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發現,這幾天朋友圈的步數排名中靠前的那些人,不是醫護工作者,就一定是你身邊的社區工作人員。他們是網格員、樓棟長,或者是社區志願者等等。
他們,也從黎明到夜深,腳步匆匆,不曾停歇。
當你在家中過年時,他們一戶戶排查走訪、宣傳登記、隔離保障……他們是普通人,有子女、有父母、有兄妹,然而疫情就是命令,為了最大程度防止疫情擴大,他們放棄休假,每天走訪排查幾百戶人,奔走在防疫一線,正因為他們不分晝夜地奔波與堅持,才讓這座城市安心入眠。
他們,也是疫情抗擊一線最可愛的人!
紅星新聞所記錄的,是30多萬成都社區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在他們身後,一個個社區工作者現在依舊奔波在崗位上,此時,給他們道一聲,“辛苦了!”
① 朋友圈走紅的 “敲門”手
↑彭放的“敲門”手在朋友圈走紅
大年初一,在成華區保和街道工作了30年的彭放,從32層的單元樓樓頂,一層一層,一戶一戶往下排查。回到社區,他的手引來了同事們的圍觀:除了大小拇指,其餘三根手指關節上明顯變黑了,食指上還有點破皮。彭放說;“因為大多數住戶不在家,原本隻需要敲門三下,常常需要反複多次敲門确認。”有同事拍下這雙手發了朋友圈,他也在朋友圈走紅了。
②“睡一會兒吧”
↑“睡一會兒吧”
在武侯區機投街道九金社區,社區隻有19人,但要排查近萬戶。有時忙起來,沒辦法吃飯,一桶泡面就解決了。中午時分,大家坐在椅子上、躺在沙發上,就睡着了……
③網格員夫妻檔
↑一家人團年飯都沒吃上
彭家俊是萬年場街道雙慶路社區的一名網格員,而他的老婆唐秀瓊,是另一個社區的網格員,從大年三十開始就沒有休息過。一家人團年飯都沒吃上。
正月初三,彭家俊快90歲的父親因身體不适住進醫院,隻能讓孫子照顧。老父親躺在病床上說:“兒子兒媳工作要緊,他們工作忙,團年飯随便哪天吃都可以。”
④敲門敲到破皮
↑他們的手
成華區46歲的網格員丁勇、64歲的居民志願者薛漢英的手,在排查中敲門敲到破皮,但他們依舊在堅持。令人心疼。
⑤準媽媽,好榜樣
↑準媽媽堅守崗位
“阿姨,最近有沒有去過湖北,有沒有和武漢方向的人接觸過?”這是網格員雷春梅最近幾天說得最多的幾句話。雷春梅是一名懷孕14周的準媽媽,疫情來臨,她卻一直堅守工作崗位。
一人的逆行,兩人在行走,網格員準媽媽,用實際行動給即将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樹立最好的榜樣。
⑥一天走了43436步
↑在社區,他們天天遠足
朋友圈步數榜首的“民哥”,是成都高新區合作街道獨柏社區巡邏隊隊長曾錫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派出所民警一起巡邏,“看到聚集打牌的,當場勸散。”
連日來,他以超過4萬的步數碾壓全場。暴走耗體力,他會随身帶着水壺,每天喝上四五壺熱水。他說,晚上到家從腳底到小腿肚又酸又麻,隻有泡完腳才稍稍好點。“确實有點累。”曾錫民笑着說,“但睡一覺就好了,第二天繼續開整!”
⑦給體溫槍縫件棉襖
↑貢獻一點力量
青羊區府南金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為乘客測量體溫時,由于天氣寒冷,加上每天使用的次數較多,體溫槍開始“罷工”。“會不會是太冷了?”于是,工作組李鳳仙醫生的母親拿出一條嶄新的棉褲,給體溫槍縫了一件“棉襖”。體溫槍放到“棉襖”裡捂一會兒,又能用了。
李鳳仙醫生說,等這陣忙完了,她再給母親買一條新棉褲。
⑧“疫情過去,就和男友扯證”
↑本來要飛貴州談婚事
“今年春節本來是去貴州和男朋友的家人談婚事的,沒想到緊急回來上班,婚事也沒來得及談。”不過,張雨晴說,她爸媽被她留在那邊談婚事。
今年27歲的她是成華區三街坊社區的一名網格員。今年春節,本應該在男朋友老家貴州商量婚事,但因疫情原因,她正月初一就回到了崗位,參與社區摸排工作。“婚事,來日方長嘛,現在主要是把抗疫工作做好,疫情過去了,再跟男朋友扯證。”
⑨辦了離職還是回到崗位
↑第一時間重回崗位
春節前一周,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的工作人員韓潇就已辦好離職手續,本打算過完年就到新單位上班。但自疫情發生以來,大年初一韓潇就放棄休假,作為第一批返崗人員,義無反顧地回到崗位。
作為90後,韓潇說:“盡管我要離開這個崗位了,但是我知道現在這個崗位需要我。”
⑩每天工作近17小時
↑開展摸排
“今天我家隻需要一棵白菜,我家需要一斤五花肉……”從早上9點開始,成都新都區斑竹園街道大江社區主任陳文銀的手機就響個不停,從大年三十開始,社區就組織工作人員給居家隔離的居民買菜。
陳文銀說,從臘月二十九全面啟動疫情防控工作開始,“當天,社區就立即開展摸排工作,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淩晨兩點多。這幾天都是早上8點開始工作,晚上一點多才結束。”
陳文銀說:“沒有全部摸排完前,總是睡不着覺,怕遺漏了傳染源。”
⑪“疫買團”幫大家跑腿
↑幫大家跑腿買菜
“他們人那麼少,還要做好服務太不容易了……”2月3日,居民李小勇看着小區裡兩手提菜的“疫買團”成員感慨說。
為防止疫情擴散,成都武侯區紅牌樓街道龍騰社區工作人員成立6人“疫買團”。他們每天上門為居家觀察人員測量體溫、進行心理疏導,為他們購買生活物資、為大家送藥、送口罩。
⑫一封請戰信
↑劉元生的請戰信
在成都市錦江區,一張請戰信張貼在牛市口街道水碾河路南社區辦公室大門上。“我是路南社區一個普通退休黨員,此次全國性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自願申請加入社區疫情防控行動!請書記批準。”
這封請戰信來自原新光印染廠的退休黨員劉元生,他今年已經65歲。劉元生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老黨員,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的兒子在南京,他也參與到了抗擊疫情的志願服務當中,我們一起努力,相信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這些都是社區基層人員,也是這座城市安穩度過疫情的有力保障。在此,也向全成都的居民朋友提出倡議:如有政府、社區工作人員、醫務人員不分時間地詢問你的情況,也請你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
為了控制疫情,他們舍棄了與家人的團聚時間,不分晝夜地默默付出,讓我們一起努力,盡快争取這場“戰疫”的勝利!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綜合整理報道
編輯 于曼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