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總有很多事情讓我們無可奈何,甚至難以理解,這裡面關乎人性、道德與底層利益觀念,而這些觀念往往會産生利益之争,甚至造成鄰裡矛盾沖突。而關于農民最為在意也是最不在意的耕地問題,就有很多說法。
随着農民進城加劇了農村空心化,未來糧食誰來種?誰來保障14億人的口糧?這些問題經常被提及,要知道現在農村的農業勞動力主要人群的年齡都在五十多六十多歲,如果未來沒有新生力量,那麼無人種田的場景就很長見,從這個方面來說,未來“農民”将是稀缺人才。
而大量的人口外流以及種地不賺錢造成的就是土地大面積的撂荒,如今的很多山區丘陵地帶已經出現了大範圍耕地撂荒現象,不要說吸引外部資本進行流轉,就是本地農民也不想種。
這不僅關乎種地賺不賺錢的問題,還有一句老話制約着我們對于耕地的使用,即:“荒地無人耕,一耕有人争”。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從字面來看,就是土地撂荒無人耕種,但是一旦耕種就會有人來争,這也是導緻很多耕地荒蕪也無人耕種的原因。
很多人說這是因為農村人有着劣根性,比如“妒人富、望人窮”,意思是看不得别人好,這個别人甚至是親朋好友,希望别人過得比自己差。其實“望人窮”不僅僅是體現在農民身上,看不得别人好的不分城市、農村,這種人在哪裡都有。
老話都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在社會之中總要和人打交道,從而出現了貧富之别,有了攀比之心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之所以在農村有“荒地無人耕,一耕有人争”,主要源于三點。
第一、有主之地
随着土地确權的結束,全國所有耕地基本上都已經有主,無論荒田灘塗都是如此。而這些土地種産量高的,能賺錢的幾乎都不會有人抛荒,即便村民自己不種也是可以流轉出去的,每年收個千八百的租金,還有各種糧食補貼,可以說完全吃地租。
而有些地方因為種地時常賠錢,尤其是那些“望天田”,種10年賠9年,還不如進城打工一個月賺得多,因而就造成了抛荒,這些土地不說自己不種,就是村裡面收回去也是荒着。
然而即便抛荒,這些地也不是誰想種就能種的,首先會發生土地權益糾葛的問題,以前就有很多農民的地自己不種後來别人種要不回來了;其次還有收益的問題,因為荒地被重新啟用證明能夠賺錢,那麼為何自家不賺錢留給别人賺?最起碼也要收取一定的租金,所以很多農民地甯願荒着也不給别人種。
第二、無主之地
農村除了有主的地外還有些無主的荒地,這其中有人開荒得來的,有的是村内的“絕戶”,如五保戶之類死亡後留下的耕地,還有些家庭因為意外消亡留下的荒地。
而這些地按照道理來說是要交回村裡重新發包的,但是如果大家都不進行耕種,荒着也就荒着了,但是一有人進行耕種那麼必然會引起争議,這主要是利益問題,如前文所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憑啥你能種我不能種?
第三、土地增值
經過多年的土地财政,讓農民也能夠明确了解了土地是一種稀缺資源,未來誰占有的土地多,那麼财富增長就快,土地資源雖然現在不明顯,但是随着征遷、拆遷,糧食價格上漲,農村土地改革放權以後,農村土地開始大幅度增值。
因而即便現在是荒地,說不定哪一天就是征遷的對象,即便不征遷,随着種地收益被國家關注,未來不論是地租還是種地收益一定是上漲的,因而現在的荒地之争在未來就是财富的大幅度增長。
雖然我們的戶籍改革破除了城鄉之分,但是多年的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城鄉割裂現象并未消除,很多時候城鄉還是對立的。還有很多的城裡人看不起農村瞧不起農民,因而一說到不好的就是農村的,一說到好的就是城市的。
然而,不論是嫌貧愛富還是“望人窮”在哪裡都有,而且關于土地之争、利益之争,城裡人往往更是分毫不讓,這一點與荒地之争如出一轍,或者說更勝一籌,這一點你同意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