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曆史上的真實四大才子

曆史上的真實四大才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8:31:12

  提起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唐伯虎。除了唐伯虎過往的名氣外,周星馳的扮演,也為這位古代才子加了不少分。而在四大才子中,除了唐伯虎外,知名度最高的,應該就是祝枝山。祝枝山擅詩文,尤工書法,曾憑借一手好字名動海内。而徐祯卿則是天才少年,人稱“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說來說去,隻有文徵明起點不高。還顯得“很笨”。

  

曆史上的真實四大才子(四大才子中最笨的人)1

文徵明

  少年坎坷

  文徵明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出生在蘇州府長洲縣的一戶官宦人家。成化十年,他的父親文林擔任溫州永嘉知縣,母親祁氏帶他們兄弟倆赴溫州與父親團聚。不久之後,母親又帶着他們兄弟返回蘇州老家。成化十二年,母親祁氏病逝,文徵明被托付給外祖母撫養。文徵明性格内向,直到8歲還不會說話,所以有人便懷疑他是個低能兒。但父親文林卻很看好他,認為這個兒子是大器晚成之輩。

  成化十六年,11歲的文徵明終于開口說話,父親将他送到了私塾讀書。之後,文徵明一直跟着父親南遷北調。成化二十一年,文徵明返回蘇州故裡,與唐寅、都穆結為朋友。後來,他跟随都穆寫詩,同唐寅切磋畫法。明孝宗弘治元年,文徵明參加鄉試,考中了長洲縣生員。但因為寫字難看,所以在歲試時被考官判為三等,應試不中。從此,文徵明開始鑽研書法。

  

曆史上的真實四大才子(四大才子中最笨的人)2

文林

  中年磨難

  弘治二年,文徵明開始跟随沈周學畫。弘治四年,又憑借父親的關系,跟着南京太仆寺少卿李應祯學習書法。弘治八年,在父親的引薦下,文徵明又跟着吳寬學古文。可以說,為了能讓文徵明學有所長,他父親文林是操碎了心。而文徵明的科舉之路也非常不順暢。弘治八年,他第一次趕赴南京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考中。弘治十一年,他再次在南京參加鄉試,依舊沒有考中。弘治十七年,文徵明第三次參加南京鄉試,還是名落孫山。

  

曆史上的真實四大才子(四大才子中最笨的人)3

文徵明

  就這樣,文徵明每隔一兩年就參加一次科舉,一連考了9次都沒有中舉。直到嘉靖二年,文徵明以歲貢生的身份參加吏部考試,才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職。此時,文徵明已經53歲。文徵明性格耿直,又不喜歡阿谀奉承,所以在官場上也玩不轉,過得很不開心。在多次提交離職申請後,文徵明終于在嘉靖五年離開官場,專心回家創作。

  晚年奮發圖強

  唐伯虎善畫,祝枝山工書,且都是少年成名。唯有文徵明是在退休後才開始發揮自己的餘熱,走上文學的巅峰。在退休之後,文徵明随老友遊山玩水,寫詩作畫,創作了很多經典作品。如書法方面的《古木蒼煙圖》 ,書法方面的《離騷經》等,都是他在人生的後半段創作的經典名篇。

  

曆史上的真實四大才子(四大才子中最笨的人)4

文徵明

  他在畫風上受沈周影響較大,卻并未專師一門,而是緻力于趙孟頫、王蒙、吳鎮三家,自成一格。在書法上,他取得的成就在當時幾乎是無與倫比的,行、草、隸、篆各體皆工。他的書法,不僅風靡江南,甚至遠播日本。衆多的文氏後裔與門生,也彙成了蔚為大觀的吳門書派。由于他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所以又被人稱為“四絕”。而他的成就,也遠遠超過了年少成名的唐伯虎等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