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記住四個關系?一所學校,無論規模大小都是一個複雜關系的組合體校長作為學校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自然處于各種關系交織的中心,理順關系,擺正關系,校長的管理工作往往就能順利通達;關系處理不當,學校運轉就會遭遇各種“卡頓”,管理也會陷入一團糟,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怎樣記住四個關系?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所學校,無論規模大小都是一個複雜關系的組合體。校長作為學校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自然處于各種關系交織的中心,理順關系,擺正關系,校長的管理工作往往就能順利通達;關系處理不當,學校運轉就會遭遇各種“卡頓”,管理也會陷入一團糟。
校長要處理好哪些關系呢?我認為重點是這三個方面。
一是“我”與學校的關系。校長與學校之間應該是相生相長、相互促進的關系。都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好校長能成就好學校,反之,好學校也能成就好校長。我們能看到不少校長調任薄弱學校,經過上下努力帶領學校走出低谷。也存在一種情況,有的學校換了幾任校長,但整體辦學水平一直沒有根本改觀。事實上,還存在另一種情況,有的學校基礎非常好,換哪個校長管理起來都相對“簡單”。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學校發展的主體是教師,校長隻是學校發展中的關鍵人物。換句話說,校長必須團結教師這一主體力量。因此,校長要清醒地認識到:“我”與學校之間的關系是重要而非必要。校長不能将自己的位置淩駕于學校整體之上,學校有了辦學成就,這是大家的功勞,校長大可不必有“舍我其誰”的想法。同時,校長要積極主動地将自己融入學校及教師之中,在順應民意中發揮主導作用,在師生悅納中領航前行。值得強調的是,校長要帶好一所學校并非易事,而校長要帶壞一所學校則非常“容易”。身為關鍵人物的校長,對學校發展要心存敬畏,要始終保持奮鬥者的姿态,積極作為,銳意進取,用實際行動踐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
二是“我”與同事的關系。在學校中,人與人之間團結和諧,學校工作便能順風順水。身為校長,恐怕無一不在思考如何穩定人、團結人、凝聚人、激勵人,在思考如何争取同事最大的支持。客觀上講,校長不可能讓學校所有的同事都滿意,校長與同事之間的矛盾有的自然存在,比如與管理層,就涉及一定的職責權、人财物的分工分配問題;比如與廣大教師,就涉及考核獎懲、評優表彰、職稱評聘等一系列問題。校長如果對上述關系處理不當,學校管理就會失衡,同事關系就會惡化,學校發展也就會受制。
要想把自己與同事的關系變得融洽,其實也不難。其一,校長作為學校管理的“一把手”,不能搞“一言堂”,也不能“一把抓”,要善于“放權”,強調班子成員既要“分工不分家”,又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其二,在處理人事上,要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秉持公心,“一碗水端平”。校長與同事間難免會有“碰撞”,對有過失的同事,校長要設置“容錯碼”,引導在前,批評在後;對和自己發生沖突甚至“冒犯”自己的同事,校長要有包容度,多換位思考,将心比心。隻要校長真誠待人,關心他人,包容别人,就一定能構建融洽和諧的同事關系。
三是“我”與自己的關系。校長要時常進行自我靈魂叩問:我為什麼做校長?我是一名好校長嗎?我怎樣做一名好校長?為此,校長首先要重視自我定位。把當好校長、辦好學校作為自己的不二之選,要去除“官”味,審慎用“權”;要擡高标杆,以身作則;要将個人的榮辱得失與學校的榮辱得失融為一體。其次,校長要重視自我認知。要成為一名好校長,需要經曆“摸爬滾打”,其中可能會“摔倒”,可能會“失敗”,這就要求校長要有耐挫力,要有韌勁,堅持用學習來提高,用實踐來豐富,用反思來優化。最後,校長要自我革新。好校長是沒有止境的,校長要有随時“歸零”的心态,時刻保持“在路上”的狀态,不得過且過,“不教一日閑過”,修煉提升。校長隻有不忘履職時的誓言,不忘做一名好校長的初心,才能成為學校發展中的“頂梁柱”,成為教師心目中的“主心骨”。
(作者系江蘇省東台市頭竈鎮小學校長、黨總支書記)
《中國教師報》2022年06月08日第11版
作者:朱志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