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料哥
今天,一個重磅消息在深圳和汕尾人民的朋友圈刷屏了。
“深圳的一個新發展機遇就是深汕特别合作區,即汕尾劃了468.3平方公裡給深圳規劃和發展,目前我們正在規劃專線高鐵和高速公路直通這裡,這個地方的居民也要全部轉成深圳戶籍。 ”
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在22日的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論壇”上透露了這一重磅消息。
深汕特别合作區居民将全部轉成深圳戶籍!當這個消息迅速傳開時,深汕特别合作區一名基層幹部的回應是:很轟動。
2017年下半年以來,被稱為深圳第“10 1”區的深汕特别合作區交由深圳全面負責建設管理。
深汕特别合作區宣傳片↓↓↓
有料哥了解到,按照中央、省市精神和部署,深汕特别合作區打出了粵港澳大灣區門戶區、深圳自主創新的拓展區、區域協調發展示範區這三個定位。
盡管官方宣傳得高大上,但小夥伴們關注的肯定是現實而具體的問題,如深汕特别合作區究竟在哪裡、有多大?除了把當地居民轉為深圳戶籍外,還有哪些影響?有料哥今天就給大家深度分析一下。
深汕特别合作區在哪裡?
從深圳市中心出發,走沈海高速,或者惠深沿海高速轉沈海高速,約120公裡的路程,在白雲仔收費站下高速,進入324國道數分鐘就可抵達深汕特别合作區,全程約一個半小時。
從地圖上看,深汕特别合作區位于廣東省東南部,地處珠三角平原和潮汕平原之間,西、北部與惠州市惠東縣接壤,東與汕尾市海豐縣相連,南臨紅海灣,是粵東通往珠三角地區的橋頭堡。轄區包括鵝埠、小漠、鲘門、赤石四鎮,總面積468.3平方公裡,可建設用地145平方公裡,海岸線長42.5公裡,區内常住人口為7.1萬人。
這裡距深圳市中心120公裡,廣州200公裡,香港82海裡,鹽田港80公裡;東距汕頭200公裡,汕尾港35公裡。
2011年2月11日,廣東省委、省政府批複《深汕(尾)特别合作區基本框架方案》,正式成立深汕特别合作區。
自2011年5月授牌成立以來,由于規劃未明确、體制未理順等原因,深汕特别合作區的發展一度停滞。
到了2017年,深圳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展合作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全面接手主導工作。在深圳市統計局今年4月中旬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去年合作區的GDP首次納入深圳GDP中。
2018年上半年,《關于深圳市組織實施深汕特别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的工作方案》(後簡稱《工作方案》)已經正式印發,該工作方案中就已提到,将開展居民身份證、戶口薄的更換工作。可見,昨天的這則重磅消息出爐其實醞釀已久。
《工作方案》還強調要将深汕特别合作區作為深圳市一個重要的經濟功能區,按“10 1”(深圳市10個區 深汕特别合作區)模式給予全方位的政策和資源支持。
對于深汕特别合作區所有居民有望轉成深圳戶籍這一新動向,有研究人士認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實際管轄面積從1997平方公裡變成了2465平方公裡,剛好等于東莞的面積。而擴大了468平方公裡,相當于6個福田區大小的面積,深圳的實際管轄面積擴大了23.45%。這對于土地極度緊缺的深圳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當地居民轉深戶,有何影響?
據了解,此次透露的居民戶口轉成深圳戶籍,正是《工作方案》規劃到的内容。
對此,很多當地居民非常關注轉為深戶後能否享受深圳福利:比如,小孩能不能享受跟深戶一樣的政策就讀深圳的優質高中和大學、社保會不會看齊深圳、深圳的各種惠民福利會不會延伸到這裡……
盡管目前沒有答案,但不少居民認為,轉為深戶後肯定會優于現在的。一位基層幹部表示,立足于在當地解決醫療、教育等問題或是政府的重要思路,既滿足當地居民的需要,也提高深汕特别區對于人才的吸引力。
據悉,深汕特别合作區正在加速“打基礎、補短闆、強弱項”。據了解,規劃建設三甲醫院、門診部、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寄宿制高中都已擺上了政府的議事日程,成為今年深汕特别區的重點工作。今年以來,深汕特别合作區管委會多次深圳的衛生、教育部門溝通合作,推進醫院、學校項目的相關籌備和建設。
除了轉深戶外,深汕特别區還将有這些大變化:
一、當地4鎮改設為街道。深汕特别合作區變成深圳第“10 1”區後,根據計劃,根據規定,将核定鵝埠鎮、小漠鎮、鲘門鎮、赤石鎮(含圓墩林場)改設街道的編制職數,這四個鎮改為街道,開展居民身份證、戶口薄、車牌、社保卡等更換工作。據悉,目前鎮改設街道的工作仍未正式落實,鎮上還未重新挂牌。
二、當地原屬汕尾公職人員劃轉深汕特别區管理。除了深汕特别合作區領導班子由深圳選任外,原先四鎮的公職人員的人事安排是一項重要工作。據南都記者了解,根據計劃,原有汕尾市(海豐縣)選派及派駐人員、“四鎮一場”及下設機構編制之内且同意劃轉合作區管理的人員,經相關部門審核批準,未來将轉由深汕特别區辦理定崗任職。
據當地鎮幹部透露,今年初,當地各鎮上有編制的公職人員基本都已簽字同意劃轉深汕特别區管理,相關鎮裡的相關材料已經上報,但截至目前,公職人員劃轉管理一事仍未完成,當地的幹部也在等待消息。
業内人士分析,深汕特别合作區通過引入深圳特區的創新精神、延伸和拓展深圳城市功能,創新産城融合發展路徑,惠及了當地老百姓,是能得到當地群衆大力支持的。
一方面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區對标深圳着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其成功經驗和模式将逐步在汕尾複制推廣,助推汕尾在教育、醫療、就業、社保、養老、住房等領域向深圳靠攏看齊,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另一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區承接了深圳部分城市功能,如大學園、醫院、保障房等均完全采用深圳的平台、管理标準和産業扶持政策建設。目前深圳支持建設的三甲醫院、人才公寓、高級專家公寓、鵝埠産業核心區公共配套設施等建設正加快推進,城市廣場已建成使用,街心公園、開元小區等設施将為深汕兩地居民重要的居住配套。
深圳的“飛地”将如何表現?
在官方對深汕特别合作區的部署中,有一個關鍵詞非常惹眼,那就是“飛地”:
深汕特别合作區的目标是要成為中國飛地經濟發展模式首創者、飛地治理模式首創者、飛地城市化實踐首創者。
8月底的深汕特别合作區,已經有點涼快。在管委會辦公大樓一側,名為“東進樓”的宿舍分外顯眼。
這裡不是深圳,但到處都有深圳的“影子”。作為深圳最大的“飛地”,“在這裡工作,感覺像在深圳的某個工業園一樣,到處都是熟悉的名字——公交車、公交站和路牌都跟深圳一樣。”在深汕特别合作區工作的蕭華說。
去年下半年,體制機制調整方案通過後,深汕特别合作區調整為深圳全面主導,正式改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而此前的分工是深圳市主導經濟管理和建設,汕尾市負責征地拆遷和社會事務。
今年以來,深圳市醫療衛生、人居委、民政局、氣象局多個深圳政府部門到深汕特别合作區調研。據悉,深汕特别合作區啟用了0755的電話區号。從去年11月3日開始,深汕特别合作區官網陸續的3則發布官文中,深汕特别合作區均名改為“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區”。
去年10月29日,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深圳前三季度生産總值為15408.62億元,括号注明含深汕特别合作區。“深圳總部 深汕基地”“研發 生産”成為深汕特别合作區的發展模式。深汕特别合作區已引進了華為、騰訊、華潤等大數據産業項目,截至去年5月,來自深圳的項目占87.5%。
據了解,深汕特别合作區與深圳市國資委形成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已引進深圳水務、深圳燃氣加快合作區水、氣、污水處理等配套建設。
去年9月,深圳巴士集團開通了深汕特别合作區公交2路、3路,目前深汕巴士已開通3條區内公交線路,可刷深圳通出行。該區域先後與深圳特建發、鹽田港、水務集團、燃氣集團、巴士集團、出版集團、天威視訊、深高速公司、建安集團等衆多深企合作,越來越多的深圳公共服務元素正進入合作區,居民有望實現“深圳标準”的生活。
在将2018年确定為全區基層基礎全面建設年的背景下,深汕特别合作區正加快基礎配套和産業項目建設,努力實現與深圳政策貫通、交通互通、資金融通、人才暢通、民心相通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新城規劃建設道路71條,已建成通車19條,已動工建設26條,正在開展前期工作26條。
有料哥了解到,去年7月份動工的廣汕鐵路,其中原本規劃的赤石站已經改名深汕站。廣汕鐵路建成後,将實現廣州與深汕特别合作區間的一小時内互達,并将與已通車的廈深高鐵和拟規劃建設的深汕高鐵組成深汕特别合作區的高鐵體系。
除了目前已有的高速公路和高鐵,還會有一條專線高鐵和高速公路直通深汕特别合作區。要發展先修路,打通了交通命脈以後,深汕特别合作區的發展可期。
除了交通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其他與經濟相關的項目也逐步落地。據有料哥了解,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區已落地産業項目67個,預計達産後年産值有望超過600億元,年稅收約40億元。
這個被外界定義為“東深圳”的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1.深汕合作區居民将全部轉成深圳戶籍,你怎麼看?1.希望居民可以享有深圳福利2.能為深圳發展助一臂之力 提交
【策劃】洋曉
【撰文】陶清清
【校對】吳荊子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南方号~深度~粵有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