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雖然是一句老年間流傳下來的俗語,但其中蘊含的生活智慧,依然适用于現代社會。不同于大多數俗語都多少帶點封建色彩,這句話是真正生活經驗的總結,值得我們思考。
這前半句,實際上是講的風險規避。
在古代,男人通常是家裡的頂梁柱,父親在外奔波賺錢,母親養育孩子,這是傳統中國家庭的基本規則,當父親老了幹不動了,就有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這樣就能讓一家香火傳承下去。
所謂父子不同舟,就是說父親和兒子,不要坐同一條船,因為不論古今,渺小的人類,根本無法與大自然抗衡,特别是古代,走水路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中國有個媽祖大神的傳說,相傳媽祖就是保護靠海為生的漁民的保護神,因為漁民每次出海,都有薛定谔的海上風暴,一旦遭遇,幾無生還可能,于是人們就創造出媽祖神,來保護自己,神靈是否真實存在,暫且不提,但祈求媽祖保佑,确實能給漁民心理上帶來安全感。
至于海上的危險,現代還好一些,畢竟随着科技進步,船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有一定的保障,但饒是如此,每年依然有許多海難發生,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不就是這樣一個悲劇嗎?且,除了自然災難之外,出海還有可能遇上海盜,《水浒傳》中阮氏三雄、李俊那一夥人,就是幹這一行的。
既然海上風險如此之大,假如說父子二人都是漁民,一同出海,真正遭遇了海上風暴,唯一結果就是父子一起遇難,留下家中妻女,在古代社會,這根本就是死路一條,即使活下去也必将十分艱苦,甚至遭到外人的閑言碎語和欺淩。
更重要的是,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中男子都死了,家族的香火就斷了,這将會被古人看做是一件非常不孝的事情。
我們放眼現代,這句話依然有道理,就如我前面所說,弱小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就前些年馬航失事的災難,直到如今依然沒有明确的答案,不是人類不努力,是真的能力不足以去尋找真相(此處不談陰謀論)。
馬航上有多少家庭,帶着愉悅的心情去旅遊,可一場毫無預兆的災難,讓多少家庭從此消失,很多年後,人們隻會記得馬航,沒有人會記得每個遇難者的名字,也沒有親人祭奠他們的冤魂。
這就是“父子不同舟”帶給我們的警示,當然了,現代社會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男女平等,各頂半邊天,所以這句話引申一下,應該是不要一家人一同去冒險。比如家人同遊,要坐飛機,最好能分開航班,雖然說起來很殘酷,但确實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方法。
這句話就更簡單了,所謂酒後亂性、酒壯慫人膽,說到底,揭露的是人性的陰暗面。
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水浒傳》中潘金蓮這一段故事,先是潘金蓮勾引武松,是趁着酒精壯膽,後來西門慶勾引潘金蓮,也是在酒桌上,趁着雙方都略有醉意,逐漸展開了攻勢。
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慫人慫事,一次聚會中,猥瑣男總是喜歡在三五杯黃尿下肚之後,壯起膽子去和最漂亮的姑娘搭讪,領導應酬,總是會帶着公司裡最漂亮的女同事,美其名曰長見識,積累人脈和資曆,實際上那些秃頭老男人心裡的小九九,又有誰不明白呢?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你如果是個年輕貌美的姑娘,攤上這樣的領導、遇到這樣的應酬,你不去吧,工作前途都受到負面影響,你去吧,又不得不面對成人社會的惡心事,怎麼辦呢,聰明的人,學會了周旋,片葉不沾身,拜金的人,豈不正合他意,最倒黴的還是剛出校門的小年輕,單純善良的人,總是會遭受來自成人社會最大的惡意。
酒色從來是不分家的,男人如何做到在酒精的催化下,坐懷不亂,女人如何做到在應酬場合不受欺辱,還是要靠個人修養,培養正确的價值觀。
說來說去,酒和色,本身都沒什麼錯,錯的是人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