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侃英語”,已獲授權
“喂,你是什麼垃圾?”
據說這是來自上海人民的靈魂拷問。
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于7月1日全面實施,要求上海市民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
如果現在你身處上海,做到“不随地丢垃圾”已經不夠了,還得把垃圾分門别類地進行投放。
來看看具體要求:
是不是已經暈了?
網絡上的段子手也沒閑着,發明出一新詞兒:拎得清。
這原來是江浙一帶的方言,形容一個人腦子靈光、做事有分寸。但現在被網友用來調侃“手裡拎着垃圾能分清的上海人”。
如果上海人(包括在上海的外地遊客)對垃圾“拎不清”,政府執法部門将開出罰單:個人混投垃圾,最高可罰 200 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 5 萬元。就問你方不方?
來,趕緊學一波英語壓壓驚。
垃圾分類主要包括:
記住這四類垃圾的英文說法:
Hazardous Waste
有害垃圾
Recyclable Waste
可回收垃圾
Household Food Waste
濕垃圾(廚餘垃圾)
Residual Waste
幹垃圾
這裡你肯定注意到一個問題,垃圾不是garbage嗎,怎麼官方用的是waste?
下面就簡單說說garbage和waste的區别。
首先,garbage和rubbish意思是一樣的。在北美(美國、加拿大),人們習慣用garbage,而英國人習慣用rubbish表示垃圾。
根據牛津詞典的釋義,garbage主要指類似food、paper這樣的有機廢料,包括廚房的剩菜剩飯等。
再看看waste:
Waste指人們“不再需要、并丢棄的materials”,materials(材料)一詞的範疇就比較廣了,可以指任何被丢棄的東西。
上海市推行的“垃圾分類條例”,涉及一切被丢棄的東西,所以用waste更為合适。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值得跟大家探讨。
有人一想到“垃圾分類”,就會想到classification或者sorting(分類)。
但waste classification或sorting(一般都用waste sorting),是指把垃圾按照 element(元素)進行分類,比如分成紙張、玻璃、塑料、紡織品、木制品、皮革橡膠、廢舊金屬……
而上海市推行的垃圾分類沒有那麼細,隻是對垃圾進行“幹濕分類”,并沒有要求市民把垃圾根據其質地進行分類,所以筆者建議翻譯為waste segregation(垃圾分離)更為準确,歡迎大家探讨。
維基百科把waste segregation定義為dividing waste into dry and wet(把垃圾幹濕分類)。
其實,實施垃圾分類回收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制造垃圾是人類最擅長的事兒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餐巾紙、塑料袋、快遞盒被丢棄,并在自然界中積累,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和垃圾和平共處的辦法,而垃圾分類無疑是提高垃圾處理效率的必由之路。
跟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很多地方還是“髒亂差”的,這跟老百姓沒有培養好垃圾分類習慣有一定關系。但習慣的調整是有“陣痛期”的,隻要下定決心貫徹下去,我們的生活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