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中心思想是,通過贊譽“無死地的善攝生者”,說明不能貪圖自己的欲望和享受的道理。
關于“生之徒和死之徒”,很多人都沒有從老子在第七十六章給出的定義去理解,隻是望文生義,随意發揮,自然是錯誤連連。看來,《道德經》難以理解,文本不熟是一個基礎性的原因。還有,關于從“道”的角度對人進行劃分以及對應着怎樣的行為造作和結果,很多人是做不到融會貫通的。至于本章的主旨,個别的人以為是從哲學上談純粹的生死問題,這也是不得要領的表現。
你如果能把這“細讀文章”細讀完,你會發現做到不以自己的知見摻雜到文化經典的解讀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章在章外、邏輯自洽、服從主旨,是關鍵。
【原文】
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2、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意譯】
1、人,始于出世而生,終于入地而死。一生柔弱叫生之徒,有十分之三。一生堅強叫死之徒,有十分之三。本來可以生、卻主動置自己于死地的人,也有十分之三。(這第三種情況)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呢?因為他們變得過于追求自己的欲望和重視自己的享受了。
2、我曾經聽說過,善于珍攝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犀牛和老虎這些猛獸,參軍打仗不會遭受铠甲和兵器的攻擊。(這樣的人,)能使犀牛沒地方投放它的角,能使老虎沒地方使用它的爪,能使兵器沒地方容納它的刀口,這是什麼原故呢?就是因為他(從來都不追求自己的欲望,不重視自己的享受,沒有與外境造成矛盾沖突和利益紛争,因而)不會讓自己處于危險的死地。(這是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的人,這類人有十分之一。)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我把它翻譯為:人,始于出世而生,終于入地而死。一生柔弱叫生之徒,有十分之三。一生堅強叫死之徒,有十分之三。
1、出生入死。在古代中國人看來,人是有生有死的,出世而始,是生;入地而終,是死。
2、這一章涉及到了老子對人的一種分類。在前面的細讀文章裡,強調了老子對人的終極分類标準是:道。例如,從依道而行的能力強弱,把人分為“善者與不善者”,從“信(道中有信)”即為人處事的真心誠意的程度,把人分為“信者與不信者”。本章是從人對道的态度、姿态的角度,把人分為“生之徒與死之徒”;再細分的話,還要加上兩類人,後面再談。
3、什麼是“生之徒”?什麼是“死之徒”?
①大家看第七十六章,裡面給出了明确的定義。“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什麼意思?就是說,活的東西是柔弱、柔脆的,而死的東西是堅強、枯槁的;那麼,同樣是活着的東西,可以把呈現柔弱之态的叫做“生之徒”,把呈現堅強之态的叫做“死之徒”。兩者的區别,類似于溫柔與暴躁、活潑與拘謹、放松與僵硬的不同,最極端的是鮮活之人與行屍走肉的不同。
②在老子那裡,柔弱與堅強的分野,在于對道的态度和姿态上。大家看第三十六章說的“柔弱勝剛強”,我在細讀時是這樣理解的:“柔弱,說的是人對‘道’的柔軟态度和低弱姿态;剛強,說的是人對‘道’的剛硬态度和高強姿态。在同一件事情中,兩相比較,前者之效果好過後者。比拟來看,一陣大風(道)刮來,柔弱依順的小草得以保全,而剛強對幹的大樹卻倒了。”可見,老子要表達的是,柔弱不争的依道而行的做法,勝過剛強自執的悖道而行的做法。簡單來說,與道對着幹,就是剛強,就是争;不與道對着幹,依道而行,就是柔弱,就是不争。
好,由“對道的柔剛姿态”去看所有人的人生,有人一生柔弱,就叫“生之徒”,占十分之三;有人一生剛強,就叫“死之徒”,占十分之三。
③辨别一下“堅強”與“剛強”。兩者意思差不多,與弱相對;堅強偏于堅固之态,而剛強偏于剛毅之氣。從老子的行文看,“堅強”表所有人和物,“剛強”單表人。
④徒。本義是“步行”!與本義相關的詞語有徒步、徒行、徒卒、徒士等;與“步行的人多、地位低”相關的詞語,如徒衆、門徒、徒庶等。結合本章,“徒”指物衆或人衆。“徒”還有其它的義項,但是,沒有一個義項是“途徑”的!但我看到有一部分人說“徒通途”,顯然是把主觀臆想的句意來倒扣字的含義了,發現對不上,就使出幾乎萬能的“通假”手段,就以為搞定了,真是無語。
⑤生死。很多人把“生、死”翻譯為:“長壽、短命”、“自然生長、自然死亡”,等等,都是不對的。為什麼?因為老子在這裡隻說出為生、入為死,并沒有扯什麼長生、夭亡的事;還有,老子在第七十六章給出了“生之徒、死之徒”的明确定義,又在第三十六章說明了論斷的邏輯,再加上立足全書主旨之“道”,我們把這些要點都綜合起來,就能融會貫通地理解老子的論述了。所有的關鍵,是要“以老解老”!不能望文生義!
【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我把它翻譯為:本來可以生、卻主動置自己于死地的人,也有十分之三。這第三種情況是什麼原因導緻的呢?因為他們變得過于追求自己的欲望和重視自己的享受了。
1、來到這裡,發現有第三個“十有三”。我們可以這樣整體把握各類型人的占比:三成的人是一生柔弱的“生之徒”,三成的人是一生剛強的“死之徒”,三成的人是這裡說的不道早已的“生生有死地之徒”,合起來是九成。剩下的一成人,老子沒有明确說明,大緻可以認為是後面談到的“由生而升華的無死地之徒”,為第四類人。
2、這句話包含了一個過程在裡面:“所有人(包括生之徒、死之徒)-生生之厚-動之于死地即不道早已。”
①“人之生”是指所有的人,前兩類人就在其中。
②從全書來看,人之于道,有幾種情形:第一,人依道而行,結果是“長生久視”,對應于第一、第四類人。第二,人悖道而行,結果是“受辱有殆”,對應于第二類人。第三,人反道而行,反到底質變為“不道”,結果是“動之于死地而早已”,對應于第三類人。
③第三類人既然到了“死地”,就意味着之前已然“不道”了。之前談過,萬物并作,大多複歸于道(第十六章),第一、第四類人屬于此列;而少數是與道反的,程度輕者為第二類“死之徒”,程度重者則反到底,質變為“不道”,會“早已”,相當于置自己于死地,這是第三類人。
注意,反與複歸,是兩種情形。“反”者是“遠曰反”“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裡面的“反”,相反的意思;而“複歸”約略可以理解為“返”。
④第三類人為什麼會主動置自己于死地呢?老子說了,是因為“生生之厚”。這裡的“生生”(類似于“病病”的句式)可以直譯為“以生為生”,相當于第七十五章說的“以生為者”和“貴生”,意思是過分追求自己的欲望和重視自己的享受。
作這樣的理解是有依據的!大家看,第七十五章說,“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這裡可以明顯地看到,如此“貴生、有身”的統治者把自己當成了百姓的矛盾沖突者和利益争奪者,無異于“喜歡和招攬大患”啊。理解了這一點,就能弄懂老子的特殊句式“貴大患若身”了(參閱細讀系列之第十三章)。而“大患”是什麼?就是無法寄(身)托(足)于天下,就是沒地方呆了,也就是“動之于死地”了!大家仔細體會,“生生之厚”之後的一個“動”字,點出的是欲望奴隸自願赴死而不自知的可悲,極其精妙!從“道”的角度看,統治者的結局是“天下”這個系統裡的“道”自然的結果,因為“貴生之有身者”必被“不自生的道”所碾壓。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1、這一段說的是“善攝生者”,他們達到了極其高妙的境地,能讓自己一直“無死地”。這是為數不多的境界最高的第四類人。
2、說“善攝生者無死地”顯然是與第三類人“動之于死地”相對來說的,既然兩者的結果是絕然相反的,那麼,相應的原因肯定也是絕然不同的。真正會生活愛自己的人怎麼做?根據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從現實的相反之處去發現“道”在起作用,原來“生生之厚者”是被“不自生的道”置之死地的。那麼,不過分追求自己的欲望、不重視自己的享受,就對了。用老子的話來說,就是“為腹不為目、不見可欲、實其腹、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等等。
3、注意,老子大談對治欲望,并不是要滅掉欲望!從“不自生故能長生、無私故能成其私、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等等諸多表述中,可以明顯看出,第一,老子是承認私欲的;第二,老子提出了對治私欲的方法,就是以“不自生、無私”升華之。(參閱細讀系列之第十三章、第七章)
4、就拿“陸行不遇兕虎,虎無所用其爪”來說,①得道之人是“不行而知”的,會避開猛獸出沒的地方。②得道之人是“不見可欲”的,碰見猛獸也不會去幹擾和捕捉它們,沒有引發其攻擊性,它們隻是自然生态裡的動物而已。③得道之人是“慈故能勇”的,有時是會勇敢地救助受困的猛獸的,最極端的就有以身飼虎的例子。這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一般都把它看成一個故事。但是,如果以其精神實質來看千千萬萬的為正義事業而獻出生命的人,就可以理解“慈故能勇”的精神内核和“死而不亡者壽”的境界了。
5、這一章,老子并不是從哲學上談純粹的“生死問題”,而是一以貫之地、很有針對性地談如何對治私欲以獲得長生久視的道理。老子的思想是極具現實針對性的,是極具正能量的,因而是大積極的。《道德經》的境界,常人難以想象,更難以做到,僅在解讀理解層面,就大量出現以世俗知見拉低其境界、以談玄說妙混淆其思想的現象,這是很無奈的;想想,也是自然的。
【細讀《道德經》系列,做嚴謹踏實、邏輯自洽的解讀,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