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海南海口農曆7月是什麼節日

海南海口農曆7月是什麼節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3 09:29:59

海南海口農曆7月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半海南人的)1

文/南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海南人叫“七月半”。

人有這樣那樣的節假期,鬼當然也不例外。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到十五,閻王爺也會給鬼放假。在陰曹地府裡憋悶了的鬼都要出來走親訪友,遊蕩陽間。

瓊海人對鬼節忌諱很多,家家戶戶都會趕在鬼節到來之前在門口、窗口插柳避邪。除此之外,還有不出遠門、不辦喜事、不去遊泳、不理發、不走親訪友等習俗。

鬼節說是祭神拜鬼,其實和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祭拜祖宗(瓊海俚語叫“做公婆”)一樣,隻不過是多了一些迷信色彩。陽府有親人、有歸宿的鬼可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飽食一頓,領取親人準備好的金銀财寶、衣帽布匹。而那些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則到處惹事生非,甚至會跟着回來。所以在祭奠祖宗時,都會在門外擺上一小桌,供野鬼享用。

海南海口農曆7月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半海南人的)2

“七月半”也就是中元節,是個大節期,除了“做公婆”之外,還要祭祀七方老爺和土地公,瓊海人稱“割紅”。先“割紅”後“做公婆”是似于禮貌,因為七方老爺和土地公都是神靈,是請來的貴賓,怠慢不得。神靈是冥府的官員,享受着玉帝的俸祿,“割紅”時隻燒少許金銀元寶作為茶水費就可以了。公婆就不一樣,他們是平民百姓,在陰間除了耕作微薄的收入之外,更多的時候還要靠陽府親人的供奉才能生活,所以給他們燒紙錢時,還要燒一些郎紙(布匹),供其制作衣服和被褥。

學子們也會利用“七月半”給祖宗燒香倒酒、焚燒紙錢的機會,祈求祖宗保佑健康平安,學業有成等。

瓊海人注重血脈關系、兄弟之情,很多姓系都會在“七月半”祭祠堂。祭祠堂和清明祭祖不一樣,清明節祭祖是指同一祖公(婆)生下的男女老少,集中一起共同拜祭祖墳。祭祠堂的範疇較廣,除了附近的同族兄弟之外,同姓系遷居他處的兄弟,或在外地工作的族人都會回來拜祭。以前大人常吓唬小孩,說是做壞事或者不聽話,祭祠堂時就當着祖宗的面打屁股,所以很多小孩一說到祭祠堂就害怕。

海南海口農曆7月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半海南人的)3

“七月半”也有很多開心的事,瓊海人七月初一有吃雞屎藤粑仔的習俗。雞屎藤具有祛風除濕,消食化積,活血止痛等功效,瓊海人視其為寶。以前還有好吃的高粱粑,七月初一家家戶戶都要弄,粘上紅糖和椰絲制成的餡,吃起來别有一番滋味。隻可惜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食欲發生了改變,這種可口的美食已經少之又少了。

海南海口農曆7月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半海南人的)4

除了吃的以外,還有玩的。放孔明燈是海南東部地區喜聞樂見的事,但孔明燈有布袋鬼之稱,也是有禁忌的。以前老傳統、舊觀念認為放孔明燈是送瘟神,把一年來的倒黴事、不開心事送到九霄雲外,放飛成功則大吉,失敗則不利。。現在人的觀念已經轉變,認為放孔明燈就是放飛夢想,照亮未來,但由于存在較大的安全隐患,政府已經明令禁止了。

海南海口農曆7月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半海南人的)5

“七月半”除了放孔明燈之外,萬泉河沿岸還有送水燈的習慣。送水燈是用彩色的宣紙做成的小船,再插上點燃的蠟燭、香火,讓其晃晃悠悠、順水而漂,這樣的做法說是給落水鬼引路。

海南海口農曆7月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半海南人的)6

七月十五晚上十二點,閻王爺會準時收關,收到禮物的鬼都會開開心心地返回陰曹地府。而那些無人問津、兩手空空的野鬼就會來到大街上哄搶财物。所以居住在市井上的人都會在房前屋後插香點燭、焚燒郎紙,俗稱做施孤。施孤就是無償施舍,好讓那些無依無靠的野鬼也拎上陌生人送的禮物,心滿意足地返回陰府。做施孤,大都市裡極為隆重,如海口地區,這樣正好說明鬼愛熱鬧,特别是孤魂野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