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汽修寶典 作者:汽修寶典-孤雲
上一期給大家講解了與發動機進氣系統相關的傳感器/執行器的常用數據流及其檢測維修方法。這一期繼續給大家講解發動機相關(冷卻、潤滑與燃油供給)系統的數據流。
上一期推文中,大家不理解,不懂的地方,在本文底部會有介紹。大家看完本文章後可以了解一下。
回到今天的主題,我們先給大家說一下冷卻系統中與數據流相關的傳感器/執行器。
水溫傳感器
英文縮寫:THW
安裝位置:發動機冷卻水道上(缸體、缸蓋或靠近節溫器處)。
作用:用來檢測冷卻液溫度的高低,并作為燃油噴射的修正信号。
結構組成:它是一個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
分類:一線式、二線式、三線式、四線式
PS:
一線式的水溫傳感器為給水溫表提供信号的,三線與四線是組合式水溫傳感器(将給儀表與給電腦提供水溫信号的兩個水溫傳感器做在了一起)。
PS:
一線式給水溫表提供水溫信号的THW,其為傳感器外殼搭鐵,如上圖中三線式左邊的傳感器一樣。
測量:
1、檢測供電電壓
拔下插頭,用萬用表兩表筆檢測兩線之間的電壓是否為5V參考電壓。
2、檢查THW電阻
可對水溫傳感器進行加熱處理,然後測量其阻值(在外部溫度30℃時電阻約為1.4千歐~1.9千歐)。
數據流展示:
其數據流展示方式直接顯示為**℃。
PS:
正常的水溫信号一般在95℃左右(高溫發動機一般在115℃左右)
果果的小廣告
汽修人問答,大師免費答疑
每天解決幾千問題 更快更專業!
點圖進入↓↓↓
故障點及診斷思路
PS:
這裡僅介紹為電腦提供信号的水溫傳感器故障。
潤滑系統
冷卻系統中與數據流有關的相對較少,我們再來講一下潤滑系統相關的傳感器/執行器。
機油壓力開關
安裝位置:安裝在發動機主油道上。
PS:
上圖為EA888發動機的兩個機油壓力開關,棕色為低壓壓力開關,藍色為高壓壓力開關。
作用:監測當前發動機的機油壓力,并将壓力信号轉換成電信号給ECU。
結構組成:它的内部主要有一個陶瓷敏感元件,用來監測機油壓力。
電路原理圖:
數據流展示:
部分車型可查看機油壓力,其數值單位為**bar或**kPa。
測量:
一般判斷機油壓力開關好壞的方式是拆掉機油壓力感應塞,用機油壓力表進行測量。然後看壓力是否達标,間接判斷機油壓力開關的好壞。
PS:
怠速時發動機機油壓力應不低于50kPa,中高速時機油壓力應保持在300~450kPa左右。1kPa(千帕)=0.01bar(巴) 1bar(巴)=100kPa(千帕)
故障點及診斷思路:
其故障有兩種,一種是機油壓力開關及其線路故障,另一種是機油壓力低,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機油壓力燈報警。
我們在檢測時,一般是先讀取故障碼,然後再測量傳感器線路是否導通。最後再接上機油壓力表來判斷機油壓力是否正常。
燃油供給系統
最後,我們再來講一下與燃油供給系統相關的傳感器/執行器。
燃油壓力傳感器
安裝位置:一般安裝在燃油油軌上或高壓油泵附近
作用:為了達到并保持目标燃油壓力,ECU通過油軌上的燃油壓力傳感器監測燃油壓力并執行反饋控制
結構組成:由一個壓力檢測(電路)裝置與殼體等組成。
電路原理圖:
測量:檢修方法采用三線式,兩根電源線向傳感器提供5V的工作電壓,一根信号線向ECM提供壓力信号電壓。大部分壓力傳感器無法通過測量電阻的方式來判斷好壞,而是需要在壓力傳感器工作時通過輸出的信号電壓來判斷。因此在檢測壓力傳感器時需要專用的檢測導線,保證傳感器正常工作的同時将3條線引出供檢測,不同的壓力傳感器需要不同的檢測導線。
注:
① 測試時應注意電源線與回路線(搭鐵線)之間是5V;
② 電源線與信号線之間是無窮大,否則表示有短路現象;
③ 信号線與回路線之間的電壓根據不同的壓力傳感器标準不同。
數據流展示:
故障點及診斷思路:
如其有故障會出現供油油壓不足、供油不暢、加速無力、發動機抖動等。
當懷疑此處有故障時,可借助燃油壓力表測量油壓,并與電腦數據流進行對比,若不一緻則需進行更換。
燃油位置(存量)傳感器
安裝位置:安裝在燃油箱内。(一般與油泵一體)
作用:監測燃油箱内燃油量的多少,以及根據情況看是否需要通知駕駛員加注燃油。
結構組成:它是一個線性(滑動)電阻。通過所處位置的不同來監測當前發動機燃油的多少。
電路原理圖:
測量:
因其一般與燃油泵在一起,所以我們在測量時,應先找出燃油泵的兩根線(12V供電與搭鐵,一般略粗)
1、拔下燃油泵(存量傳感器)插頭,先找出油泵電機的兩根線;
2、量插頭側,找出傳感器的搭鐵線(T5a/3)與5V參考電壓線(上圖T5a/4)。
3、再用萬用表量傳感器側,用電阻檔測量信号線與參考電壓線之間的電阻,并緩緩撥動傳感器,看其阻值是否會變化。
4、插上插頭,量燃油存量傳感器信号線(T5a/2)的電壓,看其是否有電壓輸出。
PS:
這裡要注意的是,測量時,還要測量傳感器參考電壓與搭鐵線之間是否導通,避免傳感器上有磨損/磨斷的情況。
數據流展示:
用百分比展示,或用**L(升)來表示當前燃油的多少。
故障點及診斷思路:
該傳感器出現故障時,最直接的表現為儀表燃油量指示不正确。
當排除儀表本身故障時,可通過測量該傳感器電阻變化來判斷好壞。
噴油嘴
安裝位置:安裝在發動機燃油油軌上
作用:向發動機進氣總管、歧管或氣缸内按電腦控制有序的噴射一定量霧化良好的燃油。
結構組成:其就是一個簡單的電磁閥、由閥針、線圈等組成。
電路原理圖:
PS:
噴油嘴一般為主繼電器供電(12V)或發動機電腦供電(5V,目前較多見),由發動機ECU内部搭鐵控制其導通。
測量:
1、關閉點火開關、拔下噴油嘴插頭,打開點火開關,量插頭端是否有5V(或12V)供電。
2、量噴油嘴的阻值
高阻值噴油嘴的阻值一般在13~17Ω,低阻值噴油嘴的阻值一般在0.6~3Ω之間。
3、關閉點火開關、插上插頭,用試燈測量噴油嘴控制線,啟動發動機或着車以後,試燈應閃爍,若為常亮或不亮都表示存在故障。
PS:
噴油嘴用試燈測量時應當注意,夾子那一側不要搭鐵,不然噴油嘴會一直工作。
下面為我們汽修寶典一位資深技師解決發動機抖動并檢測噴油嘴的視頻:
數據流展示:
說到噴油嘴的數據流展示,我們這裡要給大家引入一個名詞“噴油脈寬”:
噴油脈寬指的就是噴油嘴電磁閥的接通時間(間接的指噴油量)。單位為ms(毫秒)。
該參數越大,表示噴油嘴每次打開噴油的時間越長,噴油量越大。
示波器波形圖
上圖中:
1~2點:為噴油器不工作,此時的電壓為電瓶電壓;
2~3點:為驅動器控制噴油嘴電路工作的的階段;
3~4點:為噴油嘴(線圈)工作的時間(即噴油脈寬),此時噴油嘴針閥開啟向缸内噴油。
4~5點:為驅動器控制切斷噴油嘴的階段所産生的一個感應電壓,其最高峰值電壓約為35V。
5~6點:為峰值電壓消失的階段,所耗時間約為0.8ms。
我們再來簡單分析一下噴油嘴的波形圖
我們在進行噴油嘴檢測時,應将所有噴油嘴的波形都測量一次,并儲存好,再拿各個噴嘴的波形圖進行對比,如某一波形圖與其它相差較大,則表明該噴嘴波形存在問題,應再測量一次,如依舊,則表明該缸噴油嘴有故障,需對噴嘴本身以及其線路進行檢查。
1、1~2的初始電壓較低
應檢查示波器檢測線與噴油嘴之間的檢測線是否有接觸不良或供電線路是否接觸不良。
2、峰值電壓低或沒有
應對噴油嘴的線圈阻值進行測量,來判定噴油嘴的好壞。
故障點及診斷思路:
該元件的故障點一般為:不噴油、長噴油、霧化效果不良。相應的直接表現為發動機抖動,冒黑煙,油耗增加。
在排除線路故障後,可通過測量噴油器的阻值來确定好壞。
上期解惑
上一期的文章推出後,有很多朋友問到了下圖中2号腳不是電腦給的一個參考電壓?怎麼又是信号線?又怎麼會變化?
我們先來看同樣是上期推文中介紹進氣溫度傳感器時給到的一張圖片
從上圖可以看到,溫度傳感器的兩根線一根是搭鐵,一根是信号(THA)。而電腦内部并不是直接給的5V參考電壓,而是經過了一個監測(上拉)電阻後,再給的參考電壓。
另外也有小夥伴們問到,在電腦内部給的5V電壓,經電阻後,不是直接就給電腦信号了???與進氣溫度傳感器又有什麼關系?
我們這裡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其是如何進行電壓監測的。
首先,我們将上面的電路進行變形,得到如下電路圖。
熟悉電路基礎的小夥伴們,我想經過這樣變形,一下就知道THA信号電壓是如何變化的了吧。沒錯,THA的電壓會随着熱敏電阻的電阻大小變化而變化。(串聯分壓)
假設,監測電阻阻值為100Ω,熱敏電阻為150Ω,那麼,總(串聯)電路的電阻就是250Ω,(依據I=U/R)總電流就為0.02A,(依據U=IR)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就是3V,也表示THA處的電壓就是3V。
若,熱敏電阻随溫度的下降,電阻會變高(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特性),假設當前熱敏電阻的阻值是400Ω,那麼同上面的算法,THA處的電壓就是4V。
PS:
進氣溫度傳感器的阻值會随溫度的下降而上升,THA處的信号電壓也随之上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