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石家莊的疫情牽扯着每個人的心。那些還沒有斷奶的小患者,如何診治,如何看護,大家想過沒有?
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新冠兒科二病區,收治着一些兒童患者,他們遠離父母的照顧,缺少家人的陪伴,最小的剛剛8個月。這麼小的孩子,正是在媽媽懷裡呀呀學語的時候,可是因為疫情,他們隻能隔離在病房裡。想一想,他們的父母該是多麼的揪心哪!
來自邯鄲的72名醫護人員負責支援這裡,換尿不濕、喂飯、哄睡……這些護士當起了“臨時媽媽”。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臨時媽媽”與患兒交往的一些感人的鏡頭。
鏡頭一:最難的不是治療,而是哄睡。
病房裡最小的小孩才8個月,還是個嬰兒,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一會兒沒照顧到,他就會哭會鬧,所以護士們要像媽媽般地照顧他。給他沖奶粉,哄他睡覺,長時間地抱着他,甚至說比母親還要累。新生兒科護士袁佳佳說,她經常和同事輪換着抱孩子,要不然一個人抱時間長了手容易麻,尤其是有個一周多的女寶寶,正是因為她在大家的懷裡都不老實,護士們給她起名“小淘淘”。
鏡頭二:小患者也想家,得挖空心思安撫情緒。
有一次,袁佳佳把“小淘淘”抱過來,她沒有大哭大鬧,但就是一直哼哼唧唧,怎麼逗她也不行,于是,袁佳佳就把她抱到走廊盡頭的窗邊上,讓她看外邊的風景。不知道是在病房太憋悶,還是在一個環境裡呆的時間太長了,此時的小家夥安靜地趴在袁護士的懷裡,小腦袋搭到護士的肩上看着窗外……不知道孩子心裡是不是在想媽媽。見這一招奏效了,袁佳佳不敢打擾她,生怕一個不小心,孩子又會不開心。
(當時身旁如果有一部手機就好了,若把小女孩兒望着窗外的眼神拍下來,該是多麼動人哪……)
鏡頭三:為了照顧好孩子,“臨時媽媽”們想了很多辦法。
每位“臨時媽媽”會仔細記錄孩子們每天的點點滴滴:體溫多少、胃口怎麼樣、吃了什麼、有沒有拉肚子等等。針對年齡大點兒的小朋友,這些媽媽們也有絕招,她們在自己的防護服上畫了兔子媽媽、梅花大俠、比心戰士、叮當貓,逐漸地,孩子們跟她們熟悉了起來,大家一起唱歌、做遊戲,孩子們臉上綻放起了更多的笑容。
看着這些小患者的身影,你是不是也心生憐愛?
看着這些“臨時媽媽”忙碌的身影,你是不是也心存感激?
自從進入隔離病房工作以來,袁佳佳和同事們已經很多天沒有見到自己的孩子。雖然可以視頻,實際上能和家人聯系的次數非常有限。每天忙完工作脫掉防護服就很晚了,自己的孩子早就睡了。袁佳佳說,小患者們來了這裡,就是把生命交給了她們,應該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照顧他們,再苦再累也沒問題。
“臨時媽媽”們來石家莊之前擔心防護服憋悶的焦慮、擔心時間太長無法上廁所的不安,此時此刻一掃而光!母性泛濫的她們根本就沒有在意自己哪裡不舒服,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這些孩子的身上……
病房裡洋溢着關懷和溫暖。
病毒是可怕的,還好,“臨時媽媽”來了,患兒們不用害怕了,相信這一切都會很快過去的……
大愛無疆,溫情永存。
向那些“臨時媽媽”們緻敬!
2021年1月24日 上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