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30 18:10:00

1

2016年7月,我從洛陽一家機械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跟蘇州的一家電動車制造公司簽約,成為一名普通的技術員。

公司是一家專業制造非公路用電動汽車的廠家,生産包括巡邏車、警用車、環衛車、觀光車、高爾夫車等,成立于2000年,是國内比較早的電動汽車廠家。公司的宣傳冊上還有前前領導人視察時的照片,在業内也享有一定的地位。

公司的董事長姓唐,是公司的創始人。一個幹瘦的老頭,六十多歲,平時就喜歡一身灰色中山裝,穿雙布鞋,背着手在公司裡溜達,因此員工每次見到唐總都會戲稱董事長來“微服私訪”了。

公司除了唐董事長外,還有一位常務副總陳總,再下面就是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了,主要有生産部蔣經理,技術部秦經理,銷售部周經理,還有采購部、質檢部、财務部等部門的負責人,另外就是技術總領導的副總金總了。其中采購部門據說裡面的員工都是領導的親戚,因為油水足,大家都想把自己人塞到裡面。

而質檢部是最沒有地位的,因為他們在檢驗生産部的工作成果時,卻要受生産部蔣經理的領導。據說這件事讓技術部的秦經理非常生氣,他不止一次在部門的内部會議上吐槽:“質監部門本來就是檢查生産部門做出來的産品是否合格的,現在它們倆屬于一個部門了,這就相當于體育比賽時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這比賽,可能公正嗎?”

這些八卦都是室友小徐告訴我的,他比我早來一年,在技術部的觀光車組,他對公司裡的各種八卦相當熱衷。他告訴我:公司在經濟開發區的新廠馬上就要建好了,老齊已經去新廠的實驗室安裝設備了,現在宿舍就剩我們倆人了。

老齊是我的另一位室友,他剛進公司不到一個月,分配到了新成立的實驗室。實驗室設在新廠,老廠并沒有專門的實驗室,僅在車間内有一些實驗設備。老齊隔三差五就要往新廠跑。

小徐還告訴我:新廠的領導和各部門經理要從老廠的現任領導和員工中調任或者提拔,平時很少來公司的董事長最近經常來公司轉悠,就是來考察這件事的。以前那些還沒下班就溜的各組組長和老員工們,現在一個比一個玩命,食堂都關門了還不下去,就指望着能讓來微服私訪的唐總看到呢。

2

入職後首先要在車間實習三個月,工資隻有兩千五,每周六天,還好晚上不用加班。

車間共有三條生産線,每條線上有四個班組,分别為底盤、車身、電器、頂棚,每個班組大約有四到五個工位,一個工位大約需要一到三人。每個班組待三個星期,期間要掌握各個工位的操作和注意事項。

和電子廠不同的是,在這裡的工人大多是已經上了年紀的男性,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還不到三分之一。由于是計件工資,他們每個月能拿到的工資是不一樣的,按照電動車型号的不同,組裝一輛車每位工人的報酬在六到二十元之間,我所在的生産線主要生産四座和六座的觀光車,每輛車的報酬是八元錢,訂單量多時一天能生産三十多台,晚上會加班到十一二點,這樣一個月就有将近六千塊錢的工資,但是淡季時就沒有這麼多活幹了,大部分工人的工資都在四千左右。

實習期間的工資很低,好處是這裡地處偏遠,周圍也沒有什麼娛樂設施,沒有花錢的地方,距離最近的鎮也有兩公裡,我們隻在周日去那裡的商店買些生活用品,平時都是待在公司裡。這一點也成為後來我對這一行業心生去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工廠上班,你幾乎與現代都市生活完全脫離開來,即使到了周末,你也隻想睡個懶覺,不想坐一兩個小時的公交出去玩。

公司對車間實習要求并不嚴格,結束後我就被分配到了技術部門的巡邏車組,恰好頂替了一位剛離職的員工的缺。加上我在内,小組内共有一個組長,七個組員,隻有楊組長和張亮工齡超過三年,其餘的人都是剛來一兩年。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1

我所在的技術車間

關于公司尤其是技術部留不住人的說法一直都在,因為電動汽車比起其他的大型機械設備制造廠來說,技術并不複雜,一個員工工作兩三年後就很難再學到新的知識了。

而公司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階級已經固定下來了,新來的員工的上升渠道已經非常小了。

楊組長已經在這個公司待了十年了,每月的工資也隻有九千多,他的老家在陝西,幸好是在房價蹿升之前在當地買了房,才能夠安定下來。

我們實習期結束後的工資是三千五,工作滿一年後五千,再往後就基本不漲了,張亮來這裡三年多了,工資還不到六千。

在我實習結束之前,技術部另一個小組的一位負責車身的員工剛離職,新老闆給他開了一萬,比這裡高出百分之五十。

他走之後所在的小組組長非常郁悶,因為這個缺别人頂替不了,還是差點火候。似乎有追求的員工都陸陸續續地走了,技術部秦經理在開會時向領導抱怨了很多次,想提高員工待遇,留住優秀的人才。

但是公司高層對這些事并不上心,他們認為公司離了誰都照樣轉,有員工想另謀高就那就放他們走好了,反正公司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人走了就再招,再培養就行了。

領導的看法其實也有道理,畢竟公司的銷售額确實是逐年上升的,隻是不知道上升的原因是公司産品原來越受歡迎,還是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在快速增加。

3

公司現在主要是負責電動車的組裝,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外包的,因此和各種供應商打交道就無法避免了。

其實公司所有的業務可以分為三大類,從供應商那裡買到所需的各種配件,組裝成成品車,然後通過代理商賣出去。

因此和供應商扯皮,和車間的裝配工人扯皮,和代理商扯皮,就成了工作中的重點。

有一回負責公司技術問題的金總(副總級别)帶着我們小組的人下了車間,要對生産線從頭到尾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

檢查剛開始就出事了,工人在接線束時把六座的線束接在了四座車上,六座車的線束明顯要粗一些,工人解釋說他在填寫的進料單上要的是四座車的線束,但是線束班說是四座車的線束沒有了,而這批要馬上發車,就先用六座車的線束代替,還說已經告知了蔣經理,蔣經理也同意了。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2

車間視察

金總對此很生氣,把線上的王班長叫了過來,又打電話把生産部的蔣經理喊過來。

蔣經理是公司的老人,還是董事長唐總的老鄉,他過來後并沒有說什麼話,隻是讓這位工人下次注意。

金總仍在向蔣經理強調:“你們工作時一定要細緻,丁是丁卯是卯,什麼車搭配什麼樣的零件,不能敷衍。沒有四座車的線束就讓線束班的工人趕一趕,抓緊時間做一批出來,實在不行就把發車時間往後推一推。”

蔣經理隻是點頭敷衍着,金總發了一通脾氣後就繼續檢查後面的工位了,很多工位上都貼着操作手冊,旁邊還有客戶的投訴信,大到電瓶裝反,小到掉漆,各種問題不一而足,但是工人們似乎并不在乎這些,仍然和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幹活。

他們剛來時都是老工人帶的,很少看操作手冊,當然也不會注意到一旁的投訴信了。整個車間,甚至是整個公司,給人一種暮氣沉沉,老态龍鐘的感覺。

這次排查發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十多個,大部分都是不影響電車運行的小問題。楊組長把這些問題派發給了小組裡的成員,讓我們來解決。

我負責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電車踏闆下面的彈簧支架上的彈簧垂直指向地面,需要再彎過兩個九十度,使其處于水平面上;另一個是電車頂棚支架問題,橫支架與弓字形支架配合問題,橫支架上的開口過小,弓字形支架穿過時需要工人手工擴大開口面積,這無疑加重了工人負擔,而且手工操作也無法保證精度,使支架配合緊密。

負責踏闆下面的彈簧生産的是市内一家小作坊,我和那兒的負責人郭總打電話說了這裡的情況和改良方案,把最新的設計圖紙給他們發了過去,對方也同意整改,但是第二天他們又打來電話,說現在的庫存是沒法改了,他們試了下,轉過兩個九十度後彈簧很容易折斷,往後生産時會按照新的圖紙。

我問他們庫存還有多少,對方說還有五千個。一輛車總共也就需要四個彈簧,五千個共用在一千多輛車上了,而這幾種型号的電車一年的銷量還不到五千台。

後來楊組長和對方親自交涉,最終達成的協議是雙方各負責消化一半,公司再使用二千五百個這樣的彈簧,剩下的對方自處。

第二個問題就相當麻煩了,負責支架生産的是常熟的一家公司,在和對方交涉前張亮就提醒我說,這事估計成不了,賈總那張嘴啊,說起來全是他的理。

張亮沒有騙我,在我剛說出要把開口擴大一些時,賈總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喋喋不休地說了十多分鐘,總之就是一句話,辦不到,開口大了壁厚就不夠,支架直徑再擴大的話,就要改工藝,成本要增加,他們就賺不到錢了。

面對這種老油條,我很快就敗下陣來。

賈總的公司是一家很大的加工制造企業,我們隻是他的客戶之一,而郭總則隻是一家小作坊,不敢得罪任何一個客戶,估計這就是典型的“客大欺店,店大欺客”了。

更明顯的是去這兩種公司出差,前者會讓你等,然後派個小領導來接待,吃飯也隻是在他們的食堂就和;去了後者,就像領導下來視察似的,對方老總親自接待,即使你隻是一個公司派來的普通的技術員,到了飯店對方還會請你搓一頓。

關于支架配合問題,後來我又提出了幾個解決方案,但都被楊組長否決了。

4

沒過多久,公司接到客戶投訴,賣給西安某生态園的一輛巡邏車多次出現故障,公司領導在會上專門讨論了此事。巡邏車正好是我們小組負責的車型,會後,楊組長找到我,讓我當天晚上就坐火車去西安。

臨走前,楊組長讓我把去西安後要做的事情列在表格上,一一記錄在案,并且特意交代說:“你隻需要做這些事情,其他的什麼也不要做,因為現在事故的原因還不清楚。維修有專門的售後人員負責,你就在旁邊記錄就行。”

當時我并沒有預料到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出差,由此引起的狂風暴雨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坐了十五六個小時的卧鋪後,我終于在第二天中午到達了西安。接待我的是公司派駐在西安的售後人員劉師傅。劉師傅是公司在西安地區唯一的售後人員,已經在公司快十年了。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3

人流如織的西安站

在火車站簡單吃了頓飯後,我和劉師傅先去他家拿維修工具,然後和劉師傅待業在家的兒子,一起開車去了生态園。

生态園占地将近有一百三十平方公裡,當時還處在建設階段,沒有對外開放,園裡僅有工作人員和負責巡邏的保安。

接待我們的是保安隊趙隊長。趙隊長将近五十歲,沒有普通保安的兇狠與不合作,對我們還算客氣。

很明顯,劉師傅不是第一次來這裡修車了,趙隊長等人見怪不怪,抱怨說:“車一壞,你們就來修,修好後撐不了倆星期,又壞了,還得修。你們不煩,我們都煩了。現在我們用車時都要向其他部門借車。”劉師傅沒搭話,招呼兒子繼續修車。

問題主要是輪胎磨損嚴重,周圍扔了好幾個已經廢棄的輪胎,表面都磨平了。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4

生态園建設區域中随處可見的廢輪胎堆

我注意着劉師傅父子修車的進度,把拍下來的照片發送到工作組的微信群裡。不一會兒,楊組長回複了:照片我看到了,問題确實很嚴重。照片拍得很清晰,做得不錯。

大約二十分鐘後,劉師傅已經把新的輪胎換上了,但是前輪的支撐架無法閉合,就在這時,生态園的負責人李總領着一群人來了。

李總是個有着将軍肚的中年男子,離着我們十幾米遠就嚷嚷開了:“别修了,别修了。都修多少回了,有用嗎?退貨,退貨。”

李總等人風馳電掣般走到我們身邊,嘴裡仍然連珠炮似的,沖着劉師傅喊:“你們自己說說這車都修多少回了,修了壞,壞了修。别修了,我給你們公司的馮經理打電話說說這事兒。”

劉師傅隻好尴尬地站在一旁。

我看事情不對勁,趕緊走到一旁給楊組長打電話。“楊組長,生态園這邊的領導攔着不讓修了,還說要給公司售後的馮經理打電話反饋這件事。”

“你聽好了,小李,”楊組長的語氣嚴肅了起來,“他們怎麼說都和你沒關系,你隻是負責查看車的運行情況的,他們售後的事你不要瞎摻和,不該你說的話不要說,不該你承擔的責任也不要攬,你就在旁邊看着就行。有什麼進展再給我打電話。”

我挂掉電話。李總等人還有事,就先走了,走之前還沖着趙隊長喊:“老趙,攔着他們别讓修了。”

老趙把李總等人送走,返回來說:“這輛車啊,換一回輪胎,時間長的一個月,短的話兩星期就不行了。你問問劉師傅,他都來這兒多少回了。”

我問劉師傅:“修好了嗎,到底咋回事兒?”

劉師傅搖搖頭,說:“不行,前面車輪的支撐架沒辦法合到一塊,僅僅換了輪胎,用不了多久還會磨平的。得讓公司寄兩個新的支撐架過來,到時候再修吧。”

“既然這樣,今天我們就先回去了,等新的支撐架到了再修,不好意思啊。”我向趙隊長表達了歉意。

趙隊長似乎并沒有把李總的話當真,說:“沒事兒,沒事兒,都是老熟人了。”

劉師傅父子帶着工具回去了。我則就近找了家賓館住下。

5

新的支撐架在第三天中午到了,這回當我和劉師傅父子到達生态園時,趙隊長說什麼也不讓我們進去了。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5

開發中的生态園門口

我們三人在外面等着,劉師傅給售後的馮經理打電話,馮經理說他們正在開會研究這事,讓我們先等會兒。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李總給趙隊長打了電話。趙隊長拿來紙和筆,說:“你們要想進去修車,要先寫份保證書,承諾這回一定會把問題徹底解決掉,否則的話就全額退款。”

劉師傅看着我,我想起楊組長的叮囑,說:“我打個電話向領導請示一下。”

楊組長聽了對方的要求後,很嚴肅地說:“你現在身邊有人嗎?走遠一點。”

我往後面走了四五十米,楊組長繼續說:“這個保證書你不能寫,要寫讓他們銷售商去寫。我跟你說,車的問題是他們故意搞出來的,買車時銷售商答應好的回扣沒有給。這事兒和我們技術部沒關系,你别管。”

技術部秦經理也在一旁搭腔說:“誰的責任誰承擔。”

楊組長似乎放下了電話,但是沒有挂斷,他接過秦經理的話頭,說:“自從售後劃歸到銷售部管理後,老馮就和老周(銷售部經理,比老馮高半級)一個鼻孔出氣了。”

我挂掉電話,走過去和趙隊長說:“這份保證書我不能簽,我隻是一個普通技術員,保證不了這些,要等領導決定。”

“那就沒辦法了。”趙隊長對這個結果不意外,也不生氣。劉師傅仍在等他的直系領導馮經理的電話。

又等了大半個小時,我看劉師傅那邊也還沒有動靜,便過去問問。劉師傅說:“剛剛打了電話,沒人接,發短信也沒回。要不你再打個電話問問?”

我撥通了馮經理的電話,詢問他們是否商量出了結果。

“結果已經有了,就是給他們寫份保證書嘛。”馮經理的語氣顯得很放松。

“誰來寫啊?”我問。

“當然是你們技術部來寫了,是你們造出來的車老出毛病,和我們售後又沒關系。”馮經理覺得我的問題有些多餘。

“我們領導說了,這份保證書我沒有資格寫,要等領導決定。”馮經理畢竟是上司,我還是選擇了溫婉的措辭。

“那就是你們的事了,反正我們的工作已經做完了。”馮經理似乎并不關心事情的後續進展。

我們一直等到下午五點,領導們仍然沒有拿出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一直在相互扯皮。就這樣,我們拿着新到的零件,在寒風中苦苦等待了一下午,最終連生态園的門都沒有進去,隻能先回去了。

我在西安又待了幾天,公司那邊仍然沒有明确的指示。眼看着馬上就要元旦了,楊組長隻能讓我先回去。我給劉師傅打電話說了這事,然後就帶着仍然一片空白的記錄本,在16年的年末,回到了公司。

6

公司的運營一切正常,楊組長和各位同事,也都在各自忙碌着,似乎讓我在西安焦急等待的修車風波,在他們眼裡根本不算事兒。我給楊組長簡單彙報了事情的經過,楊組長“嗯”了幾聲,點點頭,就結束了。

晚上回到宿舍,小徐和老齊都在。小徐問我:“怎麼樣,車修好了嗎?”

看到我搖頭,小徐又說:“前幾天我們組的人也去上海了,賣給迪斯尼樂園的一輛環衛車出了故障,好像也沒有修好。還有啊,最近下面的幾家零件供應商也經常扯皮,零件規格已經改了,圖紙都給他們發過去了,結果送來的貨還是原樣,問他們原因,就說是庫存,你說一個幾十人的小廠,哪來那麼多庫存?”

我說:“不是說公司已經和這些供應商合作好多年了嗎,估計其中沾親帶故的關系不少,盤根錯節的。”

小徐問老齊:“新廠那邊怎麼樣了?”

老齊:“生産線已經開始建設了,估計年後就能投産了。”

小徐仍然繼續說着剛才的話題:“采購部的那幫人估計油水沒少撈。”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6

建設中的新廠生産線

公司要進行制度革新和技術改進,很多老員工覺得升職無望,都開始另找下家了。留下來的,大多指望着能在新廠混上個一官半職。

新廠的投資規模相當大,和老廠幾乎相當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公司的經營重心,會逐漸傾斜到新廠那邊。

老廠的發展遇到瓶頸的明顯特征,就是客戶的投訴明顯增多,而各部門都在忙着撇清責任。從技術部開始改進産品,變更圖紙開始,就要和零件供應商,生産部不斷地扯皮,他們仍然固執地使用以前的标準,借口說精度提高設備跟不上,工人們不喜歡繁瑣的操作,都是怎麼省事怎麼來。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7

半島酒店中的熱鬧年會

公司的年會在市中心一家半島酒店舉行,會上董事長做了講話,氣氛相當熱烈,各位領導也是把酒痛飲,相談甚歡。

元旦過後第一天上班,公司就開始風起雲湧,客戶的投訴依然源源不斷,西安那邊的事也在等回複,李總堅持要全額退款。李總所在的集團是公司的大客戶,有可能在17年生态園完全建成時繼續從公司購買大量新車,誰都不敢得罪他,但是也沒有人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因為同一批次賣往其他地方的車也或多或少出現了輪胎磨損問題。認下這一個,就等于認下了全部。

領導們現在是能拖就拖,能哄就哄,想等着新廠那邊的人事定下來後再說,大家似乎也沒有心情查找當年的出場紀錄,從源頭上調查是哪個部門的責任。

我私下裡問過一位公司前輩,他告訴我最大的可能就是支撐架某一批次的尺寸不合格,但是供應商把東西送過來後我們沒有仔細檢查,工人安裝時也沒有在意,能裝上就行,出廠試行時也能正常行駛,但是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出現故障後維修人員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導緻故障反複出現。

我問:“既然這樣猜測為什麼不找出當時的采購記錄呢?”

前輩無奈地笑了笑,說:“采購部門的人大多和領導沾親帶故,那位供應商也是公司的常年合作對象,聽說是陳副總的親戚,誰願意上趕着找倒黴啊。”

7

李總是個暴脾氣的人,他堅決不同意這件事拖到年後解決,一直往公司裡打電話,惹得領導們再一次開會讨論這件事,大家都在抱怨李總不通情理,過完年再解決不行嗎?

不知誰說了一句:“當時你們技術部派去的人就應該把保證書寫了,車修好了至少能把年前這段時間撐過去,不至于搞得大家連個年都過不好。”

秦經理對這話很不以為然:“責任還沒搞清楚是誰的呢,憑什麼讓我們來寫這保證書?萬一我們寫了,維修人員根本修不好車怎麼辦?”

馮經理回道:“老劉都修過好幾次了,怎麼會修不好?”

秦經理立馬回道:“那修好之後再壞,就是我們的責任了?”

馮經理小聲嘀咕說:“本來就是你們的責任嘛。”

主持會議的陳副總看大家要陷入争吵,連忙打圓場說:“大家都是為了公司嘛。不過馮經理說得再理,你們技術部怎麼派了一個新人過去,真不會辦事。他在西安待了一個多星期,什麼事也沒做成。”

最後還是在西安的老劉趕在放年假前去生态園把車修好了,而關于保證書的處理,則讓我大跌眼鏡。李總他們确實得到了一份保證書,由保安隊趙隊長起草,下面,還有我的簽名和日期。這些當然是僞裝的,反正隻是要糊弄一下幕後的領導而已。

事情解決後李總也像變了個人,解釋說要保證書是幕後大老闆的吩咐,他也隻是奉命行事,說以後要繼續合作。

他喜氣洋洋地參加了我們公司舉行的經銷商大會,還一口氣訂購了二十輛新車,這讓銷售部的周經理樂得合不攏嘴。同事們私下裡說:“李總這是變着法的要回扣呢,估計這次胃口不小。”

另一個說:“管他呢,反正羊毛還從羊身上出。”

銷售部獲得了一個大訂單,還撇清了責任,當然開心了,但是技術部就沒那麼幸運了。

以西安這件事為導火索,其他客戶的投訴也把矛頭對準了技術部,這讓秦經理到處滅火,忙得焦頭爛額。此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技術部的一位同事正在積極尋找新工作,在招聘網站上投簡曆,碰巧這家公司負責招聘的人和金總認識,在一次聊天中把這件事透漏給了金總,金總又把這事說給了秦經理,秦經理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辦,畢竟員工還沒有正式提出辭職。

8

公司在新廠的總投資超過了十億元,第一期投資就将近五個億,包括租用廠房、購買設備、新建辦公樓和員工宿舍、招攬人才等,所以現在老廠還不能垮,需要保持一定的造血能力,來幫助新廠走向正軌。計劃是今年六月份新廠投産,然後用兩到三年的時間發展壯大。

到時候老廠的命運,應該是逐漸和新廠合并到一起。準确地說,是新廠兼并了老廠。

這時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在這次公司的重大變革中,誰能調任到新廠,說明他很受器重。相反如果你一直待在老廠,說明你的職業生涯基本到頭了。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8

氣派的新廠

在年後的新廠領導任命中,技術部大多留守原位,僅是每組抽調了一兩個骨幹員工去了新廠,金總也調到了新廠當技術部經理。

另外陳副總兼任了新廠總經理,蔣經理升任為新廠常務副總經理,銷售部的老周也被平調過去,再加上老廠抽調過去的骨幹員工,從其他公司挖來的技術員和管理人員,新招的工人,新廠一步步走上正軌。

我本來并沒有對這件事往心裡去,領導間的權鬥和我這種職場新人又沒什麼關系。但是公司裡的氣氛感覺更加壓抑了,幾乎聞到了一種混日子的味道,以前隻是普通員工應付工作,現在這種狀态開始蔓延到了部門領導身上。

在年前金總視察車間時提出的那些問題,有些得到了解決,有些問題依然存在,關于電車頂棚支架的配合問題,我一直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案,車間裡的工人仍然在手工擴孔,而楊組長似乎也忘了這件事。

新的問題在不斷地湧現,大家都在忙碌着,但是電車的故障率并沒有明顯的改善,客戶的投訴依然是源源不斷,大家似乎對這種情況早已習以為常了。

唐總應該也注意到了這種情況,在随後召開的工作大會上,唐總允諾,在今年年末如果公司能完成5億元的銷售目标,将獎勵給整個技術部50萬元的年終獎。

公司按照去年各個車型的銷售情況,把5億元的目标按比例分給了負責不同車型的各個技術小組。占比最大的是觀光車組,幾乎占到了一半,我們小組得到的銷售指标是一個億。

唐總應該是看到了公司各個部門間存在隔閡,想要使不同部門的員工緊密合作,而不是相互推诿。

技術部的員工一向是拿死工資的,工作上隻要不出纰漏就行,員工們都擔心做得多錯得多,反正做好了也沒獎勵,公司賣掉的車再多,也和自己沒有關系,但是如果賣出去的車出了問題,追究起責任來,誰都跑不掉。

有一回一批車的座椅用錯了材料,導緻每輛車的成本增加了好幾千,客戶當然沒說什麼,但是公司可不能就這樣算了,從上到下追究了好幾個部門數十位員工,直接責任人被罰款一萬元。

另外唐總還花高價從奇瑞汽車廠請來一位高級工程師,給技術部的所有員工授課。汽車的工藝比起電車來要複雜精細不少,但是同僚們并沒有對更高更好技術的追求,很多人聽得昏昏欲睡。秦經理對這種情況很不滿,在培訓間隙發了十多分鐘的火,但是并沒有起到什麼效果。

9

公司似乎又回到了從前的樣子,領導們一直在喊口号,打雞血,普通員工則覺得升遷無望。其中一部分開始謀劃着跳槽,剩下的則打卡上班,讓幹什麼幹什麼,能幹什麼幹什麼,如果分配的任務完成不了,就一拖再拖,拖不下去時就交給領導,大不了自己也和其他人一樣,跳槽走人,反正這裡的待遇也不算好。

與此同時,也有大量的新員工加入進來,公司依然能夠正常運轉。

如何從事電動汽車行業(在電動汽車廠的180天)9

每周車間工人動員會

我不喜歡這種工作壓在手上卻解決不了的感覺,覺得自己繼續待下去也會和周圍人一樣,年紀輕輕就被磨掉了銳氣,而且在這裡能學到的東西也是有限的,我們廠的技術水平和汽車廠等大型車廠差距也相當大,這從幾天前奇瑞汽車廠高級工程師的授課中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技術、對工藝的要求要比我們高出好幾個等級,人家使用的設備有很多我們都沒有見過。

我對機械這行并沒有很深的感情,幹這行也僅僅是因為讀大學時選了這個專業,當我開始思考往後的人生道路時,尤其是繼續待在這家公司,我是否能忍受這種瑣事繁多、工資不高,很難接觸到最先進的行業技術來提升自己的工作。在即将要面對的買房定居、結婚生子的壓力下,這份工作能否幫我解決這些問題。

種種原因促使我遞交了辭呈,準備回老家發展。楊組長和秦經理什麼也沒問,都痛快地批準了,我便離開了這個僅待了半年多的地方。在我辭職後不久,室友小徐和另一位剛入職不到半年的同事小呂也先後辭職了,另外老齊去了新廠,不再兩頭跑了。至此,原來的宿舍裡全都換成了新員工,曾經建立的室友微信群也解散了。

(文/李永來,本文系“人間故事鋪”獨家首發,享有獨家版權授權,任何第三方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将依法追究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