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回鄉,與中學同學聚會,在端起杯将辣酒灌到肚子裡時,當着幾位同學的面,我冒然說了一句話,“要是讓我能再回到少年,我絕不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上,絕不做老師眼裡的乖孩子,甯願好好地談場戀愛,體驗一把朦胧的純真,此生也算無憾了!”
此言一出,大夥兒都樂了,“老孫,你現在真是變得多了,真能開玩笑,想當年你可不是這樣的!除了埋頭學習,根本就不搭理我們!”
是啊,曾經何時,覺得心中的理想是那樣地崇高,就像仰望深不可測的藍天一般,一路前行,甚至竊以為那時至多錯過的是一棵樹苗,但是長大了以後才發現,錯過的豈止是這些,客觀地說,我錯過的是一路成長的風景,甚至是身後邊滿眼的森林。
盡管用辯證唯物論的“有得有失”理論似乎可以解釋一切,但失去的卻是此生再也無法彌補的。那時,隻盼着快快長大,好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啥樣的,于是心理開始拔苗助長。有清清的河水映過的面龐,總覺得太稚嫩;綠綠的草灘,遍野的牛羊,總覺得沒有城裡的車水馬龍繁華;乃至家裡自産的沒上化肥的糧食,也覺得沒有城裡非農戶吃得供應糧更有味道。更可笑的是,問家裡的哥哥,城裡學校裡吃的油條到底是什麼樣?直到現在也才明白,那時家裡媽媽炸的油炸餅比現在的油條好吃多了。
醉過了才知酒濃,失去了才知道再也無法回首。那時的女孩,雖然沒有什麼脂粉可以塗抹,但那純天然的臉蛋像紅蘋果一般總是可以躍然作文紙上。她們穿着家做的勞動布棉衣棉褲,渾身透着鄉土的氣息,一臉的無憂無慮,現在想想,勝過所有的妖娆和濃妝豔抹。隻可惜,那時玩過家家,連個小女孩的手也沒拉過。進入青春期後,盡管無數次私底下幻想過,但始終沒有張開嘴勇敢地表達出來,直至長大、成熟,乃至開始變得油膩,卻也沒有真實體驗過青春的味道。
不變的風一季接着一季刮過,不甘寂寞的樹苗開始參天,卻再也體驗不到曾相依為命的小草的歡樂,獨自在高天裡忍受着淩空的寒怅和孤單。也不知道樹苗長大後,是否還會懷念自己稚嫩時的悠然,與小草一起看生生息息的日出日落?
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駱駝和羊》,互相比着說自己的優點,駱駝一仰脖可以夠着園子裡樹上的樹葉,卻不能像羊一樣輕松地從圍牆上又矮又窄的門鑽進去吃新鮮的嫩草。遺憾的是,那時隻想着早些長大,根本沒有理會過羊的坦然和驕傲。很後悔讓青春早早溜走,哪怕讓她撞自己一下腰也好呀。
蝴蝶生命雖短,也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過,領略了五彩缤紛的起伏和綿延。作為一種生命,它起碼活得很值得,很斑斓,很有尊嚴。想想自己,從懂事起,就高尚過一個定義,“為了理想而努力,再苦再累也不怕”,于是在大家選擇周末的花前月下時,我卻在一路奔忙,連同桌那個“辮子粗又長”的姑娘都來不及多看幾眼,便一頭沖向風雨,開始颠肺流離。到頭來,卻隻有滿懷的感傷。
隻記得那時候的天總是很藍,四野裡除了袅袅的炊煙再沒有任何污染。而且日子總是過得很慢,人人隻為了一口吃飽便再沒了憂慮和煩惱,哪裡像現在活得這般,除了長大的繁雜,便是滿世界的爾虞我詐,互相踩着腦袋比着心眼小心翼翼地算計,生怕自己吃了虧。于是,各種商界教誨和心靈雞湯應運而生,經不得細品,卻癟得沒有半絲營養。
那時,我們都很年輕,活力充沛,鬥志昂揚,連夜晚來臨“掏雀喂貓”這樣的事都可以幹得沾沾自喜。那時,我們都不怕冷,大冬天的半夜裡隔着好幾個村莊結伴去看電影,一場《紅高粱》看下來似懂非懂,卻知道茂密的高粱地裡也可以行苟且之遠,那是人性的啟蒙點撥。校園後邊的果園裡,秋天即将成熟時,陣陣果香飄過圍牆,飄進郎朗的課堂,讓饞蟲勾引得把小紙條偷偷塞進愛慕的女孩的書皮裡,卻佯裝不知。事實上,那時也已模模糊糊地明白,拉上女孩子的手,心跳會加速,心裡更是會變得甜蜜,但就是不敢鼓足勇氣主動伸出手去……
曾記得和夥伴們躺在草地上,吸着自卷的旱煙,自由自在地看高天上的流雲飄過,聽草叢中的爬蟲歌唱,還有飛鳥叽叽喳喳在蓮針堆裡結伴商量着下蛋孵娃。課堂上,和同桌女生為畫下的三八線而争執不休,絲毫體現不出男子漢的大度。再後來,聞着鄰桌女生臉上塗得萬紫千紅的香氣而浮想聯翩,甚至想入非非……這些,随着長大再也找不回來了,好希望那個女生還停留在原地等我,這樣我會不顧一切沖上去擁抱她的,絕不會再在乎别人怎麼看。
幾次回鄉,蕭瑟的村莊人影都難覓,往日熙熙攘攘童聲鼎沸的場面,隻能從留存的記憶裡去找回了,倒是一些蹲在牆根底下眯着眼曬着太陽的留守老者顯得更加憨态可掬,他們健忘的思維,若是不提醒,更是難以記起我曾經是誰家的孩子了。
我的青春啊,都沒等得及我肆意揮霍一番,便從指縫裡匆匆流走了。如今無論再努力地回想,都搜索不出幾件值得懷念的趣事了,真的好蒼白!
老天,求求你,再借我五百年吧,讓我重新活一回,那樣如果可以的話,我絕不要這樣的人生,我要天天躺在青春的懷裡蕩着秋千,拉着鄰桌女孩的手,再不松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