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生發,草木知春
四季流轉,春夏秋冬
年幼認字時,
“木”是最早寫會的漢字之一
木是象形字
上部是樹枝
中部是樹幹
下部是樹根
橫、豎、撇、捺
四筆寫下,生機盎然
又是一年草長莺飛三月天
植樹節不僅是種下一棵樹苗
更是在心中播種希望
所謂春風十裡
不及心中對那片綠的敬意
藏山與“樹君子”的前世今生
藏山作為一座雄偉瑰麗的名山
不僅曆史文化悠久
同時也是許多珍貴植物的“栖息地”
任意一種植物
都與藏山有着不一樣的情愫~
龍鳳松
藏山有個著名的景點叫龍鳳松,又名迎賓松。龍松盤曲,落架南北,将遊客引入藏山神祠。鳳松安然,栖息東南,将遊客引入蓮花寺。2600多年來,龍鳳二松沐風栉雨,向一對忠誠的守護神,一直守望着藏孤育孤的這片熱土,所謂龍鳳松守千年義。
藏山之種樹能手
話說趙武被封為“靈感大王”後,見藏山北峰崖幹壁燥,不長草木,就張榜告示:誰能在北峰懸崖上種出樹來,就封他為:“植樹大王”!後來寒号鳥揭去告示,每天攀岩爬壁,采集柏籽,撒播于山峰岩隙之中,百年之後,崖壁果然長出了如今您看到的這些郁郁蔥蔥的柏樹,此後寒号鳥便成為了藏山的植樹大王、綠化功臣。
清代翰林院的王珻老先生感慨這一奇景,不禁留下一副上聯: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為柴。把下聯留給了後人,您能接下聯嗎?歡迎文末留言。
藏山之千古榆抱槐
藏山古祠邊還長着一棵榆槐合抱的蒼天大樹,槐樹早已幹枯,榆樹卻還緊緊懷抱槐樹,生機勃勃,枝繁葉茂。據專家推算,此樹的樹齡至少有1000多年,取名“千古榆抱槐”,并且列入了山西名樹之一。
藏山之護孤大王松
這棵育孤松,樹高20多米,直徑1.5米,樹幹茂盛,蒼勁挺拔。傳說,程嬰、趙武隐居期間,為鼓勵趙武刻苦學習,專門栽種此樹。每當趙武學習懈怠時,程嬰總要把他帶到樹前,讓他以松為師,反躬自省,學習松樹紮根于岩石之間,沐浴于風雨之中,不畏嚴寒,堅忍挺拔的品格。趙武終成國家棟梁。歲月的年輪記錄了趙武從隐居避難到平冤昭雪的人生巨變,而這棵松樹直到2600後的今天,依然忠誠的守衛在靈感大王--趙武的身邊,所以被稱為“護孤大王松”。
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藏山的每一輩人就是秉承這樣的先訓
默默守護着這座千年名山
同時藏山也是踐行環保的先行者
在大清道光八年三村公
立了“嚴禁山林條約”
可見在300多年前
藏山就已經有了環保的意識
并為此立法
這也是藏山值得驕傲的地方
關于藏山與“樹君子”的前世今生還有好多
山中的每一抹綠都有着屬于他們的故事...
在這樣春意盎然的日子
不妨走出室外
來藏山約個小會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