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心如止水”這一說法,并不是出自于王陽明,而是出自于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祭李侍郎文》,即:
“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何人,心如止水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作者在這裡講“心如止水”,指的是李侍郎其人,特立獨行,不受外境的影響,後世的人用來用于形容那些堅持信念,不受外界任何影響的人。
無獨有偶,明代一代宗師王陽明所倡導的“心學”,也教人要做到“心如止水”,否則,不足以論道。
為什麼如此說呢?
因為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後,深知“心即理”的道理,即世上的一切理,皆是心内自足,無需外求,我們普通人之所以悟不到,隻是由于大家被各種外境所幹擾與影響而已,并不是自己沒有這種能力。
因此,“心學”才倡導人們不要像理學那樣向外“格物”,而是先讓自己的“心”停下來,當“心”徹底停下來的時候,即“心如止水”,一切理才會自然顯現了。
但是,如果你認為“心如止水”,就是讓“死”停止不再轉動的話,那你就錯了,因為“心如止水”的“水”并不是死水,而是“止水”,所謂“止水”,強調的是讓水流的假象停止,不要再幹擾或影響自己了。
更通俗地講,心如“止水”的本質,就是沒有是非,或者是不要陷入于各種“是非”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生出真正的智慧,通曉一切理。
換句話說,一個人若是心存是非,就一定會受到“是非”所産生的假象所牽引,就好比當地球不動,太陽才有了“位置”的道理一樣,甚至可以說,我們人之所以有漏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心”的最初那一動,心有“動”,必有選擇,有選擇,就會牽引出各種是非,于是産生假象,然後受其所縛,無法通曉萬事萬物之理。
或許正因為如此,王陽明才提出“此心不動,随機而動”這樣的警世名言。
甚至可以說,在王陽明看來,我們普通人在面對這個世界的一切現象時,其心理就會一直處于活躍之中,即一直都在活動、想象或思考,從來沒有留下的空隙,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被外境的一切所牽引,而無法感受到真實的存在。
而當“心如止水”之後,一切心理活動才可以停頓下來,于是能夠了知真正的“理”或者世界的真實存在,而這些事實上,也是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真正内容,也是他在後來的事功上百戰百勝的法寶。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王陽明的“悟道”,其實是在他“心如止水”之後。
也正是有鑒于此,我們才講做人要“心如止水”,否則,不足以論道。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問過藍天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别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贊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王陽明全集》《孫子兵法》《祭李侍郎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