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慢性梅核氣能自愈嗎

慢性梅核氣能自愈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12:42:08

慢性梅核氣能自愈嗎?梅核氣病(咽異感症)中醫診療方案(試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慢性梅核氣能自愈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慢性梅核氣能自愈嗎(梅核氣病咽異感症)1

慢性梅核氣能自愈嗎

梅核氣病(咽異感症)中醫診療方案(試行)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标準——中醫耳鼻喉科病證診斷療效标準》(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第二版)(王士貞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

(1)以咽部異物阻塞感為主要症狀。其狀或如梅核,或如炙脔,或如貼棉絮,或如蟲擾,或如絲如發,或如痰阻,或如球如氣,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痛不癢,不礙飲食及呼吸。

(2)多于情志不舒、心情郁悶時症狀加重。

(3)咽喉部及食道無異常。

2.西醫診斷:參照全國高等醫藥院校8年制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2版(孔維佳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

(1)咽部或頸部中線有團塊阻塞感、燒灼感、癢感、緊迫感、黏着感等。

(2)注意區分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因素,排除咽部、頸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部位的隐蔽性病變。

(3)注意區分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區分急性傳染病、血液系統疾病和内分泌系統疾病在咽部的表現。

(二)證候診斷

1.肝氣郁滞證:咽喉異物感,或如梅核,或如腫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但不礙飲食。或抑郁多疑,胸脅脘腹脹滿,心煩郁怒,喜歎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

2.痰氣交阻證:咽喉異物感,咽喉多痰,咳吐不爽,或咳嗽痰白。肢倦納呆,脘腹脹滿,嗳氣。舌淡紅,苔白膩,脈弦滑。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

1.肝氣郁滞證

治法:疏肝理氣,散結解郁。

推薦方藥:加味逍遙散加減。柴胡、薄荷、當歸、白芍、丹皮、茯苓、川楝子、山栀、生姜、甘草等。

中成藥:加味逍遙散、逍遙顆粒等。

2.痰氣交阻證

治法:行氣導滞,散結除痰。

推薦方藥:半夏厚樸湯加減。半夏、厚樸、生姜、蘇葉、茯苓、陳皮、甘草等。

中成藥:越鞠丸等。

(二)針灸治療

1.體針

毫針刺廉泉穴,針尖向上刺至舌根部。或取合谷、内關、天突穴,每日1次。

2.淺針

取長針于咽部淺刺,養陰生肌散或冰硼散吹咽部。

(三)護理

1.慎起居,節飲食,禁煙酒。

2.注意情志護理,針對患者的精神因素,耐心解釋,進行心理疏導,解除其心理負擔,增強治療信心。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标準

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标準》(ZY/T001.6—94)。

梅核氣病中醫證候分級量化評分标準

主證

0分

3分

6分

9分

異物感

咽部偶有異物感

咽部常有異物感

咽部持續異物感

次證

0分

2分

4分

6分

胸悶

偶有

胸脅脹悶

胸脅脘腹脹滿

歎息

偶有

時作

頻繁

咯痰

痰少

痰時多時少

痰多

治愈:咽部異物感等症狀消失,積分減少≥95%。

顯效:咽部異物感等症狀減輕,積分減少≥70%,<95%。。

有效:咽部症狀和體征減輕,體征積分減少≥30%,<70%。

無效:咽部異物感無明顯變化或積分減少<30%。

(二)評價方法

1.記分方法:根據以上中醫證候量化表内容,由醫生詢問及檢查患者的情況後填寫門診評分記錄,根據患者症狀體征進行評分。

2.療效評估方法:在治療前與治療後分别對患者的症狀體征進行評分,根據總分值改變判斷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