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始修于燕王,曆史長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裡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内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國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國曆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遼甯、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産43721處。
名稱變化
萬裡長城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
方城:隻在春秋時楚國用過。
長塹、城塹、牆塹: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過。
塞、塞垣、塞圍: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表示關口要隘,二是表示長城。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這些稱謂在史書當中很常見。
壕塹、界壕:是長城建築的一種形式,而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
邊牆、邊垣:将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将中原各地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将在這一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牆”或“邊垣”。
曆史沿革
折疊
長城起源
長城發展起源
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别國入侵。修築烽火台,并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曆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裡長城”。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曆史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裡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艱巨工程與防患意義。它融彙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故此,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華民族堅不可摧而永存于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世界的驕傲。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内邊”長城和“内三關”長城。“内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内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緻成南北走向。“内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内邊”長城并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裡。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據曆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裡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裡。中國新疆、甘肅、甯夏、陝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甯、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迹。
折疊
戰國時期
萬裡長城景色
中國北方的長城,開始于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2]
秦趙燕為何要在北邊修築長城,這要從戰國時期的形勢說起。戰國時期,是我國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并戰争,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這時,陝北、晉北、冀北和内蒙古草原上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匈奴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秦國北方有義渠和匈奴;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北有襜褴、匈奴;燕國北界有東胡。自戰國中期以來,他們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于他們善于騎射,長于野戰,采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于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穿着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30至50裡,自然不能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财産受到嚴重威脅,生産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秦國自商鞅開始變法,推行富國強兵。軍隊逐漸改變成步兵和騎兵,并以軍功論賞和升遷,因此軍隊的戰鬥力增強,所向無敵。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後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陝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陝西東北部)地。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并派軍駐守。
趙國于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行胡服騎射。自此兵力遂強。二十年,武靈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降服,才班師而歸。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内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于是,下令築長城,自代并陰山(今内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内蒙古烏加河),而置代郡、雁門、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為了專門經營西北,次年,他讓位于其子惠文王何,自号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内蒙古間之黃河),破樓煩王而緻其兵。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南臨強齊與新起的趙國,北逼于東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後,發憤圖強,招納各國賢能之士,實行改革,燕國才強盛起來。其時東胡強大,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君為了保持北部的安甯,被迫向東胡王媾和,而以大将為人質。昭王時,秦開質于東胡,他智勇雙全,東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動自由,得以了解東胡南部的山川險要、布防情況與軍隊的活動規律。歸國之後,即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餘裡。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浿水(今朝鮮清川江)。于是,“燕亦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内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綜上所述,戰國時期,秦、趙、燕之所以在北邊修築長城,是為了防禦匈奴、東胡等民族的劫掠,殺傷。
萬裡長城-南長城
南長城
1.楚國長城以楚、齊、魏、韓、中山國為代表的南長城,随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淡出我們的記憶。
楚長城築于楚懷王三十年之前,當時稱作“方城”。其位置當從今河南泌陽北到葉縣,經内鄉東北而達湖北竹山縣境内,用于防禦鄰國的進攻。
2.齊國長城
齊長城是利用堤防連接山脈陸續擴建而成的,在齊國南部,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至膠州市南的大朱山東入海,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
3.中山國長城
中山長城是為了防禦西南趙、晉的侵擾修築的。築于趙成侯六年(前369 )。其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
4.魏國長城
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築的,南起今陝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内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築了保護國都大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
5.韓國長城
長城先為鄭國所築,後韓滅鄭,繼續修築使用。
折疊
漢朝時期
萬裡長城景色
漢初,匈奴乘中原戰亂,越過秦蒙恬所築長城,複與漢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由于這條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内擄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漢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嫁公主給單于為阏氏(即王後),并賜予大量的财物。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軍,一般不能進入長城擄掠。其次,如果守将得力,縱有匈奴大軍,也進不了長城。程不識也是守長城的名将,與李廣齊名,他治軍很嚴,随時防禦匈奴突襲,匈奴也不敢來犯,也說明戰國長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趙、秦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這表明,直到西漢前期,戰國秦、趙、燕長城仍在發揮軍事防禦作用,雖然它的防禦能力已大不如戰國時期了。直到漢武帝把匈奴趕到漠北以後,修複蒙恬所築秦長城和修建外長城,這條戰國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它的軍事防禦作用也才随之終結。
明長城
修複後的長城為明長城,又張居正部下戚繼光所督築,秦代長城已成為廢墟
然而戚繼光修建的長城又有南山嶺長城,八達嶺長城(為實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所修建
建築結構
折疊
長度
萬裡長城景色
根據曆史文獻記載,修建長城超過5000公裡的有二個朝代:一是秦始王時修築的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二是漢朝修築的西起河西走廊,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在1萬裡以上。這些長城的遺址分布在我國今天的北京、甘肅、甯夏、陝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新疆、天津、遼甯、黑龍江、湖北、湖南和山東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
由于年代久遠,早期各個朝代的長城大多數都殘缺不全,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人們一般談的長城指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就的是明長城的長度,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畔。
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2009年4月18日聯合公布,明長城東起遼甯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甯、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陝西、甯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國家文物局2012年6月5日在北京居庸關長城宣布,曆經近5年的調查認定,中國曆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遼甯、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産43721處。這是中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測量曆代長城的總長度。國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而此次長城的調查和認定,不僅認定了明代長城的長度,還開展了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的資源調查。
折疊
構築方法
萬裡長城景色
長城在中國曆史的長久歲月中,許多封建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經對它進行過多次修築,我國古代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為它貢獻了多少智慧,流盡了多少血汗,才使它成為世界一大奇迹。不論是巨龍似的城垣,還是扼生産流程和比較科學的燒制磚瓦作坊。因此磚的制品産量大增,磚瓦已不再是珍貴的建築材料,所以明長城不少地方的城牆内外檐牆都以巨磚砌築。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運建築材料的情況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築城牆,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築水平。其次,許多關隘的大門,多用青磚砌築成大跨度的拱門,這些青磚有的雖然已嚴重風化,但整個城門仍威嚴峙立,表現出當時砌築拱門的高超技能。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築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制作技術都極其複雜精細,反映了當時工匠匠心獨運的藝術才華。
折疊
牆身
萬裡長城景色
牆身是城牆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為七點八米,有些地段高達十四米。凡是山崗陡峭的地方構築的比較低, 平坦的地方構築得比較高;緊要的地方比較高,一般的地方比較低。牆身是防禦敵人的主要部分,其總厚度較寬,基礎寬度均有六點五米,牆上地坪寬度平均也有五點八米,保證兩輛辎重馬車并行。牆身由外檐牆和内檐牆構成,内填泥土碎石。外檐牆是指外皮牆向城外的一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牆高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牆身的收分,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增強牆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性能,而且使外牆雄偉壯觀。内檐牆是指外皮牆城内的一面,構築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築成垂直的牆體,關于外檐牆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處的牆體厚度為準,這裡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築方法以扁砌為主。
牆的結構内容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而定的,總觀萬裡長城的構築方法,有如下幾種類型:
1.版築夯土牆;
2.土坯壘砌牆;
3.青磚砌牆;
4.石砌牆;
5.磚石混合砌築;
6.條石;
7.泥土連接磚。
用磚砌、石砌、磚石混合砌的方法砌築城牆,在地勢坡度較小時,砌築的磚塊或條石與地勢平行,而當地勢坡度較大時,則用水平跌落的方法來砌築。
折疊
烽燧
萬裡長城景色-烽火台
長城體系中設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為情報傳遞系統。古時用于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電報。
烽火台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 根據曆史文獻、出土漢簡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衆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台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台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台與王朝中央聯系,還有一組烽火台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系。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在50千米的長城沿線上,共發現烽火台80餘座,間隔距離平均約3千米,最遠的不超過5千米。“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号,白天放煙叫“烽”,夜間舉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築早于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特别是漢代,朝廷非常重視烽火台的建築。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烽),夜間來犯就點火(燧)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隻有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裡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裡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随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主要關隘
萬裡長城景色
長城關口有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陉關、娘子關、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黃崖關、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鹘關、牛莊城、分水關、甯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青山關、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司馬台、慕田峪關、沿河城、将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甯武關、利民堡口、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門堡、瓦窯口堡、鎮甯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鎮川堡、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牆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安堡口、甯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雲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等。
地質形态
萬裡長城景色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肯定了它,接着司馬遷又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至于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着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内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在遼甯境内,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長城,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