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官方給田園治愈劇《去有風的地方》劇組寫感謝信的事,這幾天在網上被刷屏了。在這封感謝信中,大理方面認為這部劇讓廣大觀衆認識大理、愛上大理并走向大理,為大理文旅複蘇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看過信之後,網友們一方面對大理這種比較開明、很接地氣的做法表示欣賞,另一方面則對《有風》這部劇好感倍增,幾位主演的劇迷們心中甚至充滿了一種自豪感,認為這就是這部劇最大的意義所在。
有意義的事其實早已發生。
如果說大理方面是“知恩圖報”的話,那麼實際上《有風》劇組也沒閑着,更沒有失禮,而是聯動上了。在此之前,攝制組就率先向此次諸多取景地中的一個管轄地贈送錦旗表達感謝之情,這波行動可謂誠意滿滿。
而且攝制組這一送就是16個單位,總共送出16面紅燦燦的錦旗。你說這大手筆整的,那叫一個大方、周到。
大家可能已經從這些錦旗裡的字眼看到了,此次《有風》劇組特意感謝的是大理雲龍縣的各個職能部門和單位。之所以被感謝,是因為《有風》裡謝之遙的那個馬場,就是在雲龍縣境内的天燈海坪村搭的景、取的景,而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當地各部門單位都給予了劇組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幫助。
大喇叭之前就介紹過,位于雲龍苗尾鄉的天燈海坪是一個傈僳族傳統村落,這裡首先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濃郁的節慶氛圍,然後有幹淨的山水以及翠綠的高山牧場,因此雖然距離大理壩子200多公裡,轉場諸多不便,但《有風》劇組還是“一見鐘情”,堅持選擇它作為拍攝地之一。這可以說既是這個地方本身的魅力所在,也是當地人的熱情和真誠所緻。
在這裡大喇叭想說的是,無論是大理方面給《有風》寫感謝信,還是《有風》劇組給取景地方面送錦旗,都是在遵循中華民族的美德,那就是投桃報李、禮尚往來。但願這樣的美事時常發生,讓我們在熒屏裡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或一部電影,還有戲外的一段段佳話。(文/圖部分素材來自于“雲龍關注”,其餘均來自于網絡)
#去有風的地方##大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