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之前收到一個母親的抱怨:“我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聽歌,這樣不會分散注意力嗎?我跟他說了好幾次了,他就是不聽,這樣能寫好作業?”
我想對這位母親說,你這麼想就錯了,聽歌這并不一定是件壞事,直接去對孩子進行說教,這樣會讓孩子更加難受。他們說不定是本着不被打擾的想法,隔絕外界的影響,全身心的投入。卻要被你們說是不務正業,這會讓他們更加委屈,限制的他們的思維不說,嚴重的還會限制他們的想象力。
家長們理解錯誤的地方,不僅僅是“孩子會分散注意力”,一些不明事理的家長,總會把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歸結到其他地方,說孩子學習不好就是XXX導緻的,這是一種推脫責任的表現,是把自己的管教不力歸結到某些事物上面。
大多人可能沒聽說過“莫紮特效應”,這個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心理學家——弗朗西斯·魯斯切,和她的同事們發現的,他們證實了聽莫紮特的歌曲可以影響腦電波,可以改善人的計算和空間感知力。
莫紮特的音樂旋律,明快而又陽光,讓人聽着非常舒适,他的曲子從來不會讓人感覺到憂郁,而是時刻包含着對未來的希望,所以,有些歌是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的,身為教育者,要學會取舍。
邊聽歌邊做作業并不是都是壞處,我們要合理的看待事物,時代是時刻都在變的,一些原有的理論會越來越不合時宜,也會有新的理論被證實,所以我們要不斷的接受新的事物,不然隻會讓自己被孩子貼上“死闆”的标簽。下面的兩個做法,可以糾正我們對孩子的錯誤看法。
“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有些父母總是覺得做事的時候隻能一件一件的做,才是認真的表現,現在的時代已經不一樣了,随着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已經不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孩子的認知水平已經跟父母有了很大的差距。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廣,不像以前那樣從人們口中傳開來,也不像隻能從報紙上獲取新聞那樣單調,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認知的事物比我們還廣。
随着當今網絡時代的飛速發展,很多時候父母的思維認知,已經跟不上孩子了,比如很多的網絡用語:“藍瘦香菇”、“吃土”、“海豹”、“醉了”、“盤它”、“小目标”,等等的這些詞彙。大多父母都看得一頭霧水,甚至是産生誤解,很多父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适應這些逐月變化的網絡流行文化,他們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覺得自己不認同的事物就是錯誤的,導緻孩子心裡憋屈得很,有口說不出,隻能默默忍受。
聽歌寫作業也是如此,父母不懂得孩子的思路,就随意代入自己的看法,這是不妥的做法。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時刻向前看,傳統守舊的觀念終究會被廢棄,所以看待問題不要隻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要學會轉換角度,隻有充分理解了才能不會有代溝。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走獨立的道路,這是我們教育關鍵性的問題。”
朋友的兒子小文,他在家裡學習,忙活了一天,下午六點,他看到時間差不多了,便坐在沙發上休息,聽歌看視頻。這個時候小文母親下班回來了,看見他癱坐在沙發上,上去就對他說:“小文啊,不要總是這樣玩手機,多注意學習。”小文也是憋屈,就上去跟她母親理論,又被說了一句:“我這都是為你好,你怎麼就不聽話呢。”他母親說完就去廚房忙活了。
小文他憋屈的不行,跑來向我哭訴,小文母親是“表面教育者”的表現,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單單出現在小文的身上。我之前在一些論壇上看過很多青少年們在抱怨,他們抱怨的方向都出奇的一緻,都是跟母親的“唠叨”有關。
家中老母親的“唠叨”,已經成為了衆多人心目中的噩夢,隻要自己做的事情稍微有點看不慣,就會被母親各種念叨,這種念叨還不是一時半會的,他們厭煩的是一天之内都在說,導緻很多孩子的心裡都不平衡,甚至出現叛逆行為。
所以,作為家長,并不是培養一個“聽話的孩子”就達成目标了,孩子的其他能力也是需要得到體現的,而不是一味的幫孩子“瞎操心”。那些“表面教育者”,隻不過是披着教育者的皮在說教,他們隻注重自己看到的結果,而不關注孩子發展的過程,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對的。
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培養孩子能夠獨立自主,能自己解決問題,能夠支配自己的時間。父母們沒有深刻了解到自己教育的方式是否符合時代發展,自己的教育方針是否正确,那些所謂“玩物喪志”的事物,隻不過是父母們推卸責任的替身,歸結本質還是父母的問題,是身為教育者的失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