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也就是2022年9月26日,年屆八旬、患病三年的母親,溘然病逝,雖說我心中對生死、臨終這類問題做過功課,心裡也有些準備,但還是被這個突然意外擊蒙了,隻顧着母親後事的處理上,其它的事都往後安排了。
現在靜下心來,面對母親空落落的房子,終于明白“有媽才有家”這話的真實含義,也有些話,想捎給天邊的母親聽。
老媽在時,毫不覺察,總是有空去坐坐,看看老人家裡有啥新添置、看看老媽和老爸最近吵架沒、看看老人的飯桌上有啥吃的、順口的話也捎帶吃兩口……,種種橋段,終成回憶,講出來揪心的難受。
我才知:母親倔強的性格,支撐了她的一生,也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母親的一生,極盡平凡普通,很年輕時,經人介紹,從郊區走出嫁給了市區非常普通的老爸,成了那時候很牛的“城城”家,農村戶轉成市民戶,但這也成了母親一輩子的心病:雖是城市戶但并沒有城市工作,母親家境貧寒,兄弟姐妹多,又為大,由于從小照顧兄弟姐妹,失去了上學的機會,但她多能、要強、不求人的性格卻從小練就,在那個提倡“自給自足”的年代,這性格無疑是适合的,使我們總能得到庇護,後來随着社會轉變,這性格就開始落後了,導緻自己後來因沒工作産生自卑,怕連累孩子們,喪失了生存欲望,最後直接導緻去世,想起來,我很為自己的幫不上忙,自己的無奈愧疚,物質上短缺尚可補,精神心理上的虧欠是永久的,老媽:但願來生再做母子,容我補來。
我才知:由于母親、父親的成就,才有了我們兒女的今天,母親的一生給我們做兒女的上了一堂生活實務課,成就才是真愛,上面已說,父母婚姻是那個年代的産物,倆人婚前面都沒見過,婚後才發現根本就是兩路人,母親倔強、自立不求人,父親軟弱、愛順從,一輩子的不合卻從未說過分手的話,努力維持着,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家,這在現在是根本不敢想的事,但父母卻生生的把它完成,老媽:這份恩情,彌足珍貴,來生再報吧!
現在,母親與我們天人永隔了,想說再多的言語也聽不見了,但因為她的普通,我忘不了,因為她的平凡、有缺點,我更舍不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