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這一講我們聊一下孫悟空的筋鬥雲。
孫悟空一個筋鬥能夠翻十萬八千裡遠。
這裡說的是不是孫悟空的物理移動速度非常的快呢?
我甚至還見過有一篇這樣的文章。
他把孫悟空一個筋鬥,比如用了幾秒鐘。
然後能翻十萬八千裡呢,他再算一下它的物理移動速度就是單位時間内的物理移動距離,然後去跟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去進行對比。然後他分析說孫悟空飛的這麼快的話呢,那可能會脫離地心引力。怎麼怎麼樣?
那其實呢。
剛一開始呢你會發現這個人去對比,我們會覺得很新奇。
但是你會發現,就這件事情去做研究的話就特别的好笑。
因為這完全是書呆子的做法,就是死讀書,讀死書的意思。
事實上,孫悟空一個筋鬥能夠翻十萬八千裡遠,指的是心念翻騰。
因為孫悟空是心,那麼有心理活動,就會形成一個人的心念。而念頭的速度可以說是速度非常快的,也可以說是瞬息即至。
比方說大家現在想象一下我在講課大家在聽課。比如說我現在是坐在喜馬拉雅山的山頭上,然後我渾身鋪滿了這個雪。我在這裡講課呢。然後大家呢坐在我身邊,也都坐在這個石頭上,也身上堆滿了雪。你想象一下到了沒有到了,對吧,這個意思呢,就是。
我們念頭翻騰,瞬息即至。而筋鬥雲其實就是念頭雲。
我還記得在一次這個訪談節目當中啊,有人采訪張紀中。
說你拍西遊記的時候,有哪些感觸,或者是你對這個特技效果呀有哪些想法嗎。然後當時張紀中說了一句話,給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我就覺得張紀中可能對西遊記的理解,沒有我想的那麼深厚,因為他說孫悟空的金箍棒1萬多斤重,他說隻要掄起來不是碰着就死,粘着就亡嗎?
那麼其實這裡面你也會要想一下孫悟空的金箍棒。
是不是就是我們平常意義上理解的重13500斤呢?
其實不是那個意思。
張紀中呢通過這些數字,他認為孫悟空的力氣很大。其實呢這就已經脫離西遊記的原旨了。
西遊記講的是他的力量大嗎?不是的。
金箍棒重13500斤。是說明人的一晝夜的呼吸是13500次。這個是在黃帝内經當中是有明确的記錄的。也就是說,金箍棒指代的是人的先天元氣。
我們在後面的節目當中會專門講金箍棒。在這裡呢,我就提一下,大家不要去追究這些數字的現實意義。它更多的是在佛法當中的一些影射和指代。
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的筋鬥雲。這是說人的思想意識轉化很快。
孫悟空是一個得道心所以他一個筋鬥,一個念頭就到了西天了。西天是什麼呢?是西方極樂世界,是得到了大解脫的一個境界。西天不是指,在印度,那有一個具體的世界,我們到了那兒就完全沒有煩惱了,完全到那就是一切都得到解脫了。
不是那個意思。西天更多的是在指代一種精神境界,一種思想狀态。
你看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那就說明什麼,他從東土大唐翻一個跟頭就到了西天了。
而唐僧從東土大唐西天取經也要走十萬八千裡。
是指代的是什麼呢?這正是佛所說的一念善在天堂,一念惡在地獄的意思。
我們大家在平時經常聽到這句話叫做。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嗎?
這不就是說明人的一個念頭就立刻到達了一個非常高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層次了嗎?
我們前面就講過頓悟的事情。禅宗在西遊記這個佛法傳道當中,他倡導的就是頓悟。
所以在西遊記當中,沙僧問孫悟空什麼時候才能走到西天雷音寺啊。
孫悟空說,你們倆走的話,10天就到了。
要是我走的話呢,一天打50個來回,還能見到日頭。
如果是師傅走的話,從小走到老,從腦走到小幾千個輪回也不能到。
所以呢,隻要心誠志堅,回首處即是靈山。
在這兒呢,我們說一下靈山的意思。
靈山呢是當年佛祖釋迦牟尼修行的地方。
那麼他所住的住所呢,在佛教當中稱為精舍。
正是因為釋迦牟尼在這修行,這有了佛了,所以呢這座山就成了億萬佛教徒們心中夢寐以求的向往之地。
所以把這兒呢就稱之為是靈山。
那麼西遊記當中說,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就是你隻要念頭一轉,你就能參拜真佛,就能達到成佛成聖的這麼一個境界。
所以有一首詩是這麼寫的,叫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就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
好在靈山塔下修。
也就是說,我們不必再去遠方尋求真理大道。
真理大道就在我們的自己心中。
每一個人都有一顆這樣的心靈,都有一顆可以覺悟的心靈。所以呢隻要修煉自己的心就夠了。
這個大家可以去參考我解讀的王陽明的那個專輯裡面,其實講心學王陽明的心學講的也是這麼一個精神實質。
人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煉内心,而不是尋求外界的條件和資源。
那麼隻要你内心達到了一定的狀态境界,那麼外在的資源他自然也就齊備了。用現在社會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來講,這個事情在塵世間的一個表現是什麼呢?就是——
如果你不牛掰,你認識再多牛掰的人也沒用。
而在儒家當中也講求内聖而外王。
就是你對内用聖人的标準要求自己,修煉到最後,别人自然就會追随你和信服你。這個是同樣的道理。
那麼至于悟空說唐僧他要從老到小,從小到老,幾千輪回都達到不了。這個指的是。
凡夫俗子或者叫普通人想要修煉得道的艱難的程度。
唐僧作為沒有覺悟的人,所以他西天拜佛求經要走14年。
這其實也不是實指就是他走了14年。
當唐僧在這個風塵露宿當中感歎旅途艱辛的時候,也問孫悟空說,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到達西天呀。
這個時候悟空就回答說,隻要你心誠志堅,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就是隻要你堅定信念。
很快就能達到你想要追求的那個境界了。
這一點不就是跟我們大家堅定信仰,實現共産主義這個道理是相通的嘛。所以你參悟孫悟空跟唐僧講的這番話,他本質上不就是佛教所說的一念迷,即在東土,一念絕即登極樂這樣的一個說法。
我們在前面也曾經講過。
佛教當中的頓悟派是六祖慧能為祖師的。
也給大家講了,六祖慧能和神秀這兩個人是作為南派和北派的兩個領袖人物。
那麼關于孫悟空得道的這一塊呢,我們也說過,是通過六祖慧能。
得傳大法的一個故事情節演繹而來的。其實我們在前面呢并沒有詳細的說。那麼在這裡呢,我們可以把它補充一下。
六祖慧能呢,其實就是一個普通人得悟道法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
他就是典型的天資聰穎,然後能夠得悟佛法的。
慧能是出生在很貧苦的家庭,父親早逝,跟母親相依為命,靠砍柴賣柴為生。
那麼因為他沒有機會學習,所以慧能并不識字。這一點其實跟孫悟空是一樣的。
就是這麼一個人,連經書都不能看的人,卻能夠見性悟道。
有一天啊他碰到一位客人在誦讀佛經。結果呢慧能在旁邊聽着聽着就開悟了。
惠能聽到金剛經以後啊,他就好像是撿到了寶貝一樣。
于是他就一個人不遠萬裡去找到了五祖弘忍和尚去求學佛法。
那麼之後的經曆呢,就跟西遊記那個就特别的像。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從花果山水簾洞,不遠萬裡。
投在了菩提祖師的門下。剛一開始呢,菩提祖師并沒有教孫悟空真本領。
慧能見到五祖弘忍和尚以後,弘忍也沒有立刻就傳的佛法。
這兩個人都是現在師傅那裡邊打打雜,幹點兒零活。直到有一天呢,五祖弘忍找到慧能并且用拐杖在磚頭上敲了三下就走了。
惠能當下領悟了五祖的意思。三經時分進入方丈室來見五祖。
這個情景就跟菩提祖師傳授給孫悟空真本領的經曆是一樣的。孫悟空和慧能一樣,都是在祖師那裡,雖然呆了很久,但沒有學到真本領。而就是在一個不平凡的夜晚。
五祖弘忍給慧能講了金剛經。
當慧能聽到有一句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
馬上就覺悟了,他就跟五祖回禀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他接着又說,何其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不動搖,又能生萬法。
什麼意思呢?就是人的内心、人的本性,本來就是親和平靜的。
本來就沒有生發和消滅,本來就萬有萬足,不被影響,并且能夠生有萬物的。
那麼五祖聽了之後呢,就發現慧能已經覺悟了本性了。于是就把衣缽傳給了慧能。實際上孫悟空的待遇和慧能是一樣的。這兩個人都是大字不識,卻悟性很高。這也就是禅宗的精髓所在。
所以禅宗一直都講的是不立文字,見性成佛。
也就是說,悟性高的人,這是你成佛的一條捷徑。
所以等到西遊記的後面,唐僧他們見到了佛祖要娶回經的時候,
結果取回的是無字經。其實無字經才是真正的經。
大家都知道,老子的道德經當中說到道可道非常道,就是真正的道理,真正的真理是不能被描述的。如果能被描述出來了,就不是真正的真理,不是真正的大道了。所以無字經才是真正的經書,也就是唐僧他們去西天取經的這個過程,才是真真正正的覺悟的一個用意。
至于拿回來那個有字的經書,那隻是一種形式,那是讓世人看的。
而真正的高手是從内心當中覺悟和體察到的,那才是真正的佛法精髓。
禅宗呢講究的頓悟,就等于抛棄了繁瑣的外在形式,主張修心見性。
很多人都聽說過拈花微笑的禅意所在——當佛祖在講佛法的大會上。
佛祖沒有說話,他隻是拿着一朵花展示給大家。
所有人都很茫然。
隻有一個人就是摩诃珈葉尊者,他向着佛祖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于是,摩诃珈葉尊者就是那個能夠領悟佛法精妙的唯一的一個人。他得到了佛法的真傳。
其實呢所有人都應該了然這樣的一個機理,就是所有人對真理或者對刺激所要探尋的那種境界的追求,都有可能在一個瞬間。
你就達到了自己全部了然覺悟的那麼一個狀态。
但是呢這并不意味着說追求頓悟就沒有了鋪墊和精修的過程。
其實呢。開悟那個瞬間其實是你求道多年的一個積累。比如說釋迦牟尼求道多年真正開悟的時候,也隻是在菩提樹下第七天的一個瞬間。那前期的鋪墊其實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麼很多人倚仗着自己非常的聰明,他說我隻追求頓悟,就能達到我所要追求的結果了。這個其實也是不可能的。
這一期呢主要是幫大家來解讀孫悟空的筋鬥雲,他指的是人的心念翻騰,而且瞬息即逝。
更多的是影射一個人,追求佛法大道的那種頓悟的境界。
(歡迎收聽禅解西遊記。喜馬拉雅可搜索到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