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中秋節有什麼風俗?中秋佳節,花好月圓人團圓中秋作為團圓的日子,一直以來備受中國人的喜愛,這一天,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子紛紛歸家,隻為與家人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廣東的中秋節有什麼風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秋佳節,花好月圓人團圓。中秋作為團圓的日子,一直以來備受中國人的喜愛,這一天,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子紛紛歸家,隻為與家人一起吃一頓團圓飯。
談及中秋,賞月和吃月餅可以說是全國統一的習俗了。但你又知道,廣州有哪些特有的中秋習俗嗎?還不快來接受挑戰,看看廣州中秋習俗你知多少?
采寫:本報記者 胡媛媛 實習記者 陳澤香
傳統必備篇
吃團圓飯
老廣州人的中秋從“吃團圓飯”開始。這一天,所有在外的家人都盡量趕回來,已經分家單過的成年兒子也要和妻兒一同回到父母家,在月亮初升之時,合坐共吃團圓飯,以示“月光團圓”。所吃菜式除了年節當令的蔬菜、肉類之外,還必有一道“圓蹄”——即是用發菜、冬菇之類的作料焖燒豬蹄,也是取個團圓的好意頭。
樹中秋
舊時的廣州,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紮燈籠。到了夜裡,在燈内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挂到高處,如平台、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以此慶賀中秋,羊城人叫“豎中秋”,又叫“樹中秋”。誰家的燈籠挂得越高就越吉利,以往老人家都會給小孫子送燈籠,還要加上一支七星旗,希望子孫聰明伶俐,快高長大。
耍祿仔
“耍祿仔”是過去中秋節十分流行的兒童遊戲,以柚子殼刻通花,中可懸燈,兒童提着成群結隊遊樂,或提着各種動物、瓜果形狀的燈色,沿街踏歌而行,一邊唱着“耍祿歌”:“耍祿仔,耍祿兒,點明燈。識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讀書為第一,莫謂文章無用處,古雲一字值千金,自有書中出貴人……”兒童們在盡情遊樂之後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餅果品之類。
舞葉龍
還須一提的是,過去在廣州西村、增步、南岸一帶,中秋節晚上有舞葉龍的習俗。用榕樹枝葉紮成一條三四丈長的青龍,用兩個芋頭作龍眼,再斬兩條樹丫作龍角,由十幾個年輕人舉着它舞,穿大街、過小巷,邊舞邊唱:“龍來到,錢無數;簽錢買草繩,今年又太平;簽錢買蠟燭,年年起大屋;簽錢買元寶,明年娶新抱(媳婦)!”兒童挽着彩燈,尾随後面跟着唱。衆人争着拜龍,把點着的香燭插在龍葉身上,這條青龍漸漸變成了一條流光溢彩的火龍了。
大快朵頤篇
炒田螺
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關于中秋食田螺,在清鹹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且此時最肥美。中秋當晚一家人聚在一起,拿着田螺,對月一舉,再送到嘴邊一啜,就是“對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
吃芋頭
廣東有個傳統習俗:中秋吃芋頭。老人家認為,吃芋頭寓意辟邪消災。不僅是因為芋頭長至中秋時節最為肥美,更重要的是芋頭是多子的生物,而且母芋頭總是和一窩小芋頭同生在一處,象征母子團圓。粵語“芋頭”又與“護頭”諧音,一家人一起吃芋頭表示合家團圓平安的意思。
吃柚子
柚子外形渾圓象征團圓之意,同時,“柚”與“佑”諧音,代表希望月亮護佑的美好意願,再加上中秋節前後又适逢盛産期,柚子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或者是“意頭”夠好,使得柚子成為中秋節一個必不可少的主角,在廣東中秋吃柚子依然是一個傳統。
吃菱角
如果家裡有小孩,還要備上菱角。中秋節給小孩吃菱角,寄托大人希望他們“聰明伶俐”的祝福。菱角可以去殼後切成粒狀煲粥,賞月吃過月餅之後食用,可減少油膩感;用鹽水煮熟後撈起,一邊賞月一邊食用也很有趣。
廣州賞月好去處
珠江
珠江水,兩岸燈,配上月圓之夜,在濱江兩岸華燈映照,頗具夢幻色彩!兩岸紅棉燈、柱頭燈、泛光燈沿路而設,燈光幻麗,樹影婆娑,美不勝收。
二沙島
二沙島如世外桃源般擱淺在珠江江面上。難得的鬧中取靜,沿着江邊散步,在中秋圓月之下,輕彈淺唱譜一曲醉明月更詩意!
流花湖、荔灣湖
廣州城流花湖、荔灣湖之中秋美,人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倚欄傍湖,盡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詩般意境。
廣州塔摩天輪
傳聞李白因撈水中月而掉進湖中,現在我們也可以到“小蠻腰”乘坐摩天輪,體驗一把“撈月”的風雅,不過千萬不要像詩仙一樣探出身去哦!
與一般豎立的摩天輪不同,廣州塔摩天輪不是懸挂在軌道上,而是沿着傾斜的軌道運轉,球艙殼體晶瑩剔透,遊客可以從各個角度觀賞廣州迷人夜景,将全城中秋景盡覽眼底。
番禺大橋
月下橋前是傳統文化中典型的靜谧場景,很容易引發鄉愁的思緒。在中秋之際,橋和月更是無法分開的。現代建造的鋼筋水泥大橋雖然完全脫離了“靜谧”二字,可在燈光和車流的配合下,也是一番獨特的賞月體驗。斜拉索的鋼筋水泥橋番禺大橋很有工業時代的簡潔和陽剛之氣,與柔美的月光形成了個很奇妙的對比。當然,在橋面上靠在路邊賞月不現實,在北段橋下小洲村和瀛洲附近的大批露天食肆裡,能更好地看到橋景與月色的結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