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睇牛仔粵語

睇牛仔粵語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3 09:34:29

睇牛仔粵語?本文首發于:2020-08-01 22:47,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睇牛仔粵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睇牛仔粵語(粵語俚語掹衫尾)1

睇牛仔粵語

本文首發于:2020-08-01 22:47

掹衫尾

“掹衫尾”一詞出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的電影院中,一個已購票的成年人可以憑票多帶一個小孩入場,因此有些小孩會逗留在戲院大堂,等成年人(特别是女士)入場時,趁機上前用手抓着其衣服,口中唸唸有詞:“大姑唔該帶埋我,大姑唔該帶埋我”,希望能混進去看電影。如果那場電影并不滿座,電影院的檢票員通常會隻眼開,隻眼閉,放小孩入場。後來“掹衫尾”一詞逐漸傳遍廣府地區,廣府人則以該詞來比喻“靠關系得到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幼兒園組織小孩外出時,也會叫小孩一個跟一個掹住衫尾,以防走失。

例句:小明嘅工作能力一般,可以升到呢個職位,全靠有人關照,掹衫尾得嚟嘅。

解畫

好多人會講成“解話”,其實正确的講法、寫法應該是“解畫”,“解畫”一詞也是出自舊時的電影院的。由于舊時的電影沒有配音,隻有很簡單的字幕,很多人都不明白劇情,于是戲院便聘請專人,在現場根據畫面向觀衆繪影繪色地講述,幫助觀衆了解劇情。這些人被稱為“解畫佬”,他們會自由發揮,天馬行空,加鹽加醋,引人入勝。

到了後來,有聲片取代默片,中文字幕亦較為詳盡,觀衆的文化程度提高,不需要人來解畫,這個行業才慢慢消失,但留下了“解畫”一詞,慢慢成為日常用語,變為“解釋”的另一種說法。

例句:佢話發燒,請假去睇醫生,點知轉頭被人見到佢去咗卡拉OK唱歌,今次唔知佢點樣同老闆解畫。

換畫

上世界二十年代,香港開始有電影院,舊時電影稱為影畫戲,電影戲院叫做影畫戲院。電影上映叫做上畫,電影檔期完結,就叫落畫,換上另一部電影放映,此為換畫。如果套電影不賣座,票房收入低,戲院會提早換畫,反之就會延長影期。

而一些男女藝員身邊的伴侶經常變換,可能認為舊人對自己沒有好處,會阻礙發展,而換上新歡。這種情形與戲院商有些相似,因而亦稱之為“換畫”。“換畫”一語由娛樂圈傳至圈外,便成一句流行語,後來廣府人亦将“換畫”一詞用于形容“另結新歡”。

例句:佢今次帶嚟嘅女朋友,同我上次見嘅唔系同一個人,應該系換咗畫。

漏氣

“漏氣”出自戲行。元南芝庵《論曲》内有(論唱)一章批評唱功方面的缺點:“凡唱節病,有困的、灰的、涎的、叫的、大的;有樂官聲、撒錢聲、拽鋸聲、貓叫聲;不入耳、不著人、不徹腔、不合調;工夫少、遍數少、步力少、官場少;字樣訛、文理差;無叢林、無傳授;嗓拗劣調,落架(膈)漏氣。”

“漏氣”一詞原是來自唱功,但後來引為形容人的性格,做事時冇氣冇力,拖拖拉拉。

例句:佢份人做嘢拖泥帶水,好漏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