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桂教授目前已出版著作100本,其中大學教材10本,兩本是國家規劃教材。
12. 根據出生時的特點起名法
在嬰兒墜地的呱呱聲中,父母盼子的心情轉入對孩子的呵護、關心和疼愛之中。此時,孩子的長相、性情、重量等生理特點和出生時的其他情況往往給父母和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據此給孩子起名,也就成為最早流行,而今餘風猶在的起名方法。
《左傳》中記載有距今近2700年前古人關于命名的方法,其中就有涉及長相等生理特征,其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有信,“以生名為信”,即以嬰兒出生時的生理特征起名。如魯公子友出生時,手掌上的紋路像“友”,于是就起名為“友”。晉成公出生時,屁股上有明顯的黑塊,以此起名“黑臀”。有義,“以德名為義”,德,作“得”解,即大人以為嬰兒相貌非凡,獨得天賦,據此起名。如周文王出生時,周太王見有聖瑞出現,認為周族當興,于是給這個孫子取名“昌”。文王之子周武王出生時,據說周文王姬昌見其一派非凡之相認為其長大後必發兵誅暴,所以給他取名“發”。有象,“以類名為象”,即據嬰兒外貌長相像什麼取名。如孔子的得名據說是因為其父母求子心切,祈禱于尼丘而懷孕,孔子一生下來頭又像丘陵形狀,因此起名丘,字仲尼。
陳振桂曾出版《起名八十八法》再版十多次,擁有衆多的讀者,21年6月又在廣州出版社出版《起名實用大全》。
以小孩出生時的長相、性情等生理特征取名的,多見于小名,也稱乳名、奶名。實際上這也有一個發展過程。春秋時,有些王侯卿士的鼎鼎大名也是根據其出生時的生理特征所起名的。如楚公子黑肱,晉成公黑臂、衛大夫司空狗等等。秦漢之後,名字漸尚文飾,人們長大後,往往覺得幼名俗氣,不适宜于社會活動和人際交往,為應付社會交際,于是另立一正名。如三國人物裡小名阿瞞的曹操;小名阿鬥的劉備兒子劉禅。又如小名奴奴的南北朝詩人謝靈運;小名寄奴的南朝宋武帝劉裕。有些因生理特征取的小名可用改諧音或加字取義的辦法逐漸文飾,以後也就成為正式名字。例如我黨最早的領導人之一,傑出的革命作家和領導人瞿秋白,1899年出生,由于他生下來時頭頂上有兩個發旋,母親叫他“阿雙”;七歲上學時,以“雙”諧音取名為“瞿霜”,然而大自然銀白的霜雪,一般要到深秋季節才能降臨,所以他自己又将“霜”字改為“秋白”。
以出生時小孩自身情況命名,在不少地方常見的還有以重量起名。例如魯迅小說《風波》中曾有九斤老太的叨叨,意思是說她的後代八斤、六斤,一代不如一代,反映了當地以出生重量起名的習俗,現實生活以重量起名多見于小名。如“七斤”,即出生時七斤;“六四”,表示出生時六斤四兩;“七五”表示出生時七斤五兩。假若仍用做大名(學名)即正式稱呼,一般用諧音代替,如柳似、留斯、流思(出生時六斤四兩),期午、啟武(出生時七斤五兩)等等,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人長大後介入更大範圍的社會生活,取一個嚴肅、莊重的名字固然重要,但以出生時性情、長相、重量等特征所取的小名自有其意義。它是父母、家人對子女的昵稱,是父愛與母愛的自然流露,這在特定的範圍内叫也顯得自然、親切、風趣和不拘一格。這種情況仍在民間家庭或親屬小範圍内流行,如黑蛋、小囡、大眼、扁頭、丫丫、七斤等,而有些好的小名長大後仍用之,以至成為學名。如出生時長得好看惹人喜歡稱為小玲,大了仍稱小玲。還有的因小名影響更大故用而不改,最著名的莫過于漢光武帝劉秀。
總之,以出生時的特征,給孩子起名并從此呼之,表明了父母、家人因孩子出生的歡樂和對孩子的疼愛和寄托。許多人長大後廢去小名,但小名與金色童年的多彩夢幻一起,成為永遠伴随人生的美好回憶,而有些依然沿用或改起新名,又使人對未來充滿信心,從而去努力開拓新的生活。
2021年11月14日
敬告讀者:本人從7月2日起,将連續發表好名字的标準、起名的構思、起名的方法,但怎樣才能起個好名字?具體可詳細閱讀《起名實用大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