出行便民網
細微之處方見繡花功夫,在推動市民将綠色公交交通作為首選出行方案的同時,常州市不斷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為市民提供定制化的舒适服務,讓更多人參與到綠色出行新風尚之中。
555路公交路線于今年6月開通,是常州市新開通的5條社區巴士路線之一,由于該線路站點附近的常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是以老年病診療為特色,線路開通以來,前往醫院就診的老年人居多。因此,通過多方協調,該線路進行優化調整,将站點調整至常州七院,運營公交車全部改為比一般公交車少一級台階的低地闆公交車,讓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也能輕松上車入座。
優化後的555路成為了市民交口稱贊的“健康巴士”,居住在線路附近的居民,從此前取次藥需要轉3次車,變為了一路直達。充分釋放了綠色出行的便民屬性。
55路公交位于常州溧陽,9月8日,當該公交駛出天目新城客運站時,多了一個新的身份:“青年号”。
溧陽大力實施青年人才彙聚工程,為保障青年人才的出行便利,為青年人才提供高質量的綠色出行服務,溧陽市對55路公交線路進行優化,優化後的線路将南航天目湖校區、二實小、實驗初中、平陵高中等多所學校串聯在一起,全線路配備7輛新能源公交車,車内以溧陽“1号公路”為主題,融入多種年輕元素,将公交車打造為定制版的“移動青年之家”,為以上學校數萬名青少年在内的廣大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綠色出行服務。
選擇綠色出行,讓青山綠水常在。未來,常州市将進一步強化完善适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公衆出行需要、與城市功能和形象相匹配的綠色出行體系,讓綠色出行的人更多、路更暢、環境更美、服務更好,以實際行動答好生态環境質量的“考核答卷”。(時晟昊)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