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牛的小故事或傳說

關于牛的小故事或傳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4:06:29

虎與牛,這對自然界中的猛獸與獵物,卻在一件有近3000年曆史的文物上“和諧相處”。在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周晚期青銅器牛尊以牛之口舌為流,其身立一“萌”虎為蓋,既莊重大氣又意趣盎然。

這件牛尊1967年出土于陝西省寶雞市。寶雞是周文化的發祥地,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遷徙到岐山下的周原,建立了周王朝早期的國家組織。這件文物正發現于寶雞市岐山縣賀家村的一個窖藏坑中,這一區域也是周原遺址的中心。

關于牛的小故事或傳說(聽文物講故事牛年說牛)1

這是展陳于陝西曆史博物館的牛尊。 新華社記者楊一苗 攝

牛尊通高24厘米、長38厘米、腹深10.7厘米。整體形象為一頭身軀渾圓壯實、四足粗壯有力的牛。古人在設計這件牛尊時構思精巧:牛嘴微張,輕吐舌頭,這裡正是青銅尊的倒酒處——流。牛尾彎曲下垂,末端與牛身相連,便成了尊的把手。

關于牛的小故事或傳說(聽文物講故事牛年說牛)2

這是展陳于陝西曆史博物館的牛尊。 新華社記者楊一苗 攝

據陝西曆史博物館藏品管理部主任賀達炘介紹,我國對青銅器的制造與使用始于4000多年前,興盛于商代及西周時期。不同時期的青銅器有着鮮明的裝飾風格,比如商代青銅器紋飾通常獰厲而神秘。通觀這件西周晚期的作品,牛身腹背及足部滿飾華美流暢的雲紋和夔龍紋,以莊重大氣的藝術美感見長。從牛角形狀及牛的體态判斷,這可能是一頭水牛。

最為别緻的是牛尊的器蓋,牛背上開一方口為蓋,蓋鈕為一立虎,蓋與牛背以環鈕相連,可随意開啟而不脫落。細看這隻老虎,身體微躬、立耳垂尾,身上疏疏落落刻着幾道斑紋。小老虎“萌”态可掬的樣子,又為這件文物增加了不少趣味。

關于牛的小故事或傳說(聽文物講故事牛年說牛)3

牛尊上的小老虎“萌”态可掬。新華社記者楊一苗 攝

老虎為什麼會站在牛身上呢?賀達炘說,在青銅器中,動物造型的尊并不鮮見,這是因為在我國曆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動物被認為是人與神靈之間溝通交流的媒介,因而常作為祭品進行獻祭,一些部族還會将虎、鳥、象等動物作為圖騰。這件器物上牛與虎的組合,可能代表着部族間的聯合,也可能具有特别的巫術含義,其具體含義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來發現。

在我國,人與牛的淵源可以上溯至數千年前。自史前的岩畫與彩陶開始,我國各個時期的曆史文化遺存中,幾乎都可以找到牛的形象。從史前捕食野牛,到馴化飼養,再到将牛作為财産象征之一和以牛為農耕文化的主要生産工具,牛一直在人類社會進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賀達炘說,從古至今,牛的實用功能在不斷發生變化,今天當人們提到牛時,更多會聯想到吃苦耐勞的品質和甘于奉獻的精神。牛的功能與意象之變,正是人類從為了生存而征服自然,再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

記者:楊一苗

來源: 新華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