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3:02:02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1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2

貴州的施秉地區有一種非常奇特的賽龍舟風俗。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龍舟賽是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貴州施秉卻不是,它要晚20天,一般會是在農曆的五月二十五。

施秉的龍舟賽,與大多數人印象中的不同,它比拼的是龍舟設計的創新亮點與制作的精美程度,而不僅僅是速度。據說,這裡曾有一艘巨型龍舟,它全長達77.8米,寬2.5米。堪稱當時世界上最長的獨木龍舟。巨型龍舟下水時的壯觀場面,登上了全國各大媒體的版面,也成為了當地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以此同時,中國西南大山中得施秉苗寨,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這裡到底有怎樣一方山水,孕育出如此奇特的風俗呢?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3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4

帶着這一疑問,《地理·中國》考察隊決定前往施秉進行考察。施秉縣位于貴州省中東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30千米。到達施秉後,考察隊員首先決定到當地的史料館查閱一些施秉的曆史信息。他們很快在一些曆史舊檔中發現,施秉在過去居然自然災害頻發。根據史料的記載,施秉曾多次發生水患,大型泥石流和山體滑坡頻頻出現,給當地人的生産和生活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不僅如此,考察隊員還發現,施秉的泥石流災害大多集中在明清時期。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5

專家指出,就施秉目前的自然地理因素分析,這裡并不能完全滿足泥石流的形成條件。那麼,曆史上為什麼施秉會頻繁出現水患災害呢?考察隊員此時想到,施秉獨特的賽龍舟風俗,是否也和當地水患頻發有關,當地人難道是把龍舟賽最為一種盼望風調雨順的祈福儀式嗎?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6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7

經過調查,考察隊員了解到,明朝初年的一天,一道聖旨離開大明皇宮,被驿卒曆經群山險道,飛馬送到了施秉,就是這道旨意,從此改變了施秉的命運。得知這一帶盛産優質杉木,紋理細緻,入土不腐,朝廷下發诏令,開啟了這裡征集“皇木”的曆史。自此,蜿蜒流過施秉的河流上,便時常漂滿成捆的木材。體積宏大的木料,從舞陽河,經沅江、長江,再由京杭大運河運往皇城。

浩浩蕩蕩的皇木運輸場景,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然而,對于木材的過度開采,給施秉的發展埋下了禍根。清乾隆36年,施秉大雨,導緻山體坍塌,死亡人數超過90人,毀壞房屋四十餘間;附近地區的大型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也頻頻出現在史料的記載當中。

然而,帝王之家為什麼會選定遠在西南大山深處施秉的木材呢?這裡的木材有什麼特殊之處嗎?讓人更加疑惑的是,施秉地區屬于喀斯特地貌,這種地貌應該是幹旱,少土,植被稀少,為何這裡會出現樹木參天的景象呢?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8

為什麼水災越來越多(為何頻發水患災害)9

考察隊員深入險境,終于得出了結論。專家說,在施秉總面積超過1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以白雲岩為主體的地層。這種岩層的滲水性較弱,表面極易風化成土壤。因此,在絕大多數喀斯特地區都難以生長茂盛植被的情況下,施秉卻呈現出一派樹木參天的美景。

而這片綠意繁茂和大山間流淌而過的江河一起,構成了今天施秉山擁水抱,生機盎然的勝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