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如果不知道産地的特性你就很難買到真正的好料,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和田玉都有哪些産地,各有什麼特性。
和田玉按産地分分别有新疆料、青海料、俄羅斯料、韓國料、岫岩料、加拿大料、台灣料和貴州料,市場目前主要以新疆料、青海料、俄羅斯料和韓國料居多,這裡着重介紹這四個。
一 新疆料
新疆産和田玉的礦區有若羌至且末礦區、和田玉至于田礦區、莎車至塔什庫爾幹礦區、天山礦區、阿爾金山礦區。新疆出産的和田玉形式較豐富,有山料,籽料、山流水料、戈壁料。顔色有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新疆和田玉呈油脂或蠟狀光澤且滋潤感較強,好的材料無瓷性,因厚度不同透明度也不同,整體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狀、光滑、油脂感強、手感較沉。硬度6-7,油性好,色度純正,質地細膩滋潤,雜質少。
二 青海料
青海産和田玉又稱青海料。結構為纖維變晶結構,毛氈狀結構,半自形中立鑲嵌結構及殘晶結構。結構較松散,脆性大,透明度高,油性差。光澤不及新疆和田玉強,硬度也較新疆料略低,一般為5-6,抛光不好的成品表面有毛玻璃的感覺,結構裡有常見比玉石結構更為透明的玉筋,俗稱水線。細小松散的點狀,絮狀物是它的典型特點,顔色除白色外,還有青白、青綠(翠青)、黃、糖(淺褐)、紫(煙青)色等多種顔色,這是青海産和田玉的一大特點。
三俄羅斯料
俄羅斯産和田玉又稱俄料,在市場上十分多見。主要成分為透閃石、雜質較少,以白玉,碧玉、青玉為主,有少量黃玉。其中白玉質量遠遠超過其他産地的和田玉,但稍微發幹。俄羅斯産和田玉與新疆産和田玉雖然同屬于昆山山系礦脈産出的透閃石系列,但在結構和物性上還是略有區别的。俄料以山料為主,透明度不如青海料,油潤度也不如新疆料,但其玉質純正,常見顔色有白色、黃色、褐色、棕色、青色、青白色等。俄羅斯碧玉的綠色較正,原料中有黑點及顔色的明暗分布,大多數俄羅斯碧玉能看出蘿蔔紋的結構特征,多黑的,顔色不均勻,俄料也有籽料,俄籽料的白色氧化皮較厚,皮下的糖色多呈黑褐色,顔色較深,與白色界限較清晰。俄羅斯白玉的礦體由于受擠壓構迳運動的影響,含三價鐵離子的溶液沿解理縫或裂隙滲濾,形成了極具個性的棕色,褐色糖玉品種。
三韓國料
韓國産和田玉一般稱為韓料,是一種産于朝鮮半島南部春川地區的軟玉。目前出現的韓料均為山料,韓料并非新玉種,但老坑料已基本采完,現在的韓料應該是新發現的礦坑。韓料的礦物組織結構和微量成分與和田玉基本相似,都是以透閃石為主的礦物。硬度5.5左右,比其他産地和田玉略低,密度也微小于新疆産和田玉,手感略輕,質地略松,雕琢時容易崩口,抛光後油脂光澤不強,不夠柔和。韓料多顯青黃色和淡淡的棕色,透明度小于青海料,白度不如俄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