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廣東,最近陰雨綿綿,悶熱異常。家裡陽台的月季薔薇,一顆顆都得了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病株
常養花種地的朋友必定聽說過白粉病,這是一種植物常見的真菌性病害,是由不同種類的白粉病原菌所引起, 植物受其感染之後,其葉片及枝條上會産生白色粉末狀的斑點。
就在我為愁眉不展的時候,月季葉片上幾個黃色的小圓點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湊近一看,竟然是幾隻黃色的瓢蟲! 它們長得十分奇特,胸部上為白底的2個黑色斑點,整個翅膀皆為黃色。
仔細對比資料才發現,這竟然是一種吃真菌的瓢蟲! 在瓢蟲界算是很稀有的存在。
诶! 大家印象中的瓢蟲不是紅底黑斑點,專吃蚜蟲的嗎? 怎麼吃上真菌了?
其實瓢蟲按食性可以主要分為三類,即肉食性、植食性、菌食性。
1、肉食性瓢蟲:有七星瓢蟲、異色瓢蟲、六條瓢蟲、大龜紋瓢蟲、龜紋瓢蟲、大突肩瓢蟲、黑緣紅瓢蟲、澳洲瓢蟲等。其中,七星瓢蟲以蚜蟲與葉螨維生,六條瓢蟲以蚜蟲維生,大龜紋瓢蟲捕食胡桃金花蟲的幼蟲,大突肩瓢蟲捕食介殼蟲。
2、植食性瓢蟲:有十星瓢蟲、茄二十八星瓢蟲、馬鈴薯瓢蟲、波氏裂臀瓢蟲、鋸葉裂臀瓢蟲等。其中,十星瓢蟲主要取食葡萄、野葡萄及五斂莓等植物的葉子,茄二十八星瓢蟲主要危害茄科植物與瓜類作物的葉子,波氏裂臀瓢蟲以葫蘆科植物的葉子為食。
3、菌食性瓢蟲:有柯氏素菌瓢蟲、十二斑褐菌瓢蟲等,這兩個都以白粉病菌等為生。
十二斑褐菌瓢蟲
所以說如果你在家看到黃色瓢蟲,千萬别誤會了,它沒有毒也不會咬人,可以盡量放它們一碼。
請神容易送神難,出來混遲早都要還早在1987年,我國就有學者發表過利用食菌瓢蟲防控白粉病的研究。找幾棵生病的蘋果樹,在它們的葉片上放10對捕食真菌的瓢蟲,結果每組瓢蟲都消滅了90%以上的白粉病真菌。
從實驗結果來看,食菌瓢蟲可謂是農作物的救星,人類的好朋友!
柯氏素菌瓢蟲取食白粉病菌
那是不是隻要大量投放食菌瓢蟲來做生物防治,就可以徹底杜絕白粉病呢? 事情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經過長期的觀察,科學家們發現: 食菌瓢蟲在大量捕食真菌的同時,也像蜜蜂傳粉一樣,把白粉病真菌的孢子帶到了其他健康的蘋果樹。
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白粉病在果園内的擴散。
瓢蟲與真菌形成了一種亦敵亦友的關系,瓢蟲捕食白粉病菌,同時又幫助真菌傳播孢子。
如果缺乏評估和分析的狀況下,盲目的投放食菌瓢蟲來控制白粉病,很可能打破這個原有的平衡,造成可怕的後果。
生物防治需謹慎上世紀的美國,蚜蟲災害嚴重,本土瓢蟲又不給力,所以人們引入了捕食能力強大的異色瓢蟲。
各種花色的 異色瓢蟲
頭五十年效果非常好,也沒有泛濫成災。但異色瓢蟲繁殖力超強,在21世紀以來瘋狂在北美洲擴散,還會捕食本土瓢蟲的蛹和卵。
異色瓢蟲如今已經成為入侵物種,嚴重搶占本土昆蟲的生存空間,導緻一家獨大,昆蟲的多樣性下降。
生物老師告訴我們,七星瓢蟲是益蟲,人類的好朋友。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瓢蟲隻有一種。
但其實小小的瓢蟲也有不同的分類和習性,它們都在生态系統中發揮着自己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