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創的在活體内工作的“DNA納米機器人”,能夠在血液中運行,識别腫瘤細胞,高效完成定點藥物輸運,從而抑制癌細胞生長、殺死癌細胞;或改變癌細胞生長微環境,降毒增效,極大降低癌症緻死現象,被認為是人類與癌症鬥争的全新方向。
研究顯示,21世紀以來,全球960個最顯著的科研方向中,89%與納米科技有關。這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技術領域,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廣東衛視紀錄片式高端訪談節目《鄧璐時間》第三季“發現傳奇”,将于12月5日22:00播出雙語主持人鄧璐博士深度對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廣納院院長趙宇亮。
什麼樣才是卓越的科技創新革命引領者?在趙宇亮看來,思想沒有被格式化的人,行為沒有被同步化的人,認知沒有被标準化的人,情懷沒有被世俗化的人,就是可以颠覆世界的人。
1989年,趙宇亮赴日本求學,先後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後,與研究組共同發現元素周期表中第113号新元素Nh。
然而當時納米科技在中國還是懵懂起步的領域,尤其納米毒理學幾近空白。對此現象深感擔憂的趙宇亮,毅然從核物理“跨界”研究納米科技,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實驗室,在“小而美”的納米世界追逐科技強國的夢想。
多年後,趙宇亮将自己的心路曆程融入到《納米之歌》中,并緻力于向大衆科普納米。他認為“科學家最應該做科普,這是給未來的禮物。”
在趙宇亮等一衆科學家不懈努力之下,如今的納米科學研究不僅在推動各基礎科學進步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更與我們未來生活息息相關,如人工智能核心元件——智能傳感器,就依賴于高靈敏納米材料。
節目中,主持人鄧璐來到位于廣州黃埔的“中國納米谷”,見證中國納米創新産業鍊現狀,觸碰納米科技先進研究成果。
多年來,趙宇亮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将納米新領域的知識體系化。他們首創了第一個能夠在活體内工作的“DNA納米機器人”,在2018年被美國《科學家》雜志評為“重大技術突破”,入選了2019年十大中國科學進展,并于同年被MIT評為“腫瘤領域的十大突破”。
“納米機器人”如何用于醫學治療?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國納米技術的未來将走向何方?
審讀:譚錄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