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永字八法都包含什麼

永字八法都包含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01:31:33

張峰/文

   

“為撇必掠,貴險而勁。掠須筆鋒左出而利”這是李世民《筆法論》中的一句話,《說文》中有“掠者,奪取也”的意思,“掠”與“啄”的區别,雖說有長者為“掠”,短者是“啄”之說,但從篆書的演進來看,長撇是本來固有的筆畫,短撇則不然,是屬于衍生出來的,把筆畫一分為二才出現,在隸書中才漸漸将彎曲的筆畫寫成似連非連的兩筆,楷書則成為真正的兩筆(注:這裡的散開兩筆,絕非出于一種無意,而是一種自覺的動作,從這個“永”字中不難看出,左邊的撇并無實質性的變化,等同于一般的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楷化時将波磔的部分淡化,随體诘屈中截彎取直,而右邊的部分則變動較大,本是一筆的隸書楷化後由于書寫的解放,把像“紙上太極”般畫半圓式的筆畫變成一種轉折,形成兩筆,短撇也就随之出現),以禾苗的“禾”為例,篆書為“ ”,隸書化之後上面的小撇書寫不便,便将它單獨抽出來作為一個筆畫,頂在豎筆上頭,并逐步演進成後來的“啄”[周汝昌先生的《永字八法》2002年1月第一版160——161頁]。


永字八法都包含什麼(永字八法中的掠)1


 筆者以為,“掠”和“啄”的釋義遠不止這麼簡單,裡面還應該充滿着造物者的智慧,并有待發掘,“啄”,查《故訓彙篆》,《廣韻》釋義為“鳥啄物也”,柳宗元的《八法頌》曰“啄,倉皇而疾掩”,顔真卿亦有“騰淩而速進”解釋“啄”這一動作,陳思的《書苑菁華》中更是有“啄者,如禽之啄物也,立筆下罨,須疾為勝利。形似鳥獸卧斫斜發。……夫用筆及紙為啄,在潛勁而啄之。”包世臣《藝舟雙楫》中亦有“短撇為啄者,如鳥之啄物,銳而且速,亦言其迫行以漸,而削如鳥啄也。”銳而且速,這些書論當中的語句是多麼的貼切生動啊,鳥類在進食時生怕被食物鍊上層的生物發覺,一直處于一種警覺中,沒啄一下都是那麼的迅捷,飛快的速度都是倏忽之間的事情,而“畫行以漸”更是點明速度的不斷攀升,且這一點畫在外觀上像極了鳥的喙,從仿生學上說又是一種鳥啄食的動作。這在仿生學上,與“掠”不論是在力量上還是動作上都是不太一樣的,筆者在此做出一種猜測,二者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弧線是不同的,且用筆時的速度與方法也是截然相反的。

 陳思《書苑菁華》中雲:“問曰:撇之與啄,同出異名,何也?論曰:夫撇着蒙俗之言,啄者因勢而立,故非妄飾,贻誤學者。啄用輕勁為勝,去浮怯重體為工,攻之遠源,或不妄耳。筆訣雲:啄筆速進,勁如鐵石,則勢成也。”陳思關于“撇”、“啄”之關系做了很好的解釋,啄應清勁,撇需舒緩。如何更好地形容兩者間的動作差别,在文字和語言日漸發達的現在并不是難事,“掠”的運行軌迹就好比是由3點鐘向6點鐘方向過度,而“啄”更接近于12點鐘向9點鐘方向的快速行進,兩個筆畫一大一小,一輕一重,一陰一陽在“永”字中表現為一種相對的反作用力。


永字八法都包含什麼(永字八法中的掠)2


 再次回到原點,從手腕的運用上來講,由于魏晉人多斜執筆,用側鋒取勢,此處不能以唐宋以後出現的直執筆和中鋒考究魏晉之書。

 一個“人”字,隸書的扁是由于比朝前斜,以至左右舒展而上線擁擠形成,捺比撇重,撇的起筆很輕,也是受到斜執筆的影響,筆朝前的時候筆尖離紙較遠所以輕,而在筆畫的完結處由于筆尖離紙面逐漸靠近而愈來愈重,楷書進化到極緻漸變,撇之所以為輕,捺之所以為重也是受到斜執筆影響(此時唐宋以後的刻意提筆按筆之法還未出現,姑且不論),寫撇送出筆尖離紙面越遠則越輕,而捺離紙逐近而重,最後出鋒,每一筆都非刻意,絕非借助提按的“外力”而使得粗細不同,所以解析《蘭亭序》以及處于同一時期的魏晉書作,必須抛開後來才有的中鋒和直執筆,以斜執筆和側縫作為切入口入手。

 這就解釋了“掠”與“啄”之關系,由此可見,古人在煉字上所下的功夫與考究,以及在命名時的謹慎,這些都需要細心地品味才能窺得其中的微妙。

(張峰:信陽師範學院美術學院教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