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劇木刻圖《趙氏孤兒》 圖片選自《元明清雜劇故事》
從古至今,以雜劇為代表的中國戲曲文化都享有世界級名望。昔日,它與古希臘戲劇和古印度梵劇一道,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如今,基于雜劇的昆曲、京劇等紛紛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得到全人類的關注與珍惜。
就文化優勢而言,文本、唱腔、演藝、舞台之美等自不待說之外,雜劇還有一個别的古典文學品種無可比拟的特點,也就是入世性,以及由此而來的普及性和強大影響力。誠如陳獨秀所言,“戲園者,實普天下人之大學堂也”。幾百年來,寓教化于娛樂的雜劇,曾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民衆的是非榮辱觀。花木蘭替父從軍、中山狼忘恩負義、衆人舍命救助趙氏孤兒、才子佳人牆頭馬上來相會……家喻戶曉、口口相傳的“中國情節”,沉澱于中華兒女的集體記憶中,時刻提醒我們堅守勤勞簡樸、通情達理、尊老護幼、愛國如家的美好品德。
遺憾的是,雜劇目前似乎尚未散發出應有的光彩。同為文化瑰寶,與雜劇齊名的唐詩宋詞已得到充分挖掘,孩子們在學校誦讀古典詩歌,各種“最美詩詞”成為許多人的床頭書;雜劇卻顯然沒有得到足夠推廣。比如,說到馬緻遠,很多人一口就能報出他的《天淨沙·秋思》名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卻鮮有人了解這位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雜劇代表作,如講述王昭君愛情故事的《漢宮秋》,或者無厘頭至極、堪比周星馳喜劇的《薦福碑》。雜劇為何遭到忽視?原因之一,或許在于雜劇本身的語言特點。關漢卿名劇《窦娥冤》中,用幾句對話,極其簡潔地交代了情節,實是極高明的戲劇表達。但是,古代漢語與現代差别甚大,生動的語言中,夾雜了不少獨特的表述和詞彙,以及諸如“正旦做悲科”之類術語。現如今一般人已沒有觀劇習慣,雜劇隻能直接作為文本閱讀,對現代人而言可謂頗為晦澀、障礙重重。其次,戲劇與簡短的詩詞不同,每每體量較大,把一整本雜劇讀完,必然耗時甚多,與當代人的生活節奏有所沖突。如此一來,雜劇這種蘊含典雅文字、生動情節、為我泱泱中華獨有、對我們的整體性格影響甚大的優秀文體,無奈為現代讀者所擱置,也就情有可原了。
如何才能讓雜劇為現代人所接受,迎合弘揚優秀古典文明、增強文化自信的時代需求?古典文學教授陳美林先生獨辟蹊徑,提出“以文學來研究文學”的解決思路。陳美林先生發現,即便專業學生,每每也因為雜劇語言之阻礙,難以讀懂晦澀的原文。為了尋找一條幫助學生進入雜劇的捷徑,他展開研究,發現文學史上多種文體不乏相通之處,小說和戲曲兩種叙事體裁之間尤其如此,許多戲曲故事正源自小說,諸如《三國演義》《水浒傳》之類小說也曾從“三國戲”“水浒戲”等戲曲作品中大量汲取素材。民間流傳過程中,戲曲和故事本就彼此相融,唱詞、情節兼用,亦演亦說,正是市井閑談傳播戲曲核心内容的本能手法。既然自古如此,何不以此為解,用一種易為當今讀者接受的文學,來解讀另一種内涵豐富、不容錯過,隻因時代隔閡而不易上手的文學呢?同時,英國散文家查爾斯·蘭姆和姐姐改莎翁劇本為通俗小說,炮制出世界名著《莎氏樂府本事》的做法,也給陳先生以啟發。課餘時間,陳美林先生開始嘗試在保留核心元素,也就是充滿中國韻味的古典情節,以及部分精彩原文的前提下,将不易閱讀的雜劇改寫為通俗有趣的故事。
文筆流暢通達的陳美林先生,身為大學者而甘寫小作品,出于對雜劇的熱愛和責任感,竟然一發不可收,在主業《儒林外史》和明清經典小說研究之餘,堅持完成了對元代、明代、清代數十部雜劇的改寫,并在每則後附上文學賞析和原劇源流考證,彙為元明清三部不僅極具可讀性,亦不乏學術含量的《雜劇故事》。專家盛贊其為“把研究古典文學的治學的嚴謹作風全放在改寫上面。改寫的文字處處溶入原著的精華,每字每句幾乎均有出處”。古老的雜劇,由此借精彩故事而重生,美感風華、道德教誨,在現代人熟悉的文字形式中再度綻放。
這些雜劇改寫作品,雖然原先僅針對古典文學專業學生而作,卻很快得到更廣泛意義上讀者的認可和歡迎。紅娘、崔莺莺與她們美好的青春愛情、黑旋風李逵疾惡如仇除霸安良、青天包大人公正斷案百姓歎服……張生煮海、鐘馗慶壽、山壽馬秉公執法、白居易與琵琶女……乃至一些我們已不再熟悉,卻充滿力量、值得重拾的雜劇情節,其獨特韻味,也引來了國外讀者的關注,在各種語言的譯本中,它們正在對世界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感謝這些大學者改寫的小故事。借助它們,古老的雜劇終于再度呈現出與詩歌詞賦本就不相上下的古典美感,以故事來推廣雜劇,正大有可為。
(作者:周曉陽,系江蘇人民出版社編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