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06期《木匠救了一頭驢,驢給木匠馱來一袋米,他拿起鞭子就抽》,用故事說明道理,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态,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小手溫柔點個關注,多謝!
有一句話講得好: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一個人生活在世上要有志氣,今天小編給您講一個這方面的故事。
在古時候,劉夏村有一個村民,他叫劉一裡,他是一個木匠,是祖傳的手藝,靠着這份手藝,他生活不愁吃喝。
劉木匠為人熱情、心地善良,他經常幫着鄉鄰做一些善事,他看到一些小動物遇到危險時候就經常幫助這些生靈。
一天,劉木匠到山裡買木頭,他看中了一塊木頭,這是一塊上好的紅木,這塊紅木非常沉重,他就雇了一個拉腳的人,将這塊木頭拉到家裡。
這個人套着一頭驢車,行走在山路上,山路颠簸、坑坑窪窪,劉木匠走在驢車上,他一路上跟車夫聊天。
一會兒,那頭驢突然不走了,車夫下了車,他看到驢的腳受傷了,腳部流着鮮血,滴在山路上。
車夫埋怨道:“這頭懶驢,真是不中用,用到它的時候就不管事。”他一生氣,還拿着鞭子抽打驢。鞭子落下,驢的身上留下了一道鞭痕。
劉木匠看到驢落淚,他攔住了車夫舉起的鞭子,他說:“驢也是生命,你這樣殘害它,是不符合情理的。”
車夫說:“你倒是好人,可是這木頭不得靠着驢拉嗎?難道你不想早早回家。”
劉木匠說:“讓驢休息兩天吧!我可以晚到些。”
車夫說:“這荒山野嶺的,可不是好玩的,你在這裡休息,要受很多罪啊!”
劉木匠說:“事情趕到這裡了,我們也沒有辦法,否則驢也是受到傷害,它可能得不到治療,會落下跛腳的毛病。”
車夫想了想,劉木匠說得也對啊!
于是,他就将驢車卸了,劉木匠還找來一些草藥,将草藥敷在驢的腳上。
劉木匠和車夫在山裡搭了一個草棚子,在這裡休息,秋風襲來,一陣涼意襲到身上,車夫說:“你真是一個好人啊!為了一頭驢,受了這麼大的苦。”
劉木匠說:“相逢就是緣分,我們不能眼看着驢受罪啊!”
經過兩天的修養,驢的傷勢好多了,它能夠拉着車了。為了減輕驢的負擔,劉木匠和車夫一路走來,驢望着這兩個好心人,朝天空中嘶叫了一聲,那聲音分明在感謝他們。
一路上,山花盛開、秋意濃濃,兩個人一頭驢在山路上行走着。
過了兩天,劉木匠到了家裡,他給車夫了一些銀子,車夫非常感謝劉木匠,他們依依惜别。臨走時候,劉木匠還給那頭驢的腳部又敷上了草藥。
日子像流水一樣匆匆而過,劉木匠去給一戶做工,他上梁的時候,手腕子受傷了,他不得不在家裡養傷,傷筋動骨一百天,他修養的這段日子裡,沒有了收入。又恰逢劉木匠的兒子生病了,劉木匠此時的日子很不好過。
一天,劉木匠想去山裡販運些木頭貼補家用,他又找到了那個車夫。那頭驢見到了劉木匠,前蹄子朝着地上就刨去,他在撒歡,也在給劉木匠行見面禮。
劉木匠笑着說:“這頭驢認得我啊!”
車夫說:“這頭驢非常有靈氣,我經常訓練它,能有幾歲孩子的智商。”
車夫還是趕着那頭毛驢,他們到了山裡拉了一塊木頭回來。
他們在回來的路上看到了一個馬車翻了,車上有很多米,有些米袋子翻落在地上,車夫也不知道到了哪裡,很多人都在哄搶着大米。
劉木匠喊道:“大家不要再搶大米了,這是人家的财物,我們這樣做是傷天害理的。”那些瘋狂的人們不聽他這句話。
劉木匠還是阻攔這些人,隻見那頭驢朝着那些瘋搶的人就踢去,那些人吓得将大米放下來就跑。
馬車的車主從山下跑來,他看到劉木匠在看護着他的糧食車,他萬分感謝,非得給劉木匠幾袋大米。
劉木匠說:“我不能乘人之危,你給我的大米我肯定不要。”說着就讓車夫趕緊趕着驢車走了。天色已經黑了,他們趕着路。
晚上,劉木匠到了家中,他們将木頭卸了下來。
車夫趕着驢車就走了,劉木匠關上了門。
一會兒,劉木匠就聽到門口有動靜,他打開門一看,那頭毛驢身上馱着一袋米,原來,毛驢給他送米來了。
劉木匠定睛一看,這米袋子就是從馬車上滾落下來的大米。
劉木匠看到這裡氣不打一處來,他拿起鞭子就抽驢,他說:“我不要這些不義之财,趕緊将這些大米送回原處。”驢馱着大米就走了。
原來這頭驢的主人趁着天黑,劉木匠不注意時候,将一袋大米放到了車裡面,用一些布遮掩住了,他想将這些米據為己有。
那頭驢看到主人這樣做,心裡很不服氣,它就想将這袋米送給劉木匠,可是劉木匠是一個光明磊落之人,他不要這些不義之财。
劉木匠的手腕很快就好了,他又能夠重操舊業了,他每天忙碌着給鄉鄰做工,生活得到了保障。
結語:劉木匠是一個正直的人,他不受嗟來之食、不發不義之财,這種品行值得我們尊重。
好了,故事講完了,我有故事有情懷,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闡述觀點,如果您喜歡故事,就請您幫忙點個贊,您支持就是本人以寫作最大動力,感激涕零!
圖片來自網絡,如果有侵犯版權,請聯系本人删除!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借故事說明道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号入座,謝謝!文/吳女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