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的民俗已久,每年清明節人們都要進行掃墓,以寄托對死者的哀思。
掃墓就是在墓碑前或墳前燒燒紙錢,燒燒香,磕頭跪拜,灑灑酒。在墳頭壓“紙錢”,以示子女兒孫來掃墓了。
《禮記·檀弓下》曰:“夫魯有初,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恒楹。”——豐碑,即以大木為碑,原是天子之制。而到了後漢,墳前立碑已普及到普通百姓。
“紙錢”,也叫“冥币”,是清明掃墓最重要的道具之一。《封氏聞見記》卷六“紙錢”條曰:“今代送葬為鑿紙錢,積錢為山,盛加雕節,舁以引柩。”
在我國古代,一些王侯将相死後,墓中的陪葬品很多都是金币,陶罐,玉器,绫羅綢緞。這些都是為了彰顯死者的富貴。
到了後期,為了不浪費财物,就用紙币做為冥币,既省錢又方便,一直流傳至今。
平民百姓更是怕活得起死不起,有了紙币做冥币使普通百姓不用害怕“因死害生”,用紙币代替錢币作為冥币就廣為流傳下來。到了北宋,紙錢不僅在民間葬禮中普遍使用,就連皇家葬禮也使用紙錢。
掃墓這一民俗之所以源遠流長,是因為我們國家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講究孝悌忠信,尊老愛幼,死者為大。
(作者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于網絡與故事無關侵權即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