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由之
這是劉潤公衆号的第700篇原創文章
1月3日-5日,潤米咨詢9位小夥伴,在無錫拈花灣開年會。
這次開年會,突然有種時光穿越的感覺。
1997年,我在南京大學讀書,同時在一家廣告公司實習。
那年,廣告公司組織年會,從南京開車到蘇州樂園玩。
1997年,蘇州樂園的口号是:迪士尼太遠,就去蘇州樂園。
我記得,我們開車去蘇州樂園的路上,非常開心。
我到今天都記得,車裡單曲循環放着任賢齊的“心太軟”。
那時,我沒想過要去迪士尼。蘇州樂園就是我的迪士尼。
後來,我去了很多地方。越來越多的地方。
中國的全部34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特别行政區;全球的7大洲;戈壁徒步了3次;南極去了2次;抵達北極點;環騎過青海湖;登頂過乞力馬紮羅;4大古文明探訪了3個;全球3大瀑布探訪了2個;6個迪士尼去了4個……其中1個,也從“太遠”,開到了家門口。
23年後的今天,蘇州已經不是我的樂園。
我對目的地的心理阈值,越來越高。
我甚至向王煜全老師打聽過,他投資的那家太空旅行公司,什麼時候開始營業……
但是,在這樣高的旅行阈值之下,我居然因為年會,陪同着一群剛畢業不久的小朋友,來到無錫,認認真真地玩了兩天。
這個場景像極了,23年前,那個廣告公司的老闆,陪我們玩的兩天。
而他們,正站在和我23年前一樣的起點上,走向一條屬于他們的精彩的人生之路。
無錫,海南,西藏,美國,全球,他們會用他們的方式,再走一遍。
而我,是他們這一段的導遊。
無錫是他們視野的起點,潤米是他們事業的起點。
我面前的幾個小朋友,就想白紙一樣等待詩篇,璞玉一樣等待璀璨。
我突然感受到了輪回的意義。
我一路給他們講無錫,講佛教,甚至講茶道,講5人座車應該如何安排座次、7人座又該誰先誰後……
史蒂芬·柯維寫完《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多年之後,又寫了《第8個習慣》:找到自己的心聲,并幫助别人找到他的。
前7個習慣,都是關于自己。
第8個習慣,是關于他人。
我想,柯維多年之後才出這本書,也許就是因為,關心他人的效能,比關心自己的效能要難得多吧。
在微軟的最後幾年,我已經不再管理最基礎的員工。
對特别優秀,或者說同樣被時間雕琢幾十年的同事來說,管理就是“點撥”。
說1句,他就懂了背後的100句。
但是創業後,我開始回到最開始,管理特别年輕、經曆特别少,甚至連職業化都沒有完成的員工,一開始非常不适應。
我不是在管理,是在陪着他們成長,是在他們職業生涯的最開始,幫助他們建立最積極的價值觀,最紮實的能力基礎,最高效的協作界面。
而職業生涯的第一課,就是職業化。
我為他們做了一場系統的職業化培訓,這也是潤米咨詢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場内訓。
今天,我也把這場内訓,分享給你。
— 1 —
什麼是職業化?
什麼是職業化?
如果你是一個獨立的工作者,你不需要跟這個世界打交道,那你就談不上需要職業化。
但是,隻要你需要跟這個世界打交道,你就必須跟其他人協作。
有協作就會有摩擦,有摩擦就需要有磨合,磨合好了,協作的效果才會提高。
在職場上,你會發現,優秀的人在與他人協作時,都有着良好的協作界面,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跟任何人産生協作,這就是職業化。
但他們的職業化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系統的訓練,在一次又一次的摩擦中,被一刀一刀雕刻出來的。
從最初的摩擦,到最終的磨合,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人完成職業化的過程。
這是每個人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課。
簡單來說,職業化有三個級别的要求。
第一,讓别人覺得你靠譜。
第二,能讓别人覺得舒服。
第三,能提高團隊的協作。
我們一條一條來看。
— 2 —
讓别人覺得你靠譜
首先,讓别人覺得你靠譜。
讓别人覺得你靠譜,其中最簡單也最不容易做到的一件事,就是:
不遲到。
我從小學到高中,12年裡,不管風吹雨打、頭疼腦熱,都沒有遲過一次到。
小學一年級,我要給全家做早飯,然後自己坐兩站公交車上學。
所以,必須起得很早。
有一次我起晚了,要遲到。心急如焚。
怎麼辦?
坐兩站公交車的時間是省不了的。
所以我決定不吃早飯就坐公交車,奔向學校。
還好,沒遲到。
可是,當天早上有體育課。
體育課上,因為沒吃早飯,一陣奔跑之後,我昏倒在操場上。
醒來時,已經在老師的辦公室。他們在喂我吃芝麻糊。
我甯願餓暈在操場上,我也不願意上學遲到。
所以,在這12年,我沒有遲過一次到。
一次都沒有。
為什麼不遲到這件事這麼重要?
因為這是别人判斷你這人是否靠譜的,最基本的标準。
尤其是在職場上。
不遲到,代表着你充分尊重别人的時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顆粒度。
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
比如,王健林的時間顆粒度,大約是15分鐘。
和海南省領導會見?恩,蠻重要,給他15分鐘。
比爾·蓋茨的時間顆粒度,是5分鐘。
而大部分人的時間顆粒度是1小時,半天,甚至一天。
為什麼很多人看似并不守時?
是因為他的時間顆粒度,過于粗犷。
央視某主持人有一次采訪王健林,她和攝制組遲到了3分鐘,結果王健林當着她的面,坐着車絕塵而去。
這位主持人感慨說,一分鐘不等,一點臉不給,老王就是霸氣。
其實不是老王霸氣,而隻是時間顆粒度也許是1小時的她,無法理解,對一個時間顆粒度是15分鐘的人來說,3分鐘意味着什麼。
衡量一個人在商業世界中是否靠譜,恪守時間,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
千萬别覺得遲到隻是一件小事。
在某些商業事情上,一旦遲到,就是非常嚴重的錯誤。
一年365天,其中有100多天,我都在全國各地講課。
我經常第一天在上海,第二天就要出現在北京,第三天還要出現在南甯……
一旦在某個環節上遲到一點,就要耽誤之後好幾天的行程。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晚到一會兒,就需要現場幾百個人等我,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這麼多年出差講課,我從來都沒有遲到過一次。
那怎麼才能做到呢?
假如你與别人的約會是早上9點,那你就把自己必須到場的時間定在8:45。
8:46到,晚一分鐘,都算遲到。
然後,以8:45倒推出之前每一步的時間,要把一切意外因素都考慮進來。
比如,從家到約會地點坐車需要半個小時,考慮到堵車,你要預留1個小時,那麼你需要7:45出發。
7:45出發,出發之前,你要起床洗漱吃早飯。
吃早飯20分鐘,洗漱10分鐘,再給其他突發事件預留15分鐘,那麼你就需要7點起床。
我自己有一個标準。
一般的場合,比如上班、開會、與朋友見面,我會要求自己,提前15分鐘到場。
特别重要的場合,比如培訓、商務合作,我會要求自己,提前半個小時到場。
晚一分鐘,都算遲到。
以這樣的标準安排行程,你就能做到,永遠不會比别人晚到。
這,就是靠譜。
有人說,我一年下來,也就遲到個1、2次,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是的。你已經做到了90分。
但是,真正的差别,不在于你是遲到3、5次,還是1、2次;不在于你是80分,還是90分。
真正的差别,在于你是90分還是100分。
從80分做到90分,其實很容易。
最難的是,從90分做到100分。
從遲到1次,做到1次都不遲到。
遲到1次,和1次都不遲到,這是本質的差别。
千萬不要為自己做到了90分而自豪。
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至少都是98分。
— 3 —
讓别人覺得舒服
職業化的第二點,叫做能讓别人覺得舒服。
在和别人打交道時,永遠要站在别人舒不舒服的角度考慮問題。
我們通常把這樣的人,叫做“紳士”。
我舉幾個例子。
如果你和你老闆一起坐出租車,你坐哪?
你應該坐副駕駛。
5人座的車,右後座是最尊貴的位置。
所以你要主動坐在副駕駛,把右後座讓給老闆,讓他覺得舒服。
如果是你老闆開車,你坐哪?
你還是應該坐副駕駛。
如果你坐了後座,就好像老闆是你的司機,會讓他覺得不舒服。
如果老闆開車,你上級也在,你坐哪?
這個時候,副駕駛是最尊貴的位置。
你要讓上級坐副駕駛,方便和老闆溝通,自己坐在後排。
那如果你老闆開車,你上級也在,但還有一位女士,你坐哪?
記住,絕對不要讓女士坐在左後座,這是一個基本的禮儀。
為什麼?
因為女士有可能穿裙子和高跟鞋,上車位置是右邊,讓她從右後座挪到左後座,尴尬又不方便。
所以這個時候,你要第一個搶占左後座,避免讓女士坐在左後座。
那如果是一輛7人坐的商務車呢?你和老闆、上級、以及同事一起時,你坐哪?
7人坐的商務車,最尊貴的位置,是中間排的右座,其次是中間排的左座。
這個時候,你和同事要搶着上車,坐最後排的3個位置,以便于把中間排的兩個位置,讓給上級和老闆。
那誰應該坐在前排呢?
統籌安排出行的人應該坐在前排。
……
總結來說,永遠要讓尊貴的人,比如客戶、老闆、女生,坐在尊貴的位置上。
這就是讓别人覺得舒服。
我再舉個例子。
作為一個男同學,跟女同學合影的時候,應該怎麼做?
你要身體前傾,把頭往前伸。
為什麼?
因為你要讓自己的臉顯得比她的臉大。
千萬不要把臉躲在後面,顯得自己臉小,這會讓女同學很尴尬。
始終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裡,做事情就會讓别人覺得舒服。
再比如,見客戶的時候,你的穿着永遠都要比對方高半級,以示尊重。
什麼意思?
他穿休閑裝,你就要穿商務休閑裝。
他穿商務休閑裝,你就要穿正式的西裝。
他穿正式的西裝,你就要穿宴會裝。
這樣穿的目的,是讓對方覺得你比他更重視與他的會面。
這也是讓别人覺得舒服。
别看這些事情都很小,這代表着你對别人的尊重和重視。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受文章篇幅的限制,我就不列舉更多了。
你隻要記住一點:
在和别人打交道時,心裡要裝着對方的感受,永遠要讓對方感到舒服。
— 4 —
提高團隊協作
職業化的第三點,叫做能提高團隊的協作。
如何提高團隊的協作?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事事有回應。
我舉個例子。
與客戶協作時,要懂得主動彙報。
什麼意思?
比如一年期的項目,就算客戶沒有要求,你都必須以月為單位,向客戶彙報所有重要信息。
為期一兩個月的項目,你要以周為單位,向客戶彙報所有重要信息。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你站在客戶的角度想一下,一個一年期的項目,如果幾個月都沒有你的消息,他一定會擔心項目無法順利完成。
也許你的進度很好,但是如果你不彙報,他怎麼會知道呢?
主動彙報,按時給予客戶回應,客戶才能放心與你長久合作。
這就是事事有回應。
讓客戶和老闆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交代了任務之後如泥牛入海,再也沒有了音訊。
在職場上,任何一件事情,永遠都不允許消失。
它要麼被完成,要麼被安排任務的人放棄,沒有第三種可能。
和不靠譜的人協作,你會發現,事情交代給他之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三個月後你再問他,他會說,你三個月都沒提,我以為這事兒不重要呢,就沒做。
你一口鮮血噴在屏幕上。
作為一個職業化的人,别人交代給你的事情,你必須要讓對方看到結果。
這叫做事事有回應。
更具體點來說,當你的老闆、同事、合作夥伴在微信裡跟你說一件事情,你看到之後,至少必須要回複兩個字:收到。
一個溝通的來回,以你的“收到”作為結束。
這就是良好的協作界面。
事事有回應,是提高團隊協作最為重要的要求。
這也是職業化中你必須要養成的習慣。
最後的話
讓自己變得靠譜,讓别人覺得舒服,讓協作變得高效,這是職業化最基本的三個邏輯。
做到了這三點,就擁有了良好的協作界面,可以很容易地跟任何人産生協作。
這是優秀的職場人士必須完成的第一項修煉。
職業化,是我給潤米小夥伴的第一節内訓課。
我希望能夠陪着他們完整地走完職業化的過程。
就像當年,我的老闆陪着我一樣。
我突然覺得,自己的成就感不再來自于自己有多少成就,而是來自于23年後,我今天偶遇的這些年輕人,能有多少的成就。
2020年已經到來,新的10年開始了。
這10年,我會用心培養我的每一位小夥伴。
這種培養可能讓人感覺如沐春風,也可能讓人感覺刀光劍影。
沒關系。
我隻希望,23年後,當你想起這兩天的無錫之行,就像我會想起23年前的蘇州之行一樣,心存感激。
我希望你會說:我慶幸,23年前,加入了那家叫做潤米的公司,遇到了那個叫做劉潤的老闆。
23年後,楊柳依依,小溪清清,你一切都是那麼好。
------
昨日文章:《在萬豪喜達屋的會員制面前,我高估了自己的理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