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蹰是什麼意思?踟蹰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 chí chú,意思是指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踟蹰是什麼意思?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踟蹰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 chí chú,意思是指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出處
(1)亦作“ 踟跦 ”。亦作“ 踟躕 ”。亦作“ 踟躇 ”。徘徊不前貌;緩行貌。《詩·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文選·成公綏》:“逍遙擕手,踟跦步趾。”一本作“ 踟躕 ”。 李周翰 注:“踟躕,緩行貌。”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 苻堅 為 慕容沖 所襲, 堅 馳騧馬,堕而落澗,追兵幾及,計無由出。馬即踟蹰臨澗,垂鞍與 堅 , 堅 不能及,馬又跪而受焉, 堅 援之得登岸而走 廬江 。”唐 戴叔倫 《感懷》詩之一:“踟躕複踟躕,世路今悠悠。”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鴻漸》:“日既暮,踟躇曠野,無所歸宿。”何其芳 《街》:“我在北方那個大城裡,當黃昏,當深夜,往往喜歡獨自踟躕在那些長長的平直的大街上。”
(2)猶豫;遲疑。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沫水》:“命蜚螭,駕白駒,臨天水,心踟躕,千載後,不知如。”唐 白居易 《食筍》詩:“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清 侯方域 《與吳駿公書》:“故再四踟躕,卒不敢以不言。”清 龔自珍 《奴史問答》:“主人中夜起,彈琴對燭神踟躕。”李健吾 《末一個女人》:“給一個土匪修墳,這種光景我們從來還沒有經過;我們踟躕着,臊起來。”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八章:“隔了好一會, 李阿虎 踟躇着想什麼,但是他終于下了決心。”
(3)逗留;歇息。《太平廣記》卷四九○引 唐 王洙 《東陽夜怪錄》:“ 自虛 恃所乘壯,乃命僮仆辎重,悉令先于 赤水 店俟宿,聊踟蹰焉。”唐 沉既濟 《任氏傳》:“ 鄭子 随之東,至 樂遊園 ,已昏黑矣。見一宅,土垣車門,室宇甚嚴。白衣将入,顧曰:‘願少踟蹰。’而入。”宋 歐陽修 《再至汝陰三絕》之三:“十四五年勞夢寐,此時才得少踟蹰。”
(4)須臾;瞬間。南朝 梁 何遜 《與蘇九德别》詩:“踟躇暫舉酒,倐忽不相見。”《魏書·蕭衍傳》:“運神器於顧眄,定寶命於踟蹰。”宋 蘇轼 《和劉柴桑》:“萬刼互起滅,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蔔居。”
(5)相連貌。《文選·王延壽》:“西廂踟蹰以閑宴,東序重深而奧秘。” 李善 注:“踟蹰,相連貌。”南朝 梁 江淹 《靈丘竹賦》:“窓峥嵘而綠色,戶踟蹰而臨空。”
(6)古代刻漏器,用以承水。《初學記》卷二五引 殷夔 《漏刻法》:“為器三重,圓皆徑尺,差立於水輿踟蹰之上,為金龍口吐水,轉注入踟蹰經緯之中。”
(7)梭的别稱。元 龍輔 《女紅馀志》卷上:“梭,一名踟蹰。”清 王士禛 《蠶詞》之三:“白葦與侬作璘藉,黃金與侬作踟躇。”自注:“踟躇,梭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