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見一首詩。
蠶婦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绮者,不是養蠶人。
這首詩寫的明白如話,初看覺得淺顯易懂,但是看過以後又細細思量,感觸頗深。
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住在鄉下以養蠶為生的婦女,昨天到城市裡去趕集并且出售蠶絲。回來的時候,她卻是淚流不斷,傷心的淚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濕了。
因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
想來作為一個養蠶人,每天都在辛苦勞作,以便産出更多蠶絲賣出好價錢。她自己原本是知道她穿不起蠶絲做成的羅琦衣的,但就像一條狗會心安理得吃人剩下的飯一樣,她的内心沒有任何波瀾。此時她的内心是無比純潔天真。直到有一天她來到集市親身感受交換,她突然開智了,她意識到原來自己并不是心安理得的穿粗布衣,而是自己穿不起羅琦衣。同樣都是人,自己就得為生活計廉價奉獻自己的勞動力,把親身産出的無比珍貴的蠶絲賤賣給有錢人穿。也許有錢人還不十分珍惜,随意糟踐。這個事實使她的内心遭到一萬點暴擊。她越想越委屈。
突然又一想,這樣的事古已有之,且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形式,從來沒有斷過。
有多少富士康的員工起早貪黑一個月卻買不了一部自己生産的iPhone。
有多少農民工辛苦一個月卻買不了一平自己蓋的房子。
有多少職員兢兢業業廢寝忘食幹出的成績卻是領導的。
蓋《老子》有言: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什麼意思呢?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減損有餘的,補益不足的,就像大自然把山尖削平把溝壑填補,最大的樹也必然最遭風。而人類自己創造的法則呢,則是減損不足的,奉獻給有餘的。一個人越窮,就越缺乏掙錢的技巧,一個人越富,來錢的門路就越多。尤其在股市,一顆韭菜怎麼也比不過腰纏萬貫的資産大亨,反而因為自己的韭菜身份,常常被收割。
而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沒有人會心疼你的韭菜身份主動給你澆水。
事實上,當社會上人道盛行,天道就該發揮作用(事實上一直在發揮作用),就該損有餘而補不足,隻是這種“有餘”得到一定的量,才能由量變引起質變。這時,通常就會有人要“替天行道”。
幸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國度,我們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這本身就是在替天行道。
再回看這首詩,雖然不知道這位婦人的容貌,但真的對這名養蠶人憐香惜玉。至少,她的内心是明亮清澈的,也是善良的,要不,她也不會把她的手巾哭哭濕的。
但我相信她會振作起來的,不會自暴自棄,會自憐自愛,就像你我大多數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