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上學,大家閑得都快長出毛了。
小寶把自己所有的玩具都玩了不止一遍,許多深藏箱底的玩具都被翻了出來。這不今天又翻出了自己上幼兒園時的橡皮泥。因為存放的時間太久了,橡皮泥變得硬梆梆的,根本沒法玩,于是小寶撅着嘴挂上了小“油壺”,滿臉的不開心。
01
小寶對橡皮泥一直有種放不下的情節。
在她3歲時,我們終于不用擔心她把橡皮泥亂放嘴巴裡了,于是給她買了第一盒橡皮泥。那個下午,小寶玩得不亦樂乎。可是晚上小寶就整夜發高燒、渾身長疹子。當時我們買的是最天然的陪X多橡皮泥,根本沒有想過是橡皮泥的原因。
直到後來小寶上了幼兒園,橡皮泥的課程多了起來,老師也發現小寶一玩橡皮泥就長疹子的現象,終于得出了小寶玩橡皮泥過敏的結論。于是從此小寶就徹底戒掉了橡皮泥,但她骨子裡又特别愛玩。尤其是當其他小朋友上橡皮泥課時,自己隻能坐在旁邊看書。這種隻能旁邊幹看、不能親手去玩的刺激,進一步加重了小寶對橡皮泥的渴望。
後來長了幾歲,小寶抵抗力強了一些,過敏的程度沒有第一次那麼嚴重,我們才允許她偶爾玩一下,但每次最多讓她玩上幾分鐘過過瘾。我們把很久之前買的橡皮泥盡量藏在箱底,怕她找到,但每次都能被小家夥翻出來玩一小會兒。
這次疫情在家上學,不能出門的小寶,把所有的玩具都玩了好幾遍。可是自己最喜歡最舍不得玩的橡皮泥卻沒法玩,怪不得悶悶不樂起來。
02疫情宅家生活的日子裡,妻的各種聰明才智的潛力全部都被發掘了出來。
什麼都可以自制,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油條、包子、春卷、蛋糕這都是小case,烤雞烤串、麻辣香鍋、珍珠奶茶、榴蓮披薩也都沒有問題!我笑着問:“那麼能否自制橡皮泥呢?”
妻思考了一下,答案竟然是“可以!”
我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小寶高興得跳了起來。
按着網上搜索的方子,妻和小寶圍上小圍裙開始自制橡皮泥。
第一步二兩高筋面粉、加鹽加油、加水攪拌;第二步放入小鍋、打開小火、繼續攪拌,直至面粉抱團;第三步揉捏成四個面團;第四步加入食用色素,繼續揉面讓顔色均勻。
就這樣短短十幾分鐘,紅黃藍綠四個面粉橡皮泥團就做好了!
烘培用的色素是天然的不易掉色,材料就是面粉油鹽再不會引發過敏。面粉橡皮泥看起來色澤豔麗,聞起來小麥清香,摸起來軟硬适中,玩起來粘性十足,質量一點不亞于大牌陪X多橡皮泥。
我不禁心悅誠服,向妻豎起大拇指。
“我研究過,陪X多橡皮泥的材料就是小麥粉和水鹽,隻是不知添加了其他什麼東西,所以小寶才過敏。咱家自制的橡皮泥可隻有面粉,這次再也不擔心小寶過敏了。”妻解釋道。
“咱這材料總共才幾塊錢,這樣規格的橡皮泥,可是要賣五六十元呢!”我真心稱贊。
“就知道省錢!切~~”妻白了我一眼。
小寶興奮地把四種基本色面團混合,又做出了紫色、橙色、棕色、墨綠色面團。我們也加入,做出各種顔色的小動物、各種形狀的小器物,玩得不亦樂乎。小寶拿起一款彩色蛋糕,靠近嘴巴假裝品嘗。
“小心,别吃到嘴裡!”我喊道。
“不用擔心,這就是開水燙面,吃到了也沒問題!”妻安慰我。
是噢,這真的是可以吃的橡皮泥啊!
03
看着妻和孩子開心地玩着橡皮泥,小時候玩泥巴的記憶突然湧上心頭。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玩泥巴。每到秋季,秋風幹爽,我就和爸爸一起做土胚。從野外挖來一車黃泥,和上水,作成泥巴。放入四塊木闆做好的模中,用繩箍緊。等風吹幹,拆開木闆,就是壘牆、砌竈的基本材料——土胚。
赤着腳,和爸爸一起在黃泥中踩來踩去和泥,那是童年最快樂的記憶。名是幹活,實是玩耍,更重要的是能和平時看起來一臉嚴肅的爸爸一起玩泥吧。有時我用力踩下去,黃泥迸濺在爸爸腿上,爸爸也一點不惱,也用力踩回我,個子矮小的我甚至滿臉濺得都是泥點。我還故意用腳去踩黃泥裡爸爸的腳背,讓泥巴塗滿他的腳背。
做活累了,我們爺倆就比賽摔泥巴。把泥巴做成小碗,用力摔在地上,強大的氣壓瞬間沖破碗底,發出響亮的“啪”聲。我們輪流甩,看誰摔得聲音大,看誰甩的動作帥。
土胚快要做好時,我一定會揀一塊最方正平滑的土胚,輕輕地在上面留下一個光腳印,就像書法家在自己得意的書畫作品蓋上印戳。
“媽媽,吃一口我做的蛋糕吧!”小寶遞給妻一塊橡皮泥蛋糕。我也從記憶中突然醒來。
看着妻子和小寶玩得不亦樂乎,我突然明白了。
原來孩子不隻是想玩橡皮泥,而是想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橡皮泥。
就像小時候的我,玩泥巴自然開心,但和平時不苟言笑的爸爸一起玩才是更重要的。
但是你知道嗎?寶寶,
其實爸爸也喜歡卸掉大人的妝容,和你一起玩橡皮泥,
同時一邊回憶玩泥巴,一邊想念自己玩泥巴的爸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