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18:35:38

藏在杜甫詩裡的古鎮群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1

文/ 唐 櫻

(唐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湖南省兒童文學學會副會長、長沙市作家協會主席。1981年,發表處女作《滴翠的連理枝》至今已發表出版三百多萬字。其中長篇小說《阿鷹》獲國家圖書獎,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長篇小說《男生跳跳》榮獲首屆張天翼兒童文學獎等)

(一)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2

“過喬口,入湘江咯!”艄公厚重的喊叫聲,驚起覓食的水鳥。杜甫站在船頭,袍襟在風中輕擺,他笑了,濃郁的湘音觸碰到了他那被苦難深藏的笑點。他望着這個叫喬口的古鎮。喬口古鎮被洞庭湖、湘江、團頭湖圍着,三面環水,是湘江流域海拔最低的地方,是船運好碼頭。“長沙十萬戶,喬口八千家”,也是商賈雲集的好地方。這時一條小漁船靠近過來:“老先生,買魚吧!新鮮的,才從江裡撈上來的。”那漁民說着提起魚兒亮相。風大!杜甫聽不清那漁民說什麼。風告訴他,看!這魚多美呀!杜甫沒有看魚,掉頭去望着風去的方向,那是家鄉的方向。船載着他面北的身體往南行駛着。他希望風一直就這麼任性地刮着,把他的牽挂和想念,千裡萬裡,挾着塵土、草屑,過長江,過黃河,刮到汴梁,刮到長安。河灘的小草舞動着整個黃昏,一頭吃草的牛披一身金黃俯首咀嚼生命的香味,偶爾地仰天一哞,也是對自己的贊美!杜甫擡頭仰望湘江的上空,想起了歐陽詢。漁民告訴他,一代儒家歐陽詢的故裡就在離湘江不遠處的書堂山。

杜甫對漁民說,後人隻曉得他是一位曆經三朝的大書法家,楷書的創始人。他設計創制的錢币“開元通寶”,開啟了現代貨币十進制的先河,改變了唐以前的币制體系,以重量為定制的“量名錢”體系,是貨币史上的裡程碑。他還是一位教育家,著有《用筆論》、《三十六法》等。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3

漁民見此人如此敬重歐陽詢很是感動,捉起兩條鮮魚跳上杜甫的船送給杜甫。漁民還自稱自己的家離書聖人故裡不遠,于是給杜甫說起書聖人故裡的事兒!這時,有一女子提着一壺酒,端着一碗弄好的小魚仔,從小漁船裡出來,把酒和菜遞給正在興緻勃勃講述書堂山的男子。那男子告訴杜甫,這女子是他堂客名叫阿好,是土生土長的喬口古鎮人,她們家從爺爺的爺爺開始,做飯菜的手藝就在當地小有名氣。阿好耳濡目染也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燒魚,更是一絕。當地的多種魚,她樣樣會做。男子很得意很自豪地介紹說,還湊近杜甫耳邊悄悄透露燒魚的訣竅:魚背煎到金黃時,焖點水,同時放入辣椒、姜等佐料,焖幹,魚出油就可出鍋,味道好極了。男子要杜甫先嘗嘗,杜甫抿了一口酒,挾一條小魚入口,果真香酥脆嫩妙不可言!

杜甫面對熱情好客的漁民,他沒有多餘的散碎銀子買他的魚,吩咐家人取來筆墨紙硯,寫下一首詩送給漁民,算是回贈!據漁民的後人說,因為詩稿在船上不便保存,就賣給了一年一度來民間采詩的采詩官,得了一筆超過魚錢好多好多倍的錢!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4

三月前杜甫接朋友的邀約到潭州(長沙),落魄的他回不了故鄉,隻好去他鄉投奔朋友。一群水鳥輕輕掠過江面,并發出清脆的呼喚,誰能聽懂,這是另一種傾訴。無力的文字在硯台裡漸漸消瘦。天子的召喚,已如泥牛入海一般漂渺。杜甫不敢細數離都的日子,鏽迹斑駁的風鈴已搖不動過往的歲月。昔日長安的友人已不再追問歸期,曾與他對盞的空樽,盛着滿滿的一輪瘦月,漂泊在異鄉的江面上。他曾是友人醉眼中的大才子。可是,今夜友人夢中抱暖着他自己的如意。日子碎片了,又圓滿了,圓滿了,又散碎!

隔着時空隧道,我不知道自己了解杜甫有多少。但有一點可以确定,杜甫絕對不知道相隔千年時空隧道裡有一個我的存在,他的鐵杆粉絲。我從喬口追随他一路沿湘江南下。我看得見他,他是無法瞧見我的。時空的設計,人可以回望曆史但無法望遠和感知未來。命運的驅使讓杜老先生來到這天邊之南的潭州,然而又被人們稱作為“屈賈之鄉”,它是屈原、賈誼一生當中最糾結的地方。此地除冬天徹骨的寒冷外還蕩漾一抹悲壯、憂郁的色彩,以及讀書人骨子裡那種濃濃的參政,修身、格物、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這也許就是湖湘文化的底子吧。杜甫早已感受到了,湖湘大地彌漫着一股他熟悉親切的氣息!他仿佛感覺自己的靈魂有了歸宿之地。每一個人心中都駐着一條河流,冥冥之中湘江就是杜甫心中駐着的那條河吧!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5

你是誰?杜甫仿佛看到了我。

我是一個尋夢者。

我告訴杜老先生。那一年,我尋到了屈原,那個披着江離和辟芷,把秋蘭連結成串挂在脖子上作裝飾的人,用心靈的語言贊頌唐堯虞舜、夏禹先賢;從骨子裡鄙視桀纣惡行,痛斥黨人、奸佞,絕不與之同流合污。常常深夜一個人在月色下的河邊仰望天空長歎:“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夢想:求繩墨與規矩之正道,甯死也不苟合求容。也常常悲歎自己生不逢時……他憤懑的情緒感染了天地萬物,百姓為他的遭遇而傷悲,馬兒也為他的懷才不遇傷心而駐足仰頭長嘯!河邊那柔軟清香的蕙草也無法揩抹掉他悲傷的淚水,傷心的淚珠透過蕙草依然滾滾落下打濕了他的衣襟。他仿佛感覺人生的信仰無法附着于生命,卻被無望的現實猛然抛入虛無缥缈的深淵,然而深淵的彼岸是那樣的遙不可及。他已找尋不到從前的自己,漁父告訴屈原你還有詩歌呀!在屈原心裡雖然有詩歌在,也無法存放飄忽的靈魂!人們常說的所謂的國家不幸詩家幸。悲傷、痛苦、離亂成就了詩歌,悲憤出詩人。詩,成了許多文人靈魂的栖息地。詩人們常常在詩歌裡寄托自己的政治抱負和平天下的浪漫主義思想。其實,屈原也不例外,他留下的藝術成就極高的就是氣勢恢宏的長詩《離騷》,他雖投了汨羅江。後人從他的詩歌裡尋找補給心靈的營養,卻從未從他結束生命的方式上作文章和思考。但有位外國學者,他說,人生命結束的方式有很多種,能自己決定自己生命終結的人必定是一個有擔當有氣魄的人。杜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杜老雖然失去官職不為朝廷所用,窮愁潦倒,但他依然憂心時勢,思念朝廷。這正是詩人無能為力的傷心糾結之處。他已經是一個落魄垂暮之人,瘦碩、病痛纏身,已經不是人們所熟知的那個豪情萬丈的詩人了,而是一個無法穩穩從船上走到岸上能把握自己的老人了。他喝着小酒感歎道: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打漁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誰,隻感覺這老頭是一個斯文人,跟文化人喝上酒還能搭上幾句腔是他的福氣。杜甫作揖表達感謝漁民的酒和魚說耽誤了他打漁的時光!漁民說,不然!何事太忙歇腳去,為時尚早談談心來。沒想到在這片天地裡,漁民說話很有意。這時從遠處傳來争吵聲,漁民告訴說,這是漁霸在收保護費。杜甫長長地歎了口氣,說:“陽世人間傷天害理皆由你,陰司地府古往今來放過誰!”漁民有些愁怅地點點頭,愁眉地端起酒杯一口喝下,感歎說,跟大自然讨生活雖然艱辛但還快樂自由!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6

杜甫點點頭,看着岸邊的喬口古鎮,情不自禁地吟唱起來:“漠漠舊京遠,遲遲歸路賒。殘年傍水國,落日對春華。樹蜜早蜂亂,江泥輕燕斜。賈生骨已朽,凄恻近長沙。”

杜甫吟唱完,擡頭望望天邊。漁民聽完吟唱很激動,說,這首詩可否寫下送與他。杜甫吩咐家人擺好筆墨紙,揮毫潑墨,一首《入喬口》産生了!漁民看着筆墨未幹的墨寶,從自家的船上搬來大米和酒菜放到杜甫的船上,算是禮尚往來了!杜甫還記得在長江裡遇大風不能行船的時候,上岸借宿在一個員外家裡三個月,留給員外一首詩作為報答,當時員外激動不已,又贈送好些食物和銀兩給杜甫,杜甫一家靠着這些才到達喬口。

杜甫捧起酒杯咕咚喝了一大口,然後孩子般得意地看着年輕的漁夫。

漁夫驚愕的表情已經使他滿足。他垂下眼,忽然歎了口氣,說:“人這輩子真不容易啊!”

(二)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7

杜甫以詩讨生活這一點是确切無疑的。

這個詩中的聖哲做夢也沒想到後人會把詩聖的桂冠鄭重地戴在了他的頭上。正如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海外的漢學家說:“杜甫完全能夠以他詩歌創作的偉大成就傲視萬邦”,可惜這一切都是杜甫不知道的。當時杜甫感覺的是:生活一天比一天艱苦,自己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弱,親朋好友的接濟一天比一天減少。艱苦的生活狀态和病弱的身體受盡幕府中官僚的無盡的嘲諷和冷漠。杜甫總是抱着一絲希望去拜訪他們,扶杖步行前去,狗眼看人低的仆人不肯傳達和通報。如果租一頂轎子,情況又不一樣了,哪來的錢去租一頂轎子雇幾個轎夫呢。杜甫在《秋日荊南述懷》裡寫了他當時窮困聊倒的生活:“苦搖求食尾,常曝報恩鰓;結舌防讒柄,探腸有禍胎。蒼茫步兵(阮籍)哭,展轉仲宣(王粲)哀;饑藉家家米,愁征處處杯。”杜甫感覺無路可走了,湘江的潭州是他最後的一絲希望。他在江陵南浦登船時,寫詩寄給鄭審說:“更欲投何處?飄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複江湖。社稷纏妖氣,幹戈送老儒。百年同棄物,萬國盡窮途。”這是詩人最最潦倒的自畫像,詩裡已經沒有了昔日高亢的聲音,有的隻是日暮窮途的哀聲歎氣!杜詩聖就是杜詩聖,自己的處境已經這樣艱難了,他依然沒有放棄詩人的最後底線:責任!入湘江經過洞庭湖,當他看到湖邊漁村的艱難生活情景,無限感慨哀嚎地寫下《歲晏行》:“歲雲暮矣多北風,潇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罟凍,莫徭射雁鳴桑弓。去年米貴阙軍食,今年米賤太傷農。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柚茅茨空。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況間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鐵和青銅。刻泥為之最易得,好惡不合長相蒙。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詩人作詩反映居江湖之遠人民的真實生活,希望這些反映人民疾苦的詩能到居廟堂之高的手上。詩人時時刻刻關心着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詩聖的地位是在人民心中自然形成的。他關心人民關注民生甚于對他自己和家人。記得那年,詩人自己的住房在自然災難中被毀滅了,但他想到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顔”,“誰能叩君門,下令減征賦”,這真是一個詩人“下痛民窮”的高尚情操和“上憫國難”的憂國憂民的思想。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8

這時一個漁民的船靠過來告訴說,這兩天江面會起風浪會有大暴雨,船最好到銅官附近避一避。杜甫望望天,然後看滔滔北去的江水,現在的他隻能順其自然,再也經不起半點摔打了。漁夫告訴他,趁天還沒起夜色,趕緊到銅官避一避。杜甫感覺很溫暖。站在遠處的我卻非常清楚地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神情蕭索、瘦骨嶙峋的詩人站在船頭迎着風的樣子。自古以來,詩人對國家的興衰總是特别敏感,詩人們總懷着一顆“戀阙”的赤子之心對待自己祖國的榮辱興衰!杜甫不知道他離世140年後,杜姓家裡又生出一個叫杜牧的大詩人,他有一句話很形象很生動概括從古到今的人類社會的政治史:“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詩人的這種覺悟,為詩人心靈深處的痛!雖然興亡乃人間常态,美好永遠在路上。世界各地的人類社會都有曆史的愁容和詩人心靈深處的痛!

杜甫的船靠近銅官港口已是深夜不見五指了!第二天,險情沒被解除,家裡人上岸買點東西看古鎮的熱鬧去了。每年開春,銅官古鎮都會舉行“請窯神”的活動。鑼鼓迎神,舞龍護送,上香叩拜……一系列的儀式莊重而熱鬧,寄托着大家的信仰和期盼。

杜甫站在船上想起昨晚上的情景又看着眼前的銅官鎮,忍不住筆墨揮灑書寫《銅官渚守風》:“不夜楚帆落,避風湘渚間。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燒山。早泊雲物晦,逆行波浪悭。飛來雙白鶴,過去杳難攀。”因為風雨的緣故,杜甫沒有下船看看銅官窯這“海上絲綢之路”。當時的銅官陶瓷就遠銷世界29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陶瓷文化傳播與交流的最大貢獻者之一。也是當時唐朝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9

風雨兼程困難太大,船行二宿至新康江口,北風來了!沿湘江逆水而上北風為順。杜甫喜泣而作《北風·新康江口信宿方行》:“春生南國瘴,氣待北風蘇。向晚霾殘日,初宵鼓大罏。爽攜卑濕地,聲拔洞庭湖。萬裡魚龍伏,三更鳥獸呼。滌除貪破浪,愁絕付摧枯。執熱沉沉在,淩寒往往須。且知寬病肺,不敢恨危途。再宿煩舟子,衰容問仆夫。今晨非盛怒,便道卻長驅。隐幾看帆席,雲山湧坐隅。”杜甫在新康并沒有上岸看看新康古鎮,是因為船到新康江口,吹起了北風,逆水行舟順風最難得,杜甫喜泣而作詩紀念,哪有閑心看風光。這由我來告訴他錯過的古鎮的大概模樣!新康是湘江流域的一個繁華古鎮。據史料記載,“新康”這個有着現代元素的名字,早在太康元年(280)确立為新康縣。這一名稱便被曆朝曆代所沿襲至今。人們将沩水進入長沙縣界流向湘江的這一段水道,稱為新康河(《大清一統志》雲:“沩江在甯鄉縣一百五十裡,源出大沩水,東北流入長沙縣界,又叫新康河,又東北入湘。),其河口稱新康口(後稱老虎口),而河洲上的這一集市,亦遂稱新康。”由于地處水陸要沖,又扼守着沩水前出湘水的門戶,因此新康這個地方,曆朝曆代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遠遠望去,新康古鎮似一仙女坐在湘江水邊上的巨大葫蘆上。這葫蘆洲長達六十華裡,遠近聞名、曆史悠久、風光旖旎。仿佛這一切對杜甫來說都不重要了,他遇到了新的問題。他所投奔的韋之晉改任潭州刺史。韋之晉到潭州上任沒多久,突發疾病死了!杜甫聽到這個噩耗,天都塌下來了。一首長長的《哭韋大夫之晉》是血和淚、悲傷和痛苦的交響曲,把湘江都弄嗚咽了,把人心都揉碎了……

(三)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10

韋之晉的離世,無疑使杜甫的生活雪上加霜,此時,杜甫到處碰壁,在陸地上再也沒有安身的住所,之後的日子全家都是在船上度過的。這時的杜甫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除變賣家當外,就在漁市上擺設藥攤來維持生活。大曆四年的冬天,潭州大雪。杜甫老病纏身,衣食無着。他凝視着滾滾北去的江水,心裡想的不是家裡沒米下鍋以及被餓得滿臉蒼白的兒子,而是為漁民交漁稅的事在糾結。他心裡在納悶,當今的皇帝怎麼不下來體察民情,于是脫口說出,“誰能叩君門,下令減征賦”。唉!滔滔的湘江水是不會幹的,魚兒也不會滅絕,下令減稅的可能性如泥牛入海般渺茫。想想自己一生飽經憂患,用盡心血,寫了兩千多首詩,描述了民間的疾苦,時代的艱難以及山川的壯美。而現在的自己面對莽莽乾坤,卻漂泊無依如随水漂浮的綠萍……想着想着不由老淚縱橫……。

十六歲的兒子宗武從漁市賣藥收攤回來了,手裡提了比平時還多的食物回來,後面跟着一個中年男子。這個男子名叫蘇渙,專程來拜訪杜甫的。杜甫望着這位中等身材、矯健精悍、雙眼炯炯有神的男子。感覺這時節還有人來拜訪而有些受寵若驚。來人蘇渙對杜甫一臉的恭敬!他自我介紹說,他是山南巴州人,姓蘇名渙,現是潭州刺史崔瓘幕府裡的從事。蘇渙這個名字,杜甫有耳聞,這是個傳奇人物,傳說他是一個百發百中、技術精湛的弩手。在巴山道上常常搶劫達官顯貴的财物,綽号人稱“弩跖”。在官府人的眼裡是一個出沒無常、神出鬼沒的強盜;在老百姓的心中他是一個殺富濟貧的俠士。後來得高僧指點,放棄舊業,不久考中了廣德二年的進士,充任侍禦使。今日這個傳奇人物出現在杜甫的面前,令杜甫驚訝無比。

長沙杜甫江閣有多厲害(大詩人杜甫筆下的長沙湘江古鎮群)11

蘇渙對杜甫卻一見如故,說:“在巴州故鄉時就非常仰慕先生您的大名,最近在崔刺史幕府裡的書案上讀到幾卷傳抄的您的詩,如《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我非常喜歡,這是陶潛死後三百年來難讀到的,我慶幸能與您生逢同時!今天能拜見您真是三生有幸呀!最近潭州居民都互相傳告,魚市上有位賣藥的叫杜甫,所以特來拜見!”杜甫聽後甚是感動!蘇渙從懷裡取出一卷手稿說:“平時也喜歡詩,有感而發!請先生您指點”說完,攤開手稿,大聲念了起來:“毒蜂成一窠,高挂惡木枝;行人百步外,目斷魂亦飛。長安大道邊,挾彈誰家兒。右手持金丸,引滿無所疑。

一中紛下來,勢若風雨随;身如萬箭攢,宛轉迷所之。徒有疾惡心,奈何不知幾。”杜甫一聽這首詩,就知道蘇渙從失敗中得了教訓。若拿杜甫平素對詩的藝術要求來衡量,這首詩是相當粗糙的。但對此時的杜甫來講,他發現了這首詩蘊藏着一種新的内容,風格也有所創新!蘇渙聽了杜甫對他的贊許,又念了幾首自己寫自己的詩,”一女不得織,萬夫受其寒;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難……”等等!蘇渙所念的詩,在杜甫聽來詩的功夫并不深,但格調與衆不同。倆人相談甚歡。杜甫情不自禁,提筆寫道:“龐公不浪出,蘇氏今有之。再間湧新作,突過黃初詩。乾坤幾反複,揚馬宜同時。今晨清鏡中,勝食齋房芝。餘發喜卻變,白間生黑絲。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百靈未敢散,風破寒江遲。”杜甫和蘇渙很快成了忘年之交。一天,蘇渙來到杜甫的船上,他對杜甫說,聽崔大人說從京城來了一個名角在靖港唱歌名叫李龜年。杜甫一聽“李龜年”三個字異常激動,生怕聽錯了!要蘇渙再說一遍!确信無疑才放心!說馬上開船去靖港。蘇渙告訴說,過十天半月他會來潭州。杜甫知道自己的身體就像風裡燃燒的蠟燭,分分秒秒都有熄滅的可能性!蘇渙看着杜甫迫切的心情,答應陪同前往。

他鄉遇故知,那種心情,别人不懂,也許蘇渙懂!李龜年是誰呀!他是唐開元時期“特承顧遇”、“洞知律度”的歌唱家。在當時能聽到李龜年唱歌,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杜甫因才華早著而得到岐王李範和秘書監崔滌的延接,才能在他們的府邸欣賞到李龜年的歌!“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少年杜甫的才華令杜甫自己都驚訝,自己結交的不是同輩少年而是年齡蒼老的前輩。當時的洛陽名土崔尚、魏啟心比杜甫年長二十多歲,但他們很賞識這位才子少年,高度評價杜甫的文章如班固、揚雄一樣富有才氣!杜甫對自己的才學也是頗為自信的。“讀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蔔鄰。”好大的口氣呀!因此,他經常出入上流社會的顯赫人物為文藝家們相聚提供的場所,這對年輕而富有聰明才智的杜甫來說,無疑是極好的藝術熏陶,讀書、習字,賞樂,結交藝術名流。

正是“飲酣視八極,俗物多茫茫。”蘇渙告訴杜甫快到靖港了!杜甫奇怪去潭州時沒見過靖港?蘇渙說,也許是船夜行,船夫沒報告了。杜甫問,為何叫靖港?蘇渙告訴說,沩水在這裡入湘,叫沩港。唐武德四年,高祖李淵發動了一場規模空前浩大的戰役,史稱“唐平蕭銑之戰”。這場戰役李淵采納李靖的策略,任李靖為行軍總管,進駐江南。李靖帶兵追剿蕭銑殘部時,就安營紮寨在沩港。李靖帶兵軍紀嚴明,對當地百姓秋毫無犯。這與蕭銑的兵對當地百姓的百般騷擾而成了強烈的對比!李靖回朝後,“沩港”的老百姓于是将“沩港”改稱“靖港”……杜甫聽後感慨萬千,随即吟詩一首!杜甫跟蘇渙交往的時間裡應寫了很多詩(因為各種原因丢失了許多)。他們的船靠近靖港古鎮時,晚霞照亮了整個古鎮。半邊街上石埠牽系着大大小小一字排開的大船小船。船家的主婦們忙開了,炊煙迅速籠罩着河面。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菜香味,人們都早早吃完飯,準備去聽京城來的歌唱家演唱。整個古鎮各家各戶都點亮自家的屋檐下那盞大燈,照亮街道也照亮行路人。蘇渙攙扶着杜甫找到李龜年唱歌的那家茶館時,已經座無虛席,蘇渙跟老闆要一張小凳給杜甫坐上。李龜年一亮嗓子,昔日的情懷令杜甫激動不已,淚流不止。

李龜年唱到“一從鼙鼓起漁陽,宮禁俄看蔓草荒。留得白頭遺老在,譜将殘恨說興亡。”李龜年唱着突然又轉調《賀郎兒》:“唱不盡興亡夢幻,彈不盡悲傷感歎,凄涼滿眼對江山,把天寶當年遺事彈……”杜甫要蘇渙跟老闆要來筆墨紙激情地寫道:“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寫完長歎一聲,要蘇渙專門送給李龜年!李龜年讀完詩,捧詩稿于台前,命梨園弟子略約詞調,撫絲竹,激情高歌:“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李龜年唱完,座中聞之,莫不掩泣罷酒。一位是著名的歌唱家,一位是有着“詩聖”稱譽的詩人,被命運作弄的兩位文化巨人颠沛流離,在湘江古鎮靖港相逢。從岐王宅裡、崔九堂前的“聞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

這個“聞”與“逢”之間,聯結着四十年的時代滄桑。兩位巨人在靖港相逢就像沩水在靖港相逢湘江一樣,成為曆史的自然和必然,構成了當時的一張巨幅的文化畫面,成為靖港曆史文化畫卷的壓軸之作,是靖港古鎮永遠的驕傲!我們能在千年之後,閱讀它,吟誦它,站在靖港古鎮的某處,靜靜地傾聽詩人的氣息,是我們最最大的幸運所在。詩人遠去了!唐朝遠去了!詩依舊永遠永遠滋養并溫暖着親近它的人……

[責編:封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