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明堂似葫蘆,寡母定随奴”。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思忖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于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這句俗語來自“風水歌訣”。意思是說:墳墓的明堂如果像葫蘆狀的話,可能會傷害男主人,從而使女主人成為寡婦,在無奈的情況下,女主人會下嫁給自己的家奴。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不過,對于俗語中的說法,我表示一萬個不認同。
明堂一詞最早見于曆史文獻《逸周書》中,在這本書中,“明堂”一詞出現過許多次。因此可以表明明堂為周公在洛陽始建,并且,能夠表明明堂是一種殿堂。
另據史料記載,早在隋代時期,就已經有人提出了建造明堂的計劃,但沒有能夠施行。到了唐高宗時期,建造明堂一事被再次提上議事日程,并得到了唐高宗認可,但明堂還未來得及建造,高宗便一病不起,嗚呼而去。因此,建造明堂的事情被再次擱置。
到了武則天時期,建造明堂的議案才正式被武則天批準,并于687年在拆除乾元殿的基礎上開始建造明堂。據稱,位于洛陽的明堂建築高88米,加上頂部金鳳的部分,高約91米。
通過這些史實可以證明:明堂源之于建築物的稱謂,但不知何故,明堂一詞竟然被《葬經翼》所采用,并解釋稱:“明堂者,穴前水聚處也。”意思是說“明堂是墳墓前能夠聚水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水的滲透性是很強的,一旦墳墓前有水積聚,是一定會滲透到墳墓中的。因此,恐怕沒有任何人願意讓墳墓前面有水的聚集,即便是墳墓前有所謂的“明堂”,也是不可能存水的。所以,别再提“明堂是墳墓前能夠聚水的地方”了。
退一步講,即便是墳墓前有葫蘆一般的“明堂”,但“明堂”與男主人的健康又能有什麼關系呢?有誰能夠講清楚“明堂”與男主人的健康是如何聯系到一起的呢?即便是能夠聯系到一起,即便是有傷男主人,但守寡的女主人怎麼會下嫁給自己的家奴呢?難道這是法律規定的嗎?想必不是的呢!因此,這種說法純粹屬于無稽之談,是不能夠相信的。
今天,河南信陽的一個送葬隊伍被貨車所撞,并造成了9死4傷的慘痛後果。如果依照迷信的方式查找今天“宜忌”的話,我們會發現今天是“黃道吉日”,是非常适合祭祀、祈福、訂盟、納采、裁衣、拆卸、修造、動土、起基、安床、入宅、安香、入殓、移柩、安葬、 赴任、進人口和會親友的。然而,今天的送葬隊伍竟然被撞,那些所謂的“風水先生”又該作何解釋呢?想必,他們是解釋不了的。即便他們會從其他方面進行解釋,也純屬強詞奪理,是不足以為信的。
因此,我們千萬别信風水先生的那一套說辭,應該用科學的觀點看待一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