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在發達國家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北美和歐洲地區普通人群死于猝死的發生率50~100/10萬,在中國心血管疾病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國每年猝死病發率大約為41.84/10萬。在青年人中,男性猝死率高于女性,老年人中男女無明顯差異。我國院外發生的心源性猝死占80%,整體搶救水平低于發達國家。
猝死好發人群有哪些?
有心髒器質性疾病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容易發生心源性猝死。
有冠心病家族遺傳史的患者,容易發生心源性猝死。
運動員,以中老年、青年男性為主,年輕運動員猝死常與心肌病或心律失常有關,老年運動員多由冠心病突發導緻猝死。
患有高脂血症者,容易發生心源性猝死。
猝死誘發因素有哪些?
1.精神因素
精神、情緒因素與猝死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情緒波動過大常會誘發心源性猝死。生活壓力過大會導緻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疾病,并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痙攣的風險,誘發猝死。
2.過度勞累和長期熬夜
可導緻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嚴重者可誘發低糖而緻心源性猝死,也可由于電解質失衡導緻惡性心律失常,最終導緻猝死。長期熬夜會誘發心髒早搏及其他心律失常而緻暈厥,若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搶救,易發生猝死。
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在睡眠中呼吸暫停超過120秒,就可能出現猝死,打鼾多為此病的先兆。
4.抽煙喝酒
抽煙會使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3倍。抽煙會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是誘發心髒病發作的扳機;長期飲酒可導緻心力衰竭等多種疾病
5.肥胖
肥胖人群易發生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此類人群容易引起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故肥胖也是主要誘因之一,因此控制體重勢在必行。
6.其他原因
如過冷過熱、感染、外傷、暴飲暴食等也會成為心源性猝死的誘因。
猝死典型症狀
1.猝死的典型症狀多為突發性的意識喪失,患者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瞳孔散大、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皮膚發绀或蒼白。
2.其他症狀,猝死前伴有短時間的劇烈胸痛、嚴重呼吸困難、突發性心悸、眼前發黑、頭暈、胸悶等症狀,還有一些患者猝死前會伴有癫痫發作。
猝死屬于危急重症,周圍一旦有人疑似出現猝死,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同時需立即進行心肺複蘇等搶救,有條件時應快速除顫。猝死的診斷與搶救應同時進行,醫生會根據患者突發的意識喪失等情況迅速判斷疾病,糾正猝死可逆原因,提高猝死搶救成功率。
病例場景設定:在巡視病房時,發現一成年男性(體重65kg,身高175cm)突然暈倒,心跳呼吸停止。
一、評估環境
用眼神環視四周,口述:周圍環境安全。
二、判斷和呼救
1.迅速判斷病人意識:輕拍病人雙肩部,低頭呼喚2遍,每側各一遍。聲音響亮(注意輕拍重喚)。
2.呼救“立即啟動應急反應系統,請取來AED”。
3.同時檢查呼吸和頸動脈搏動(檢查時間至少5秒,但是不超過10秒)。
檢查呼吸:通過注視或者觀察胸部運動,檢查呼吸是否消失或者異常(無呼吸)。
檢查頸動脈搏動:一手食指、中指指尖并攏,迅速找到喉結部位,旁開2cm觸診頸動脈搏動。
4.立即呼救“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快來搶救!”。
5.記錄搶救時間。
6.下口頭醫囑:告知家屬,連接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路。
自動除顫儀
頸動脈搏動檢查
三、擺放體位
擺放仰卧體位,解開上衣、暴露胸部。墊背闆,理順身體。
心肺複蘇擺放體位
四、胸外心髒按壓
1.立即進行胸外按壓,搶救者将一手掌根部按在病人胸骨下1/3,雙乳頭連線與胸骨交界處,另一手平行重疊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手指不觸及胸壁。
2.雙肘關節伸直,使肩、肘、腕關節成一直線,借臂、肩和上半身體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
3.按壓頻率100-120次/分,按壓與放松比例1:1。
4.按壓幅度5-6cm,而後迅速放松,反複進行,放松時手掌根部不能緊貼胸壁,确保胸廓完全回彈。
5.盡量減少按壓中斷,不因任何原因停止按壓10秒以上。
心肺複蘇手法、部位
五、人工呼吸
1.清理氣道:先檢查頸椎有無損傷(口述頸椎無損傷),檢查口腔有無義齒,然後将頭偏向一側,食指或食中兩指纏繞清潔紗布,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兩次,取下義齒。
2.開放氣道(仰頭擡颏法),實施人工呼吸(口對面罩)。
(1)連接簡易呼吸器,通過輸氧管連接氧氣表,打開流量表,按照需要調節氧氣流量。
(2)仰頭擡颏法要點:左手小魚際(手掌外側緣)部位置于患者的前額,右手食指與中指并攏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與耳垂的連線和地面垂直。
(3)口對面罩人工呼吸要點:
以病人鼻梁為參照,将簡易呼吸器面罩蓋住口鼻。用左手将拇指和食指固定面罩上緣,另一手的 拇指固定面罩下緣,其餘四指置于下颌骨的下方,将面罩密封口鼻。使用簡易呼吸器吹氣,每次吹氣500~600 ml,每次吹氣持續1秒以上,使胸廓隆起,吹氣同時觀察胸廓有無起伏,吹氣時間大于 1s。
3.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為30:2,共進行5個循環。
仰頭擡颏法
六、再次評估
1.判斷大動脈是否恢複;判斷呼吸是否恢複。
2.口述患者複蘇成功指征:
病人心跳恢複,可觸及大動脈搏動(觸摸頸動脈)。
病人呼吸恢複,通過觀察胸部運動,檢查是否呼吸改善或者出現自主呼吸。
意識逐漸恢複,昏迷由深變淺,可有呻吟或掙紮。
瞳孔由大變小,對光反射存在。
面色、口唇、甲床、皮膚色澤由紫绀變紅潤。
血壓和心電監護提示恢複窦性心律,血壓上升至90/60mmHg以上。
心肺複蘇成功!記錄搶救時間,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意識狀态、脈搏、血壓、呼吸),轉入ICU進一步高級生命支持。
心電監護儀顯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