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男女之間,一段感情的開始,往往是一方先主動,然後才會有後來的故事。
但是,先主動的一方,似乎在感情中不占優勢。
随着時間的推遲,不得不一直示弱,而另一個人,在感情中主動權或許更多一些。
所謂的先動心的人總是卑微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作馬太效應。
在愛情中,自然是沒有世俗上所講的強弱之分。
但男女交往中,總會有主動的一方和被動接受的一方,此時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就會陷入馬太效應。
男女感情中的馬太效應,應當這樣理解:
先動心的人往往付出得更多一些,後動心的人,樂意一直被偏愛。
在這種相處模式下,一直處于付出的一方,隻會變得越來越卑微,難以從這段感情中獲得幸福感。
然而,愛情應當是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東西。
倘若一段感情并非讓人幸福,反而讓人筋疲力盡,那這份感情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的确,男女交往,容易陷入馬太效應。
但同樣,人們也可以及時止損,結束不公正的感情。
02.
擺脫馬太效應,人們要學會及時按下暫停鍵。
愛情是雙向奔赴的一段旅程。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陷入馬太效應,一方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對方的附屬品;
委屈自己以求得對方的開心,那這段感情是陷入扭曲狀态的。
這個時候,人們要學會及時按下暫停鍵。
有些人,因為戀戀不舍而不願放手;
但如果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最後,迎接自己的隻能是萬丈深淵。
與其越陷越深,不如及時按下暫停鍵,告别不合适的人,才能遇到自己的命中注定。
能夠走到一起的兩個人,應當是共同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這段感情是勢均力敵的。
即使及時依靠着感性堅持了一段路,最後也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
那倒不如及時暫停,等待對的那個人的到來。
擺脫馬太效應,不在于旁人說了多少至理名言;
重要的是,自己能認識到這段感情是不合适的,長久發展下去必然會分道揚镳。
當斷就斷的按下暫停鍵,尋找自己的新生活,這樣,才能擺脫馬太效應。
自己主動、及時的暫停,才能夠走上新的路。
03.
克服愛情中的馬太效應,無論男女,都要先愛自己。
男女交往中的馬太效應,本質上是人們對對方的愛超過了愛自己,把自己處于卑微的一端。
愛情的天平,如果先被壓上了卑微;
那麼它将永遠都不會平衡,直到人們開始珍惜自己。
即使是墜入愛河的人,也應當有自己的生活,也應當不斷地打磨着自己這塊璞玉。
打磨目的不是為了吸引旁人,而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不斷的專注于自我;
個人魅力的散發同樣實現,愛人也會不自覺地被吸引。
馬太效應也随着兩個人的彼此吸引而消失。
一味地付出的人,很容易就會陷入馬太效應的漩渦。
所以,想要克服感情中的馬太效應,就從愛自己開始。
當一個人把自己打磨成為一塊兒璞玉的時候,自然不會在感情中再次卑微。
04.
感情,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兩個人共同的劇目。
這場劇目能否長久的出演下去,靠的是兩個人共同的付出,少了任何一個人的參與都不可以。
也有人說,愛情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事情,先主動的人注定要付出的多一點。
其實,并不是這樣,愛情的開始的确需要一個人先主動。
但是倘若沒有回應,一腔熱血也會被潑了冷水。
一段美好的感情,應當是一方先主動,繼而另一個人給予回應,攜手走下去的過程。
男女交往,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馬太效應的陷阱,不必為此而殚精竭慮。
給自己一個新機會,好好打磨自己。
總會有一個人和你磁場相吸,也總會有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默默的等着自己的到來。
男女交往,萬萬不可陷入馬太效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