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豫劇經典大全馬金鳳

豫劇經典大全馬金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5 13:18:46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5月29日上午7點15分,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在青島病逝,享年100周歲。她是以90年舞台生涯诠釋着中國戲曲繁華的豫劇大師,憑借“穆桂英”等經典角色,名震梨園半個多世紀。 29日下午,馬金鳳的兒子馬建新接受半島全媒體記者采訪時透露,母親最後一次登台是在2012年,“她一輩子就是以舞台為生,她經常說的話是:‘為觀衆唱戲是我這輩子最大的事!’”

視戲如命

花甲之年仍“出征”舞台一線

豫劇經典大全馬金鳳(穆桂英經典成絕響)1

“轅門外那三聲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裡走出來我保國臣,頭戴金冠壓雙鬓,當年的鐵甲我又披上了身……”提起馬金鳳,不少人腦海中都會響起《穆桂英挂帥》裡耳熟能詳的唱段,她塑造的巾帼英雄“穆桂英”氣宇軒昂,而這段充滿民族氣節、家國情懷的唱詞,在馬金鳳的演繹下,更是讓人熱血沸騰。《穆桂英挂帥》等劇目影響幾代人,如今,經典唱段已成絕響。

記者采訪時獲悉,因兒子馬建新畢業後分配到青島工作,馬金鳳自1992年就開始“以青島為家”了,居住在廣電大廈附近。2005年之前,母親的演出特别多,“基本上一年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全國各地演出。就是流動性的,像大篷車一樣,哪兒邀請就去哪兒。”有時候馬建新會陪着母親,“我不能去的時候,劇團也有專門陪她的助理。”

母親總說演出的時候比在家還方便,“首先不用做飯,走到哪兒就吃到哪兒。我媽媽是個演員,一輩子就是以舞台為生,我媽常說的話,就是‘為觀衆唱戲是我這輩子最大的事。”

馬建新透露,以前就算不演出,在家裡母親也會每天積極練功,“那是她的專業,她經常看以前演出的畫冊、錄像,看電視,看京劇等戲曲的演出,了解國家新的文藝形式,對她來說,藝無止境、學無止境。”

馬金鳳一輩子癡迷戲劇、視戲如命,她創立的豫劇馬派聲腔清脆明亮,獨具藝術魅力,每次演出都獲得觀衆熱烈的掌聲,她也成為戲劇舞台上的常青樹,花甲之年仍活躍在舞台一線。她經常說,“穆桂英能53歲又出征,我為什麼不能出征呢!”馬建新回憶,母親最後一次商業演出是在2007年,“但是她還會參加專業性的戲曲活動,最後一次登台則是在2012年。”

耄耋之年依舊為藝術堅持,即便認不清人、說不清“自己的年紀”,卻還清楚地記得《穆桂英挂帥》的每一句唱詞。馬金鳳将一生都貢獻給了舞台,她也是公認的二十世紀舞台生命最長的豫劇表演藝術家。“我的生命在舞台上”,是這位百歲老人對觀衆、對她為之奉獻一生的豫劇藝術的深情告白。

喜歡青島

脫下戲服則是慈祥鄰家奶奶

豫劇經典大全馬金鳳(穆桂英經典成絕響)2

遺憾的是,馬金鳳90年的演出生涯中,從未登上青島的戲曲舞台。馬建新透露,上世紀60年代曾經有一次在青島演出的機會,“但因為特殊原因,隻走到了濟南。”

脫下戲服,馬金鳳就像一位慈祥的鄰家奶奶。因為在青島沒有親戚,馬金鳳老人晚年基本是深居簡出,和外界也很少聯系,即便走在路上也很少有人能認出,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穆桂英”!

馬建新透露,僅僅是同院的幾位鄰居“知道”母親的身份,“當然和在河南被大家熟知的感覺不同,但媽媽心态一直都很好。” 老人的晚年生活一直很規律,偶爾出去轉轉,“但很少逛街,也不去超市”,很多時候坐在陽台上曬曬太陽,看看央視戲曲頻道或河南的梨園頻道。

2021年12月11日,馬金鳳老人在青島過百歲生日,豫劇馬派弟子柏青、關美利、劉冰、謝延巧等從全國各地專程趕到青島,為恩師慶生。弟子關美利說:“我的老師一生心系舞台,她堅持為人民而唱,生活平淡,唱戲是她一輩子最大的事情。”

馬建新透露,“母親在安詳中辭世,沒有痛苦”。他也感謝青島社會各界對馬金鳳老師的關注,“她很喜歡青島”。馬金鳳生活在鄭州的兩個女兒,在接到消息後也第一時間坐高鐵趕往青島。

開創“帥旦”

“穆桂英”轟動劇壇盛演不衰

“看了馬金鳳,一輩子不生病”。馬金鳳是一個時代的标記。她是豫劇“五大名旦”之一,中國戲曲“帥旦”行當的開先河者,豫劇“馬派”藝術創始人,曾獲得“文化部終身藝術成就獎”“德藝雙馨藝術家”等多項殊榮,被稱為國寶級豫劇大師,代表作“一挂兩花”(《穆桂英挂帥》《花打朝》和《花槍緣》)。

馬金鳳的一生就是一部梨園傳奇。1922年出生于山東曹縣的馬金鳳,家裡三代要飯,從山東逃荒到河南。5歲初學河北梆子,7歲跟着父親登台演出《三義記》《劉二姐趕會》等劇目,被戲迷叫作"七歲紅”。8歲改學豫劇,先期唱紅于中原一帶,後紮根洛陽。

15歲,她所表演的穆桂英融青衣、武旦、刀馬旦為一爐,塑造了氣宇軒昂的巾帼英雄穆桂英,以“我不殺安王賊永不回家門”,迎接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強烈的家國情懷、個性鮮明的劇中人物、酣暢淋漓的大段唱腔以及演員獨特的表演,讓這出豫劇名劇從此盛演不衰。

洛陽市豫劇團1956年首次進京表演時,馬金鳳演出《穆桂英挂帥》轟動首都劇壇,郭沫若、田漢、夏衍等到場觀看,著名戲劇家吳祖光撰文三篇盛贊她是一朵“洛陽牡丹”。老舍先生也曾在欣賞完豫劇《花打朝》後評價馬金鳳:“大衆喜開顔,洛陽金鳳來。”

在上海演出時,《穆桂英挂帥》中熾熱的家國情懷深深地觸動了梅蘭芳。梅蘭芳将自己所佩戴的鳳冠贈予了馬金鳳,作為師徒關系的見證,此後馬金鳳的名字正式列入《梅蘭芳弟子錄》中。京劇版《穆桂英挂帥》正是由豫劇移植而來,也由此成就一段梨園佳話。

1980年,洛陽市豫劇一團到鄭州參加豫劇流派會演,豫劇“馬派”由此确立。2004年12月,馬金鳳獲文化部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培養人才

80多歲堅持上課96歲還收新徒

馬金鳳的藝術成就遠不止于戲曲舞台演出。她一直重視豫劇人才的培養,緻力民族藝術傳承。她經常說,“一人紅,紅一點;大家紅,紅一片。”

2009年,國内首個豫劇本科班在中國戲曲學院開班,馬金鳳為學生上課,培養豫劇人才。80多歲時,馬金鳳仍堅持為中國戲曲學院的學生上課,指導豫劇表演。2017年,96歲的馬金鳳再收新徒,師徒年齡相差近60歲。即便到了百歲時她仍然心系戲曲事業,關心傳承人的成長和進步。

馬金鳳的弟子學生已經有近百人,遍布全國的城市和鄉村, 她說“培養下一代是我的重要任務,我有信心把我們的下一代,年青的戲曲工作者幫助好、教好,叫他們接我們的班。我有信心把咱們豫劇發展興旺!”從風華正茂到耄耋之年,馬金鳳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大師已去,浩氣長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